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衰竭50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衰竭50例临床分析

于连友

黑龙江省讷河市通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1300

摘要:目的:分析导致腹部手术后出现胃肠功能衰竭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腹部手术后出现胃肠功能衰竭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腹痛、腹胀、呕血、便血等情况的调查,分析出现胃功能衰竭的原因,以此提出相应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50名患者均有非常明显的胃肠功能衰竭症状,调查发现胃肠功能衰竭的程度以及恢复状况与患者的年龄、术前饮食状况以及手术时间、手术室指标等方面有直接关系。结论:在进行腹部手术之前对患者的饮食状况进行有效控制,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缩短手术时间,并且提高手术室的各项指标是防止患者出现胃肠功能衰竭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腹部手术;胃肠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Clinicalanalysisof50casesofgastrointestinalfailureafterabdominaloperation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causesandtreatmentofgastrointestinalfailureafterabdominalsurgery.Methods:Tosummarizetheclinicaldataof50patientswithgastrointestinalfailureafterabdominalsurgeryfromJanuary2017toOctober2018inourhospital,includingabdominalpain,bloating,hematemesis,bloodinthestool,etc.Thecauseoffunctionalfailure,inordertoproposethecorrespondingdiagnosisandtreatment.RESULTS:Fiftypatientshadveryobvioussymptomsofgastrointestinalfailure.Theinvestigationfoundthatthedegreeofgastrointestinalfailureandrecoveryweredirectlyrelatedtothepatient'sage,preoperativediet,operationtime,andoperatingroomindicators.Conclusion:Effectivecontrolofthepatient'sdietbeforetheabdominalsurgery,takingareasonabletreatmentplan,shorteningtheoperationtime,andimprovingtheoperatingroomindicatorsisaneffectivewaytopreventpatientswithgastrointestinalfailure.

Keywords:abdominalsurgery;gastrointestinalfailure;clinicalanalysis

腹部手术是各种外科疾病最常采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都属于大型手术,在术后容易对患者的胃肠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尤为重要,如果在手术之后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严重也会对手术治疗的效果有所影响,不利于疾病的治疗。所以通过对本院患者的调查,总结出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病因、一些典型的症状,以此为依据,希望能够找到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既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也能省去一些用于治疗的费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腹部手术后出现胃肠功能衰竭的患者,对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统计。其中有男性26名,女性患者24名,男性患者的年龄在35岁至85岁之间,女性患者的年龄在33岁至84岁之间。所有的患者均签署治疗同意书,清楚自己的病情状况,并且家属对本次试验研究也是了解并支持的。对患者的性别和年龄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性别对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没有什么影响,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年龄上很清楚地发现,年龄较小的患者胃肠功能出现的障碍比较轻一些,在恢复方面速度也很快一些,所以可以说年龄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

1.2方法

50例患者通过消化道造影、腹部彩超检查、腹部CT检查,再根据其临床症状上的变现,判定其是否出现胃肠功能衰竭,确诊之后对其各项指标进行一一记录,并且记录治疗方法及效果。在记录本上除了患者的基本信息之外,主要体现的内容包括年龄、手术之前的饮食状况、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前后实验室的各项指标。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同样的治疗方法,通过禁食来对胃肠进行减压,根据患者所需的营养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及时补充血浆和白蛋白,并且适应抗生药和胃肠粘膜保护药,对胃肠粘膜进行修复,增强胃动力[1]。治疗时间为一周,记录每一天患者的情况,胃肠功能恢复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些主要症状。对所记录的内容进行总结分析,需要分析出导致其进行腹部手术之后出现胃肠功能衰竭的主要影响因素。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主要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否则说明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一周的治疗,有40例患者治疗有效,有效率为80%,对治愈的患者和未治愈的患者的状况分别进行总结,找出规律。发现治愈的患者在年龄上偏低,大部分处于40岁以下,这与自身的身体机能有关系,说明年龄是影响胃肠功能恢复状况的一个因素。除此之外,治愈的患者在手术之前24小时之内未饮食流食,而未治愈患者则大部分都是全流质饮食,由此说明,缩短术前流质饮食的时间有利于胃肠功能障碍的恢复[2]。手术时间越短、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越好,对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都是比较小的,出现障碍之后容易恢复。

3.讨论

进行腹部手术之后会出现胃肠功能障碍,是因为此时机体受到了较大程度的损伤,胃肠道就会跟随其发生严重的应激反应,不能正常工作,无法满足人体对胃肠道功能的需求,表现出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对常见的就是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这是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早期表现。在初期就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能够早日进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能使胃肠功能快速恢复,否则的话,进一步发展所导致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3]。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不仅如此,还会诱发一些其他的炎症,如急性胆囊炎以及肠道外其他组织的感染。由此可见,早期治疗是最为重要的,所以需要清楚其主要的诱发因素,即使不能够做到预防,也能够及时对症治疗,缩短治疗时间,不仅能省去治病费用,最主要还是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腹部手术后的胃肠功能障碍是比较常见的,对于患者的病情治疗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所以加快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中通过对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部分患者的状况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影响胃肠功能恢复的四个主要因素,分别为患者的年龄、术前饮食、手术时间以及实验室指标。其中的年龄因素是不可控制的,所以需要从另外三方面入手,控制饮食、缩短手术时间、加强实验室指标控制,以此来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王训松.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衰竭27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5(6):771-773.

[2]杨广海.上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16例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3):34-35.

[3]苏坤,马鸿祥.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63例临床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