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谢梅芳

(莆田学院护理学院福建莆田351100)

【摘要】本文主要是了解90后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医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的目的,主要研究了父母之间的关系,一系列关于兴趣、专业水平的问题,学习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参与者心理健康状况表现为良好,因此,我们应该从这些成功中汲取经验,强化心理教育的手段方法,更大程度地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医学生;90后;心理;SCL-90量表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0-0349-02

医学生在医学院校的大学专业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学生的学习压力、学习环境和职业身份与其他专业机构的一些差异,一般学校的学习氛围比其他学校更激烈的医学院校、专业安排更加激烈,业余生活比较单调,所以很容易造成学生心理问题[1]。90后是目前在校大学生的主体人群,90后多为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经历了经济、文化及教育改革的多重变化,心理结构具有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2]。本文就90后医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及其特征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204名医学生均为本校医学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在校本科生,年龄19~22岁,平均(21±1.4)岁,其中男112名,女92名,均为90后医学生;对照人群120名为我校其他理工类专业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在校90后本科生,年龄19~22岁,平均(21±1.2)岁,其中男64名,女56名。两组研究人群样本选择均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样本选择符合分层抽样的原则,研究人群与对照人群性别及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

1.2评估工具

心理健康状态评价采用SCL-90量表[3],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症等9个常见的心理问题因子,共计90个评价条目,每个条目评分1~5分,评分后进行累加计分,依据评分情况判断有无相关的症状及严重程度。

1.3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集中或分散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者接受问卷内容的规范培训,接受调查者可当场对问卷内容进行提问,进行问卷者给予当场解答,问卷结束后当场收回问卷,问卷进行统一评价,不合格问卷剔除研究组。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90后医学生SCL-90量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偏执等因子平均分及SCL-90量表总分高于90后非医学生(P<0.05),90后医学生SCL-90量表抑郁、敌对、恐怖及精神病性因子平均分与90后非医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90作为这一群体的主体,对中国的教育过程,在成长过程中的经济和社会改革的经验,经历了社会思想影响的变化过程,而生长在思维更加开放、活跃的思维,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但在时间为90青少年社会知识的积累和状态约束的思想一样,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有明显的局限性,过于理想化,自我评价是更极端的。目前,医学生因学习时间长、学习任务繁重,容易产生心理冲突和心理疾病[5,6],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就业压力、医务人员的职业压力过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和未来医学生的问题,心理冲突,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我们90后医学生发现,SCL-90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学生的调查,表明“90后”医学生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需要注意。在相关因素的详细分析中,我们发现90后医学生SCL-90量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偏执等因子平均分高于其他专业。

90学生思想更加独立,医学院校学生学历和就业压力大,范围比较窄,相关专业的就业情况很差,在医学职业中学历的竞争也更加突出,所以90的医学生,就业压力更为突出,导致在同时不断努力的过程中,教育学生的需要,也是对未来的担忧,可能导致焦虑和偏执人格的形成,甚至导致躯体化症状。以前的研究已经表明,医学院学生的休闲生活单调,大多数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是比较低的,而且影响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社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社会沟通能力差,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研究表明,90学生的有较为集中的心理问题,关于学习和就业的压力和社会缺乏沟通,所以在90医学生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心理的正确引导,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医学生健全的人格。医学生积极对待生活,不断提高自己的承受挫折的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社会互动和沟通学生和周围,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学习能力的机会,能够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在学习困难中积极面对生活,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热情。不断提高面向未来的医学生90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最终为成为合格的医务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启先,易法建,毛晋平,等.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J].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235-237.

[2]深圳市社区人群的应对方式特征分析[J].何明娥,赵静波,罗乐宣,解亚宁,许军.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02).

[3]体育师范生应对方式研究[J].叶一舵,申艳娥.健康心理学志.2012(05).

[4]医学生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张东,李秀艳.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01).

[5]积极的应对研究[J].孙越异,张宁.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版).2010(10).

[6]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调查[J].卢莉,郝小平,王英.中国学校卫生.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