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38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隋金环

七台河矿业精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1546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有效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我科收治38例经电子胃镜确诊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采取综合的临床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中治愈20例、好转16例、无效2例。结论:临床联合用药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可以促进糜烂的胃黏膜愈合,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慢性糜烂性胃炎;治疗

糜烂性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炎,多见于胃窦,其次为胃体[1]。糜烂性胃炎分为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急性糜烂性胃炎,是消化系统较常见疾病。慢性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胃炎或痘疹状胃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胃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均比较复杂,临床多变现为非特性的消化不良症状[2],如餐后饱胀、反酸、上腹隐痛、食欲减退等症状或不适。我科于2014年8月~2015年11月共收治38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对其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8例患者其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36~68岁,平均48.5岁;胃镜检查粘膜炎症12例、轻中度粘膜炎症22例,重度粘膜炎症4例,伴发轻度肠上皮化生17例,伴有中重度上皮化生21例;其中幽门螺杆菌阳性34例、阴性4例;所有患者均经电子胃镜检查、病理检查及幽门螺杆菌(HP)检查。

1.2治疗方法奥美拉唑肠溶片10mg/次,2次/d及硫糖铝1.0g/次,3次/d,4周一疗程;如Hp阳性,则同时口服克拉霉素0.5g/次,2次/d及阿莫西林1.0g/次,2次/d,以7d为一疗程;餐前康复新液10ml/次,3次/d,口服,4周一疗程。

1.3疗效判断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及均消失,胃镜复查胃窦胃角黏膜糜烂、水肿、充血消失,内镜复查评定分级无;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减轻,胃镜复查胃窦胃角黏膜糜烂、水肿、充血明显改善,内镜复查评定分级降低(重度转中度、中度转轻度);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胃镜复查胃窦胃角黏膜糜烂、水肿、充血无变化[3]。总有效=治愈+好转。

2结果

38例患者中治愈20例、好转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病例复查,29例患者幽门螺杆菌转阴性,有效率95.3%(29/34)。

3讨论

糜烂胃炎又叫疱疹性胃炎、隆起糜烂性胃炎或者息肉状胃炎,一种特殊类型胃炎。临床表现为上腹胀痛、嗳气、反酸、进食少、无规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偶有发病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也有只是有上腹部不适症状,或者阵发隐痛,或者消化不良表现。糜烂胃炎的内源性因素,危重疾病如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败血症、颅内病变、休克及重要器官的功能衰竭等严重应激状态等是急性糜烂性胃炎的常见病因。外源性因素,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类固醇激素、某些抗生素、酒精等均可损伤胃黏膜屏障,导致黏膜通透性增加,胃液的氢离子回渗入胃黏膜,引起胃黏膜糜烂、出血。糜烂胃炎治疗比较困难,很难应用针对性药物。单用一种药物达不到治疗效果。临床上治疗糜烂胃炎比较统一的观点是,多种病因致使幽门螺旋菌、胃酸致病因子攻击胃部,胃部防御能力下降,胃粘膜糜烂。治疗应该针对上述因素,使用几种药物联合治疗糜烂胃炎。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它可以直接作用在胃酸分泌的环节,有减少胃酸分泌作用,作用比较强,和质子泵结合不可逆转,壁细胞泌酸功能要等新的质子泵重新结合能恢复,因此它的抑酸作用时间长。应用抗生素协同杀灭幽门螺旋菌,减轻炎症疾病愈合速度加快。研究表明HP感染是引起慢性糜烂性胃炎的重要原因[4],HP产生的毒素能破坏胃黏膜屏障,使机体产生炎症和免疫反应,增加胃泌素的分泌,从而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形成。据报道,根除HP后胃炎的病变可以逆转,Chen等对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根除HP后作了5年的随访发现,根除HP不仅可以改善胃炎病变的严重程度,而且可抑制肠化生的发生。目前清除HP最理想的方法是联合用药,即胶体铋剂加两种抗菌药,疗程7-10d,HP的根除表达90%,不易产生耐药性,费用低,效果持久,且不易复发。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在酸性环境下,可离解为带负电荷的八硫酸蔗糖,聚合成胶体,保护胃粘膜,然而确切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能与胃蛋白酶络合,抑制该酶分解蛋白质;能与溃疡或炎症处的带正电荷的渗出蛋白质(主要为白蛋白及纤维蛋白)络合,在溃汤面或炎症处形成保护膜,覆盖溃疡面,阻止胃酸、胃蛋白酶和胆汁酸的渗透、侵蚀溃疡或炎症粘膜,从而利于粘膜再生和溃疡愈合。此外,硫糖铝能吸附胃蛋白酶及中和胃酸,但作用弱。硫糖铝还能吸附唾液中的表皮生长因子,浓集于溃疡处,促进愈合,也能刺激前列腺素E的合成,刺激表面上皮分泌碳酸氢根起细胞保护作用。康复新液是以美洲大蠊干燥虫体分离提取物精制而成的一种生物制剂,可以显著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血管新生,加速坏死组织脱落,迅速修复各类溃疡及创伤创面,具有抗炎、消除炎性水肿作用,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能明显减少胃液分泌量、总酸排出量及胃蛋白酶排出量,对胃粘膜修复有明显疗效。

临床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常用用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和抗HP联合治疗,在临床上已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可以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贾建军,冯敬.微波联合药物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临床及病理学观察[J].临床荟萃,2005,20(16):923-924.

[2]SvintsitkyAS,Solov?ovaHA,KurykOH,etal.MicrocirculatorychangesofgastricmucosainpatientswithchronicH.pylori-associatederosivegastritiswith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duringtreatment[J].LikSprava,2013,18(2):48-56.

[3]唐晓斌.79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0):132-133.

[4]姚永莉,张万岱.慢性糜烂性胃炎的诊所与治疗[J].新医学,2005,36(12):72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