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小戏《红军宴》中火老汉角色的理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8-18
/ 2

我对小戏《红军宴》中火老汉角色的理解

方水泉

方水泉(河南省禹州市豫剧团,河南禹州452570)

中图分类号:J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A-0047-02

难忘在2005年12月份在禹州市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我扮演了剧作家于文龙创作的《红军宴》中火老汉这一角色。更难忘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的前夕,2006年6月,小戏《红军宴》晋京在中央戏剧学院演出的日子,中央戏剧学院虽然这是一条不起眼的小巷里,但座落在此的校园却是国内培养导表演艺术人才的最高学府。从这里曾走出了濮存忻、张艺谋、赵薇等一批又一批国内当红艺术家和影视明星。此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题材的小戏在这里演出,表现了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百姓的戏剧作品倍受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值得高兴的是,这次6台小戏中,由河南省禹州市豫剧团演出的小戏《红军宴》中,由我担任了火老汉这一重要角色。这在我的从艺之路上还是十分令人珍惜和回味的。

天气又热又闷,我们担心观众来得如何。况且,又是现代小戏,好像不够时髦。6月27日晚7点半演出开始,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学院大剧场内座无虚席,观众热情极高,不断的为台上的表演鼓掌。《红军宴》排在第二个出场,其精致的故事情节,一上来就深深吸引住了观众。

幕启,火大娘高高兴兴上场唱道:“端阳佳节心豁亮,忙里忙外不觉忙,喜鹊枝头把歌唱,唱的是今年过节儿子、儿媳妇、姑娘、姑爷、孙子、孙女都回来,就是一大帮,老头子上街采买,大娘我要亲自下厨房”,把将要出现的喜事预告给了观众,但随着饭店老板火老汉怒气冲冲地上场,剧情急转直下。原来,这大喜的日子,镇上的狼(梁)主任要陪着新上任的虎(胡)书记到他家作“家访”。本来干部家访在过去是很平常的事,可是现在不同了,火老汉说:按贯例,新上任的镇领导都要吃接风宴,镇上三年吃了他四万六,一说结账,那“狼”主任就先火冒三丈!上回到镇上要欠款,还被关了一整天……

开场到此不足二分钟,已然将矛盾的导火索点着,把观众牢牢抓住了。紧接着,火老汉的一句“不行,今天我给他来个驱虎赶狼”又把观众的胃口吊了起来,从这一点上足可见火老汉那种爱憎分明、忌恶如仇的人物性格。

随着“狼”与“虎”的上台,别出心裁的一道道菜也转上了前台。其实反映吃喝风的文艺作品并不在少数,这出戏的“眼”就在于那与众不同的菜上。火老汉让老伴上菜,陆续上了“佛手托仙桃”、“白雪绿芙蓉”、“红薯炖南瓜”、“山丹丹花飘香”、“帆船玉米羹”,每道菜都寓意深刻,用心良苦。正如胡书记所唱:

“这佛手托仙桃……万语千言装心里/捧出心来把话提”;

“这咸盐是雪山/韭菜是草地/红军北上引路是红旗”;

“这红薯炖南瓜是引人回忆/红米饭那个南瓜汤那个嘿罗嘿/要发扬革命的传统怎么能挂嘴皮”;

“这山丹丹花飘香/山丹丹那个开花哟红艳艳,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唱的是红军在陕北/军民同心/开创了革命的摇篮/功与天齐”。

通过对胡书记的答卷,火老汉感受到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还有希望便算了几笔帐:一餐一头耕地的牛,百餐是座教学楼,全国一年的吃喝钱,修个三峡水库不发愁。通过胡书记与火老汉及其老伴的合唱,如“山丹丹那个开花哟红艳艳,咱们革命队伍大发展”、“水载舟能覆舟天经地义”等,也使观众的情绪产生了变化。这时才上了主食——清水白面条——我们不能不钦佩导演那丰富的创造力,他用一根线绳将几十张白条连在一起足有七八米长,刚挑起来便使台下一片哗然,随着这根白条的延长,剧场气氛迅速升腾,进入高潮。火老汉的中心唱段便从这里开始,让我们仔细品味一下吧:“好一个胡书记心明眼亮/今日里梁主任不比往常/大爷我并非是无理取闹/摆一桌红军宴为的是诉衷肠/实指望开个饭店居家兴旺/谁料想血本无归三载空忙/饭前是一张笑脸慷慨模样/饭后是油嘴一抹无人解囊/吃又吃喝又喝/喝得百姓透心凉/你们吃的肚满腹又涨/把革命的传统全吃光/喝得满嘴胡话讲/铁打的江山怎久长/满腹鸡鸭和鱼肉/老百姓的安危冷暖还往哪里装”;再看胡书记的表态:“大爷的一席话情深理透/红军宴是群众呼声和渴求/一餐一头牛/百餐是座楼/全国餐一载/够把三峡修/这欠款是隔心墙痛心疾首/它让咱鱼水关系变成水和油/它是人民的血和汗/它是腐败的见证和源头/跟红军精神比一比/我们是愧对革命先辈怎与百姓再同舟/再不能高高在上讲排场/再不让乡亲为难心里把泪流/革命传统要牢记/顽症不除誓不休”。党群之间推心置腹的话终于打破了隔阂。

