平阴黄河大桥岩溶区桩基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平阴黄河大桥岩溶区桩基施工技术

袁魁

山东省公路桥梁建设有限公司山东济南市经五路330号250021

摘要:平阴黄河大桥跨越黄河,47#主墩桩基处于岩溶区,且溶洞复杂、大小不一,在岩溶区进行深桩基施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论文介绍平阴黄河大桥岩溶区深桩基的施工关键工艺。

关键词:岩溶区;黄河大桥;施工技术;深桩基

1.工程概况

平阴黄河大桥47#主墩桩基处于岩溶位置,其中47#墩下桩基直径Φ2.2m,共50根,单根长95m,桩基按10×5(横桥向×顺桥向)布置。穿越的主要地层有粉土、粘土、粉质粘土、碎石土、含碎石质粘土、含粉砂质粘土,石灰岩及溶洞,桩基采用C30混凝土。

2、主要施工方案

2.1、工程简介

平阴黄河大桥47#主墩桩基处于岩溶位置,通过逐桩钻探资料显示,溶洞有以下特点:

1)场地内石灰岩岩溶裂隙发育严重,溶洞大小不一,溶洞高度1.0~12.7m,溶洞内充填有裂隙粘土或粉质粘土,多为半充填。

2)溶洞分布深度多数在地表86m以下,溶洞高度多数大于5m,多数属于较大溶洞。

2.2、关键工艺

2.2.1成孔工艺

47#墩桩基底部存在溶洞,先用冲击钻进行回填封堵进行施工,但冲击钻施工速度慢,特别的上部土层中容易糊钻,成孔速度难以保证,所以采用了旋挖钻+冲击钻接力的方式。根据逐桩钻探的结果,旋挖钻施工上部土层,冲击钻施工下部岩层。钻孔采用优质php泥浆进行护壁。

图2-2施工流程图

2.2.2预注浆施工

在有溶洞的桩基外径圆周上钻孔,利用φ=108mm的钢管做套管,然后灌注套壳料,安装袖阀管,待套壳料凝固后从袖阀管内穿注浆管(直径2.5cm无缝管),自下而上在溶洞位置处注浆,注浆压力2~3Mpa左右,当注浆量明显变小时,将钢管提升50cm后再进行注浆,如此反复循环,直至穿过桩基溶洞区高度范围。

2.2.3粘土碎石封堵溶洞工艺

1)采用正常施工方法冲进至溶洞顶约2m处,采用小冲程施工,冲程高度不得大于1.5m,冲进至溶洞范围内若出现孔内漏浆,迅速用大功率泥浆泵补浆补水,及时提冲击锤,同时采用挖掘机、装载机将施工前准备好的粘土、碎石混合物投入桩孔,每次回填厚度应根据溶洞大小超过溶洞顶3-5m。

2)投放后观察孔内泥浆是否还在继续下降,若无下降,则采用小冲程进行反复冲砸,让钻锤击碎粘土和碎石并挤入溶洞内壁发挥护壁作用。若仍在继续下降,应继续抛投碎石、粘土混合物。

3)在钻进过程中,若冲钻至溶洞位置处再次出现孔内泥浆急剧下降,需要在粘土碎石混合物中添加20%的袋装水泥,水泥应分层整袋投入。投入完成后,使用冲锤将孔底的混合物冲散,反复回填冲孔3次,静置6-8小时后,按照正常施工方法冲进,若施工中再次出现孔内漏浆情况,则重复按照以上步骤,直至穿过溶洞达到设计孔底标高。

2.2.4二次压浆工艺

二次注浆利用钢筋笼上绑扎注浆管,采用压浆工艺将溶洞处混凝土不密实的位置进行注浆充填,起到弥补桩基局部混凝土缺陷的作用。

压浆管采用直径φ32mm焊管,壁厚3mm,沿钢筋笼周圈布置4根,与钢筋绑扎或焊接固定牢固。注浆材料采用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W/C=0.7,视现场压浆泵压情况调整。

根据以往经验,在已经浇筑的混凝土层中注浆需要较大压力,约2.5MPa~5MPa之间,根据浆液注入速度的变化,并且记录浆液压力的变化,当压力发生突变时,应停止注浆及时检查是否发生异常情况。

二次注浆施工顺序根据桩基砼灌注先后顺序,在桩基混凝土灌注完成后的10—48小时内尽快完成。桩基砼灌注后,受溶洞影响失浆或离析都会引起砼固化缓慢,在浇筑10小时后,混凝土基本已经初凝,此时灌浆对溶洞处进行带压力充填,及时给溶洞处未能完全初凝的砼补充同等水灰比水泥浆,填补粗骨料之间缝隙,使其密实。

3、结语

1.岩溶区桩基施工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采用多种工艺综合进行处治,确保桩基的施工质量。

2.旋挖钻和冲击钻接力进行施工,充分发挥了这两种机械的长处,加快了施工进度。

采用上述工艺施工,我部47#主墩岩溶区桩基已经顺利施工完成,而且50根桩基全部是Ⅰ类桩基。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地质勘测规范》(JTGC20-2011)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