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再现在口腔医学汉语教学中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临床再现在口腔医学汉语教学中的实践

杜若茜翁志武杨静远郑铁丽

(温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浙江温州325000)

【摘要】临床再现是将临床实际与课堂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与临床相关的口腔医学专业汉语。本文从BDS留学生口腔汉语教学的问题入手,初步探索将临床再现应用于口腔医学汉语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临床再现;口腔医学;汉语

【中图分类号】R78,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8-0397-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各个高等院校的来华留学生人数猛增,意味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一种趋势。2017年3月份,教育部发布《2016年度我国来华留学生情况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来华留学生达44.28万人,浙江省排名第四[1]。2007年起,温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开始招收口腔专业留学生,成为全国首批成建制全英语授课本科留学生资格的院校之一。如何促进留学生教育新发展,探索留学生口腔医学教育的模式,确保口腔留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和适应性成为我院在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研究问题。目前我们学院针对留学生有多门专业课程,例如《Prosthodontics》《Endodonticcs》《Anatomy》等等,也包括口腔汉语教学,同时最后一年安排临床实习,因此汉语水平直接影响他们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影响他们对临床技能的掌握。

在传统的汉语教学中,我们通过偏旁、象形字等等来教留学生记忆中文,学生无法在临床交流上运用。笔者认为实际上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强调的是听和说,其次是读病历,如果在口腔专业汉语教学中本末倒置,着重于认字的教学,不仅会导致留学生兴趣降低,更无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临床交流。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的需求为目的,在课堂中尽可能地设置真实语言环境,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学习书本上的“死”语言过渡到社会生活中的“活”语言,培养学生先听说后读写等各项技能全面发展[2]。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受第二语言教学中各种教学法流派的影响。而对外汉语教学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认知法、听说法、情景法、团体语言学习法、交际法等[3]。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口腔临床医学的留学生教学质量,本项目拟将临床再现的方式应用到口腔医学汉语教学中,更早地让留学生熟悉临床专业汉语,提高医患交流能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口腔专业留学生在口腔汉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1学习环境

结合各院校针对留学生开设的课程,大部分院校对口腔留学生的教学研究基本集中在如何进行全英文教学,如何推广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来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以及如何针对留学生的特殊情况进行临床实习带教。往往忽略了口腔留学生在中国实习过程中的语言交流问题。虽然来华的留学生都需要通过HSK相关的等级考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对专业术语汉语的熟知度很低。究其原因,首先,专业授课都是用英文授课的方式,整体而言,英文授课方式有利口腔教学的国际化,而且留学生毕业之后回国需考取当地的医师执照,但是面对中国患者临床实习无帮助;其次,目前没有非常合适的口腔专业汉语教材可供选用,大多数院校都是自行整合搜索资料;再者,很多留学生认为学习口腔汉语对于将来回国后没有任何帮助,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1.2临床实习

留学生教学和本科生教学的共同点是:我们教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够有能力胜任口腔临床工作的专业人才。那么理论与实践结合就极其重要了。而留学生教学与本科生教学的不同点是:本科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完全没有语言障碍,而留学生与患者沟通就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我们可以用英文授课传授基础知识,但是要将知识运用于临床,则需要与患者交流才能实现,而在中国实习,面对的就是讲中文的病人,医院的病历、系统也都是中文,如果口腔专业汉语掌握不够,就无法将英文授课的理论知识与中文实习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在实际留学生临床带教中,几乎所有的带教老师会发现:大多数的留学生因为语言交流的障碍导致患者的不信任,进而无法进行下一步的医疗方案设计和操作,影响到留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在一年的临床实习过程中就会出现如下情况:本科生在一两个月后可以在带教老师的监督下接待患者,问诊检查后制定治疗方案,然后进行规范化操作,而大部分留学生(除了个别华裔)在实习科室结束后,仍然需要教师与患者沟通后解释翻译患者的主诉以及治疗意愿。我们都知道,任何诊断、治疗都是鉴于理论知识的基础,通过与患者沟通的过程实现的。这个时候往往会听到带教老师和留学生抱怨语言交流的障碍,就会追述到理论学习期间对口腔专业汉语的学习过程了。