在前后近25分钟的演出中,掌声多达10余次,显然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同时也充分体现了舞台艺术演员与观众互动的生动性。我们从中感到,演员只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只要准确把握角色的人物性格,准确表述群众的心里话,表现时代的新风貌,那么肯定就会受到欢迎。

这出小戏在河南非常受欢迎,在戏曲很不景气的今天,这个戏简直就是团的救命回春丹,已经成为河南省的经典剧目,演出了数十场,收到了可喜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经济效益。2005年10月,这出小戏在中国第八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16台大戏和9台小戏中经过角逐,毫无悬念地轻松过关,获得戏剧节一等奖,直至这次入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题材优秀剧目晋京到“中戏”这个最高艺术殿堂作汇报演出。

通过对剧中火老汉这一角色的演释,使我对这个剧本有了充分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我认为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出现这样的优秀作品,表明作者在政治上有责任心。2004年初,中央颁发了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当时反映出来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促使作者走到乡镇一级了解基层情况,他决定以干部大吃大喝现象为素材写个反腐倡廉的小戏,可以说作品选材切中时弊,编剧具有鲜明的政治观点。

第二、演员在人物刻画上要有实力。恨要恨得彻底,爱要爱个明白。首先要理解角色在戏剧矛盾冲突中的作用,因此要把握一个度。可以说,火老汉始终站在矛盾中突的最前沿,新上任的镇领导胡书记端阳节要来火红红饭店家访,镇办公室主任梁德礼打电话让饭店经理火老汉“准备准备”,火老汉顿时火冒三丈———“三年吃了四万六”还没有结账,今天又来吃,他决定摆一桌“红军宴”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佛手托仙桃”———就是一个煮“心”,寓意是万语千言装心里,捧出心来把话提;“白雪绿芙蓉”———韭菜拌咸盐,咸盐是雪山,韭菜是草地,寓意是不忘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奋斗的精神;“红薯炖南瓜”———寓意是发扬红军长征途中的革命传统;“帆船玉米羹”———寓意是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主食是“清水白面条”———碗里全是梁德礼过去给饭店打的“白条”。精心设计的几道菜和主食一直与矛盾的对立方针锋相对,他以极其诙谐的语言讽刺了干部的吃喝风,从而,体现了一位老者那种不忘革命传统、与现实生活中的腐败现象水火不容的鲜明的政治态度。

当胡书记一看就明白了———“分明是满腹怨气盘中装”,“几道菜道道都是精彩文章”。最后,胡书记给火老汉也带来一道菜“大地回春”———一张四万六千元的支票。分别前,胡书记带上了红军宴,通知全镇干部第二天聚餐,并请火老汉去给他们上课时,火老汉十分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于是他冲出屋门,高唱《十送红军》中的“今日里个红军,介支个回了山”,此时,把观众复杂的情感又搅了个倒海翻江,泪眼模糊却又是阳光灿烂。这又充分体现了火老汉那种对革命传统回归、正气回升的企盼和无比兴奋的心情。

第三、火老汉这一角色,不是一个个体现象,他是人民群众的代表,他代表了群众的痛痒疾苦,代表了群众的喜怒哀乐,因此在表现这个人物时,一定要超越自我,要把人物的思想情感、言行举止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联、息息相关。

实践使我认识到,一个优秀的戏曲演员,随着舞台实践的增多,感悟理解的加深,我对人物的认识也不断升华,在表演中,通过各种艺术技巧塑造人物形象,挖掘其内心世界,让火老汉这个人物更加真实、好看、鲜活。把火老汉这个角色生动的体现出来,使观众与之产生共鸣。表演最重要的是要找到深刻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外部形式,并有能力在每一次演出中准确再现这个形式,达到去感动观众的效果。真正做到“情动于衷而形于外”,这些精辟的论述道出了表演艺术的实质。《红军宴》剧中火老汉,内心世界的复杂,是表演的一个高度,此时演员必须生活在剧作规定的情和境之中,把角色应有的充实的内容活动和真挚的情感展现给观众。排练中需要逐渐把人物的地位高度、动作手势、表情变化、预期声调等要进行确定。切不可冷漠、机械、无动于衷的重复规定的动作,要外在的运用内心的情感来推动情节的发展。

观众往往是十分敏锐的,特别是戏紧要关头,人物的思想情感变化复杂、微妙的关键时刻演员的表演分寸稍稍不对、不足、或是太过了,立刻会让观众跳出剧情,在《红军宴》剧中胡书记和火老汉相继上菜的一场中,两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心的交流,各自复杂的内心情感和相互间细致的配合,需在一个“度”上,观众已经很明白事情的真相了,如果过分的展现事情的真挚,会大大的影响整个剧情的发展和具有更高鉴赏力观众此时的感受。此时演员的表演需做的不温不火、不露不白、恰到好处。

总之,演员塑造成功每一个角色,离不开对剧本的钻研,和对每个情节的分析,认真琢磨人物的每一句话,透过字里行间探索人物的性格,理解人物的思想情感,在心中形成角色的雏形,也是舞台上塑造鲜明形象的先决条件,通过对剧本的理解之后,去深入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