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自裁网片行盆底重建35例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应用自裁网片行盆底重建35例疗效观察

董静巴才秀

董静巴才秀(湖北省天门市中医院妇产科431700)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2-0192-01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自裁网片行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行近期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我院妇产科2009年9月一2012年7月应用自裁聚丙烯网片对35例患有盆腔脏器脱垂定量[POP-Q]分度为Ⅱ—Ⅲ的患者进行盆底重建手术。结果所有患者无l例膀胱、尿道、直肠、闭孔神经血管损伤,术后生殖器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全部得到纠正,均未出现感染、1例网片侵蚀。结论应用自裁网片行盆底重建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安全.有效.微创.经济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盆底重建聚丙烯网片

随着社会老龄化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老年妇女因盆腔脏器脱垂或尿失禁而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术后复发率高。随着盆底整体理论、手术器械的改进以及植入材料的发明应用,盆底重建手术发展迅速。近3年来,我院妇产科对就诊的FPFD患者采用自裁聚丙烯网片行全盆底重建术,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I.1一般资料:2009年9月~2012年7月,我院共收治盆腔器官脱垂患者43例,年龄45~80岁,平均61.72岁,其中合并高血压9例,糖尿病1例,冠心病2例。根据第七版妇产科教材POP—Q分类分度:[1]盆腔脏器膨出I度3例,Ⅱ度20例,Ⅲ度12例,合并有压力性尿失禁7例。

1.2方法

1.2.1常规术前准备绝经后常规用雌激素软膏(欧维婷)涂抹阴道1~2周,以增加粘膜弹性、厚度和抗感染的能力,术前3d坐浴,阴道擦洗,口服肠道抗生素行肠道准备,术前天口服甘露醇,术前晚清洁灌肠。

1.2.2材料:聚丙烯修补网片为美国强生公司产品。网片为15+10长方形见图1裁剪成前壁网片、中段及后壁网片3部分组成为一个整体网片,见图2,

图2

1.2.3手术方法:麻醉选择腰硬联合麻醉,肾上腺素水注入阴道膀胱间隙,于阴道前壁尿道中段做纵形切口长约3cm,向两侧分离,触及坐骨棘及盆腔筋膜腱弓,分别于两侧平阴蒂耻骨降支外侧取第1穿刺孔,于第1穿刺孔的外1cm、下2cm也可平尿道外口处取第2穿刺孔,切开皮肤0.3~0.5cm,用穿刺锥分别由4个穿刺孔自外向内经耻骨降支内侧缘、两侧膀胱阴道间隙穿过盆腔筋膜腱弓,对侧食指在阴道耻骨降支内侧作引导,牵拉出自裁蝶形网片的固定带,用4号丝线将蝶形网片中部的上缘缝合固定于尿道下方两侧筋膜,不宜太紧中间能放组织剪并能张开即可,下缘缝合固定于膀胱宫颈韧带,2-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关闭阴道前壁组织。肾上腺素盐水注入阴道直肠问隙,纵行切开阴道后壁中上段长约4cm,分离两侧阴道粘膜,直至可触及坐骨棘及骶棘韧带,将自裁蝶形网片时剪下的一块较大网片,放置阴道直肠间隙用4号丝线将网片上下缘分别缝合固定于直肠阴道筋膜及宫颈筋膜,两侧用4号丝线将网片固定靠近骶棘韧带,用7号丝线间断缝合肛提肌,2-0号可吸收线缝合关闭阴道壁。如不需保留子宫者在阴式子宫切除后将网片连接成图3放置。牵拉前后壁各固定带,收紧网片,使阴道可容二指松,剪除外露的网片固定带,各切口用1号缝合无菌敷料外敷固定。

图3

1.2.4注意事项:术前对盆底功能障碍进行准确定位、评估以及制订手术方案。术中充分游离阴道壁,分离后阴道壁需保持一定厚度,多余的阴道壁不必剪去。穿刺点要选择正确,避免损伤血管神经和膀胱、直肠。网片必须保持无张力,以免因组织过度紧张,引起撕拉而造成新的盆底支持结构的损伤。

1.2.5术后处理:术后阴道内留置油纱卷24h后取出,持续导尿24h,观察排尿情况,绝经后患者适当日服雌激素,术后6周内禁止性生活;在搬动重物或做下蹲动作时,双膝应尽可能并拢,预防便秘,术后1、3、6、9、12个月等定期随诊,询问患者症状,包括排尿情况及有无压迫感、下坠感、再次脱垂等,检查局部愈合情况及有无复发。

2结果

2.135例患者全部经阴道完成手术,无1例膀胱、直肠、尿道损伤及血管神经损伤。全盆底重建术手术时间平均(65+10)min,出血量平均(150+20)ml。术毕检查阴道壁膨出基本矫正。

2.2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3、6个月、1年等时间来院随诊,最长已随诊近4年。均已痊愈,无1例复发脱垂,2例有轻微下坠感,均未出现感染、阴道血肿,1例网片侵蚀(清除侵蚀的网片后愈合),大小便正常,有性生活者性交满意度明显提高。

3讨论

3.1POP是指有生殖膨出表现的生殖器支持组织缺陷。不少女性因妊娠、阴道分娩损伤、长期腹压增加(肥胖、咳嗽、便秘)、先天缺陷及盆底肌肉退化薄弱等而发生POP。

3.2盆底修复是解剖复位达到功能的复位,其关键在于支持及重建。骨盆底修复系统前壁网片分别经两侧膀胱阴道间隙穿过盆腔筋膜腱弓,无张力的衬托于膀胱底部,侧面与盆腔腱弓相接触;后壁修补网片经直肠阴道间隙无张力置于直肠上方,网片侧缘固定在肛提肌浅面,完成盆底三个平面的重建,完全恢复盆底的解剖结构。而传统的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是将薄弱组织反复加固,未能重建正常的阴道解剖、提高对抗腹压的强度等,术后复发率高。

3.3解决脱垂问题在于加固盆腔筋膜腱弓等相关结缔组织,而非切除子宫。传统观念认为切增加手术成功率,降低复发率。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子宫在生殖器膨出中只是被动的角色,所以是否保留子宫要看生殖器官是否健康。

3.4注意事项

3.4.1在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时,网片悬吊尿道中段的松紧度要适当,太紧可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太松达不到治疗效果。可在网片与尿道之间放一组织剪剪尖能稍张开,外拉网片至稍微变形即可。

3.4.2避免网片侵蚀发生:术前阴道准备要充分,应用雌激素软膏至少1周以上,当阴道粘膜明显增厚后再考虑手术。术中将网片置于无张力状态,同时注意无菌操作。

总之,聚丙烯网片行全盆底重建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安全、简单,手术时间短,对肠道干扰少,术后感染率低,用自裁网片更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8.

[2]DeLaneeyJ.Anatomyandbiomechanicsofgenitalpro.1apse[J].ClinObstetGyneco,1993,36:897~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