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张远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论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张远旺

张远旺

天津城投滨海房地产经营有限公司天津300457

摘要:在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与配置过程中,必须充分理解并掌握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运用科学有效的绿化植物配置对策、方法以提升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与配置水平,更好地提高园林景观的艺术性与观赏效果。此外,还应注重其生态性,必须充分结合当地的水文地质、环境气候等实际情况开展植物造景工作,充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更好地生态环境效益。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造景;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1植物造景的意义

当下的社会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也让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得到很大的改进,不仅如此,展开现代都市建设的时候,也对园林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展开园林绿化的工程建设中,必须利用好植物造林这个要点。这对园林绿化将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自然界的生态原则,其关键的前提就是需要保证植物的生态。现如今,各种都市化建筑不断地出现,植物的范围却在不断缩小,生态环境也出现了退化的现象。虽然社会不断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但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要想有效地缓解环境的恶化,保护好自然的生态环境,就一定要展开植树造林,让我们的社会变成真正的绿色家园。

2园林植物配置与园林植物造景艺术的关系

由园林植物配置定义可知: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建设需求与不同植物生存条件与生长特征,对植物进行科学、合理设计,是实现植物之间、植物与周边环境之间的科学搭配,满足园林绿化与生态造景需求。因此,园林植物配置的好坏与园林功能的发挥、园林植物造景艺术质量的提升,存在直接影响。通常情况下,园林植物配置与园林植物造景艺术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面对种类繁多的植物,根据植物生长习性与本质特征,进行科学搭配,能够营造不同景观效果,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体验,使园林具备观赏功能,满足人们对园林生态景观观赏需求。二是,在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植物配置能够进行园林空间的科学规划,例如通过植物疏密程度、植物群落类型等的设计划分空间区域,形成不同空间体系。三是,以植物为材料构建的园林景观,其建设宗旨、设计思想与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科学发展观相契合。与此同时,植物本身所具有的污染净化功能,使植物景观富有观赏性的同时,具备环境调解功能,增强园林植物造景对园林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四是,园林植物造景作为景观设计中所应用的一种造景艺术手段,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的园林文化。因此,植物的配置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一定的思想精神,通过植物科学配置可增强植物造景文化性,提升生态景观意境美。

3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3.1设计缺乏科学性

从我国目前的城市绿化现象来看,在园林植物的配置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有些城市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不科学,部分植物并不适应所在城市的地理条件及气候,无法将城市特色凸显出来,而且也存在不同植物混合配置的情况。尽管开展该项工作的目的是对城市的环境予以优化,但是整体效果并不好。由于我国园林植物配置工作缺乏规范性,没有一定的指导性文件,而且部分中小型设计企业的设计规划水平比较欠缺,使得园林植物的价值很难发挥出来,植物之间缺少协调性,难以呈现出美感。另一方面,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仍然不成熟,特别是市场监管力度不够,使得行业内部缺少专业性,而且不能很好地体现出生态效益。

3.2过于重视草坪配置

在目前国内的绿化领域中,存在趋同性的问题。在草坪热潮的地区,我国各个范围内在开展植物配置工作时,首先考虑的都是普通的草坪,并且将其作为绿化领域中的重点,因此,不仅不同地区的植物景观效果一致,而且园林绿化特色也没有发挥出来。所以,不仅要实现草坪的多样化配置,同时,还应该种植一些乔木类植物,从而满足人们乘凉的需要。园林植物的配置工作应该逐渐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植物的配置水平。

4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和配置方法

4.1按照需求开展景观创作

植物造景的目的是营造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随着园林绿化设计领域的快速发展,园林设计的种类越来越多,可以实现的功能与作用也越来越丰富。因此,必须根据需求进行植物造景与配置。比如,居民小区的小游园就是供人们茶余饭后休闲、锻炼、娱乐的场所,所以在设计上应尽可能地创造阴凉舒适的自然环境,可利用榕树、玉兰等常绿乔木搭配造景,同时搭配石台、凉亭、健身设施等增添娱乐趣味性。对于大型的园林建造则应注重利用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迎合当地特色设计园林的主要功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休闲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2需要分清主次,保证合适的疏密度

将植物造景技术应用在园林的地方建设当中,需要重视好其中的主次以及疏密,不仅如此,还要尽可能地契合自然环境,减少人为的迹象。在植物造景时需要遵守从面到点、从主要到次要、远近结合的原则,首先需要确定好系统的格局,然后再逐步地思考如何改进局部的细节。这个过程需要在大的局部中增加景物,小的地方则要改进其中的细节。在进行植物造景的配置过程中,需要思考园林的整体如何进行搭配才可以保证和谐统一,并且和之前存在的植物进行协调,让疏密更加合适,和相关的造景因素相互促进,从而保证园林构图的完整性。

4.3对空间展开合理运用

在进行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中,空间构造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一般来说,可以划分为开放性、半开放性、封闭性空间等,在各种空间结构当中,都有着相应合适地形。所以,在展开园林设计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结合相应的情况,运用多样化的设计方法。具体来说,比如进行繁华街道广场这种定型的设计,就要运用到封闭的空间,其目的就是为了把外界的噪音等有效隔离,从而构建出安静和谐的环境。

4.4遵循美学原理开展植物造景工作

在园林景观的建造过程中,涉及多种多样的景观类型,植物造景与配置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独立于其他设计而单独存在,因此,在植物造景与配置的过程中,应充分的尊重和应用美学原理,与周围环境、景观进行协调搭配,创造交相辉映的效果。利用红、黄、绿等色彩进行景观点缀,丰富景观色彩,利用美学原理修剪、设计园林的灌木、攀援植物,增添景观的观赏性。此外,还要充分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在整体上充分把握植物造景的观赏效果,如利用黄杏落叶、木棉花形成的景观特性,打造黄杏落叶、木棉锦簇等景观。

4.5根据视觉原理展开植物造景

植物造景的设计一般都会运用到透视、变形、错觉等视觉原理展开。众所周知,人们对景观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视觉印象,在进行园林设计时,一定要有效地对参观者的视觉展开引导。因此,需要选取多种种类的植物,从而达到透视以及通透的景观效果,还可以运用植物高低的变化、颜色的差异性等,展现出多样的视觉效果,打造出符合时节以及地形的植物景观,让参观者能够得到满意的观赏体验。

结束语

按照一定的规律设计植物栽植,使之形成特定的立体景观或平面图案,这是植物造景和配置的主要目的,其主要对象包括有桂花、灌木、草本植物、攀藤植物以及其他景观植物等。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与配置要求具备较高的艺术性和合理性,才能达到丰富园林意境、提升环境绿色质量和生态效益的目的。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的论述。

参考文献

[1]杨燕.园林绿化种植要点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8,38(20):211.

[2]牛卫.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8(10):201-202.

[3]张永安.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方法[J].现代园艺,2018(14):92.

身份证号:120225198109102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