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银离子敷料在慢性伤口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1

纳米银离子敷料在慢性伤口中的应用

李晓霞邓佳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四川江油621700)

【摘要】目的:探究纳米银离子敷料在慢性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慢性感染伤口患者71例,随机分为行常规辅料护理对照组(n=35)与行纳米银离子敷料护理实验组(n=36),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疗效及疼痛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感染伤口以纳米纳米银离子敷料护理可促进伤口愈合,且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问题。

【关键词】纳米离子敷料;慢性感染伤口;护理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19-0388-02

慢性感染伤口为临床常见症,如不及时井下干预,易造成病情扩展,不利于患者康复。临床治疗该类创口时,多选用普通辅料,难以创造有利于细胞生长的湿润环境,不利于伤口愈合[1]。为此,本次研究将纳米银离子敷料应用于了慢性感染伤口患者的护理中,对比分析了其与传统敷料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慢性感染伤口患者7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5)与实验组(n=36),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22~64岁,年龄(28.1±5.6)岁,溃疡面积3.8~11.5cm2,均数(6.4±2.1)cm2,实验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22~65岁,年龄(28.7±5.3)岁,溃疡面积4.1~11.2cm2,均数(6.1±1.8)cm2,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本次研究已排除具有重大脏器疾病,凝血功能障碍以及精神疾病患者,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订了同意书。

1.2方法

两组患者于初诊时,均及时进行清创,并通过多次操作除去坏死组织,通过擦拭处理伤口壁,避免二次损伤,并尽可能使创面暴露,进而完成创面尺寸的测定,完成疼痛评分。清创完毕后,以0.9%氯化钠溶液清洗,待干后敷料。对照组选用普通敷料进行干预,实验组选用纳米银离子敷料,定期换药,并做好记录。

1.3评价标准

疗效判定以创面恢复情况为依据,痊愈为完全愈合;显效为肉芽长出,少见渗出液;进步为创面有一定缩小;无效为病情无明显变化或持续恶化。疼痛评分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判定,评分满分为10分,评分与疼痛水平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设定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对比

实验组患者治疗显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组间对比(n,%)

2.2疼痛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2周后,两组疼痛情况均有所缓解,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表(,分)

3.讨论

伤口感染在选用常规辅料护理时,由于需要多次换药,将造成患者疼痛加剧,且不利于伤口的尽快康复,故有必要采用更为优质的辅料,促进伤口愈合。在慢性伤口助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清创工作,除去坏死组织,以减轻感染问题,但不宜去除过多,避免造成伤口出血,一般可通过多次清创达到目的[2]。清创后有必要以生理盐水冲洗,营造流动的创面形态,使其逐渐转化为急性创面。在敷料选择上,杨先红等人研究表明,纳米银离子敷料抗菌作用显著,银离子可灭杀大部分常见细菌,有助于营造无菌环境,且透气性较好,可减少创口瘢痕问题。且在利用银离子敷料时,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可有效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另外银离子在遇水情况下,能够进一步加快银离子的释放,能够改善传统敷料不能沾水的问题[3]。且纳米银离子敷料可为创口恢复创造良好的湿润患者,有助于增加表皮细胞的爬行速度,恢复后创口较为美观,一般不需要再次整形修复。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在采用银离子敷料的情况下,疗效及疼痛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代表该类敷料应用价值显著。综上所述,将纳米银离子敷料应用于慢性感染伤口护理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故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惠珍.纳米银离子敷料在慢性感染伤口护理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7(21):118-120.

[2]任学超,王智.银离子敷料在下肢及足部慢性伤口创面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4):432-435.

[3]杨先红.银离子敷料在慢性伤口疗效及炎性因子变化的观察[J].重庆医学,2017(A03):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