2.临床再现在口腔医学汉语教学中的实践

2.1确定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教学过程分为理论与临床再现两部分。先进行理论授课,包括简单的口腔专业中文单词、词组、语句。理论授课过程中形式灵活,例如图片、视频、病例分析等。教学中我们讲授到相关内容时尽量和真实的临床病例相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兴趣。例如我们在讲解牙体牙髓病学的相关专业汉语时时,不少学生本身就有过牙痛的体验,我们就引导他们结合自身经历,了解牙痛的时间、程度、方式等,寻求病因,得出牙髓炎或者牙隐裂的诊断,最后进行治疗方案设计,例如需要局麻下牙齿上开洞,进行根管治疗等。从症状-病因-治疗顺理成章依次讲解各个单词、词组,不仅容易理解而且印象深刻。

临床再现部分是以理论讲解为基础的巩固和加深部分。拟定好临床再现方案。例如准备一个临床主诉:“医生您好,我想镶牙”,针对该临床主诉展开医患交流。过程中可准备不同的X线片和不同的情景。同时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病情变化进行中文交流。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将BDS留学生两两分组交替模拟医患关系,准备各种临床再现内容由学生抽签,教师根据相关专业临床实习需掌握的内容制作评估表打分。例如在已经学习了牙体牙髓病学的专业汉语后,马上进行临床再现。由一名留学生充当患者诉说自己的牙痛病史,另一名留学生充当医生进行问诊、检查、诊断、决定治疗方案,以及在治疗过程中与患者进行沟通。教师依据评估表确定留学生在对口腔专业汉语的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予以详细解释和强化记忆。然后学生角色互换,再一次进行临床再现。在这次临床再现过程中,可以针对问题巩固和强化。

2.2课前准备

预习理论知识及课堂内容。针对临床再现在课堂上直接进行,课前预习就变得尤为重要。预先将PPT发送给各位留学生,让他们针对性地进行预习。

2.3临床再现过程

将实现准备的临床主诉交与组内充当患者的留学生,开始模拟临床医生和患者进行交流。交流过程包括主诉、病史的采集、检查、诊断、治疗方案、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交流。

2.4评估过程

结束后对充当口腔医生的留学生患者进行评价。评估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课堂学习结束后,针对此次临床再现的过程进行评估。直接建立打分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口腔专业方面的知识掌握度,例如病史采集和检查的完整性,(2)沟通的顺利程度,(3)交流的语气和用词等。第二个阶段是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由带教老师评估。

2.5教学效果评价

一是通过考试形式;二是通过留学生的反馈信息;三是在参加临床实习之后通过带教老师的反馈。

3.成效与问题

在将临床再现实践到两届BDS留学生的口腔医学汉语教学中后,笔者深刻感受到其优势。在前几届留学生的口腔医学汉语教学中,采取的是单纯理论授课方式,感觉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一般,上课积极性也不是特别高,临床实习的时候也没有感受到这门课带来的好处。但是经过临床再现实践后,发现留学生上课的互动更强,提问题的积极性也更高。因为临床再现方案跟临床实际医患交流内容接近,增加了留学生的兴趣。再加上两人为一组,同时有打分表,组组之间和生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增加,每组在抽取到题目后都会进行积极的准备。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而且也能很快将生词生句应用到案例中,教学效果突出,值得在口腔医学汉语教学中推广临床再现。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足,例如教师的培训、教学内容和考试模式的转变等等,临床再现模式仍需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6年度我国来华留学生情况统计[EB/OL].http://www.moe.edu.cn/,2017.

[2]谢晖,综合教学法在医学汉语教学中的实践[J].医学教育管理,2016,(2):26-28.

[3]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基金项目:温州医科大学校级课堂教育教学改革项目(YBKG20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