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103例输尿管结石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103例输尿管结石临床疗效观察

刘玉国

刘玉国(辽宁省葫芦岛市三一三医院外二科125000)

【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3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组),并与同期行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100例患者的疗效(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98例(95.15%),对照组手术成功83例(88.00%),两组中下段结石成功率及碎石总成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但观察组结石上段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术后血尿及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方面比较,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别P<0.01,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确切,缩短了手术、术后血尿及住院时间,提高了碎石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气压弹道碎石术输尿管镜

本文通过对我院103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在输尿管镜下行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并与同期行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到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203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入院后均经B超、CT、腹部平片(KUB)及静脉肾盂造影(IVU)检查后确诊为输卵管结石,并伴有程度不同的肾积水、输尿管扩张及肾功能减退。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03例),其中男78例,女25例,年龄(34.6±5.2)岁,结石位于上段19例,中53例、下段31例,结石大小(14.3±0.7)mm,肾积水例;对照组(100例),其中男18例,女82例,年龄(35.4±4.9)岁,结石位于上段18例,中51例、下段31例,结石大小(13.8±0.6)m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尿)常规、凝血四项、肝肾功能、胸片和心电图,对于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于术前行静脉常规抗感染治疗,均在无手术禁忌证下实施手术[2]。观察组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即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取截石位,采用Wolf公司输尿管镜(8-9.8F)从尿道进入膀胱,寻找到输尿管开口,持续性灌注生理盐水使输尿管扩张,在导丝的引导下将输尿管逆行插入输尿管,进一步调节水压,并找到结石。观察结石的位置、性质、大小及周围组织情况,在输尿管镜下采用钬激光(单脉冲能量:0.8-1.0J,频率8-10Hz)将结石击碎,细小结石碎片可经输尿管引流管排除,较大碎石可采用输尿管取石钳取出。术后常规留置双J管1-4周,并留置导尿及抗生素治疗1-4d。对照组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即在镜下找到结石后,将气压弹道碎石杆(直径0.8-1.0mm)经输尿管操作腔插入,以单击或连击的方式碎石(压力:2.0kPa)。术前准备、麻醉、取位、输尿管镜的置入及术后处理等操作均与观察组相同。

1.3统计学方法:SPSS18.0数据处理,计量数据用平均值±方差来表示,采用组间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X2检验在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相关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4.3±3.7)min,术后血尿时间为(2.9±1.3)d,住院时间(4.5±1.6)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1.6±4.2)min,术后血尿时间为(4.5±1.8)d,住院时间(5.7±1.9)d。两组相关时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表1两组相关时间比较(x-±s)

2.2两组手术成功情况比较

观察组103例患者中,手术成功98例,总成功率为95.15%,其中上段17例(89.47%),中段51例(96.23%),下段30例(96.77%);对照组100例患者中,手术成功83例,总成功率为88.00%,其中上段11例(61.11%),中段48例(94.12%),下段29例(93.55%)。两组手术上段结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下段结石成功率比较及碎石总成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两组手术成功情况比较例(%)

2.3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3例(2.91%),其中高热2例、肾绞痛1例;对照组术后并发症10例(10.00%),其中高热4例,肾绞痛3例,输尿管穿孔3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X2=4.2521,P<0.05)。

3.讨论

近年来,输尿管结石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多,既往多采用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该方法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手术创伤性较大,患者康复较慢[3]。与此同时,随着腔内微创泌尿外科技术及设备的发展,采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日益增多,已经成为输尿管结石的重要治疗手段。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输尿管镜结合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术或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前者采用压缩气体所产生的能量来驱动碎石子弹体,并以脉冲方式将结石击碎,在这个过程中内能转化为了机械能,不产生热效应,振幅变化小(不超过2mm),对硬性结石具有良好的碎石效果;后者采用软性硅晶体光纤传输钇铝石榴石上钬元素所产生的激光(由氪闪烁光源所激活),能够使结石表面的水汽化为空泡,从而将能量传至结石而达到碎石作用,对组织损伤小,且具有切割及电凝功能,对所有泌尿系结石均有较好的效果[4]。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03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在输尿管镜下行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并与同期行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103例患者中,手术成功98例(95.15%),对照组100例患者中,手术成功83例(88.00%),两组中下段结石成功率及碎石总成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但观察组结石上段成功率(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61.11%),两组手术上段结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明钬激光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治疗效果是相当的,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但前者的手术适应证更为广泛,尤其建议于上段结石患者采用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5]。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后血尿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钬激光碎石术有效地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治疗、术后血尿及住院时间,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及负担,同时也有利于避免风险因素的发生。观察组并发症3例(2.91%)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10例(10.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从临床的实际应用效果观察,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具有更佳的治疗效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手术时间短,碎石成功率高,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缩短了术后血尿及住院时间,加快了患者的康复,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立冬,李辉,唐为民等.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232例[J].重庆医学,2012,41(1):80-81.

[2]龚旻,胡巍,钱颖等.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5):1763-1765.

[3]张冠,谭一伟,于力等.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589例[J].中国医刊,2012,47(1):30-32.

[4]裴军,蒋晓松,曾国锋等.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24l例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11,22(16):14-16.

[5]余晓晖,胡云飞,杨川.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与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J].临床外科杂志,2010,18(11):74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