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类学的研究现状与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艺术人类学的研究现状与反思

平锋

平锋

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南宁530022

摘要: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存在两种路径。在人类学本位的研究路径中,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大多是非西方社会,艺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而艺术学或美学本位的研究更注重形式、风格,并常用西方的美学观点去看待非西方的艺术形式,重在审美。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艺术;美学

基金项目:广西艺术学院博士科研项目“当代艺术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反思性研究”(项目编号:BS201403)

艺术人类学乃是运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对人类社会艺术现象、活动、作品进行研究的学科领域。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展开,艺术人类学的价值得以凸显,学科发展快速,受到学界广泛关注。然而,艺术人类学的体系建设并不充分,相对统一的学科范式尚未确立。

一、历史与现状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艺术人类学在西方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相关论著也越来越多,仅是冠以“艺术人类学”的专著即不少。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美国学者罗伯特·莱顿的《艺术人类学》(TheAnthropologyofArt)、澳大利亚学者霍德华·墨菲(HowardMorphy)和摩尔根·帕金斯(MorganPerkins)合编的《艺术人类学》(TheAnthropologyofArt)、日本学者中沢新一的《艺术人类学》。但是,这些研究因限于个案阐发而少有理论建树。

在国内,随着美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的兴起,对艺术的讨论也成了热点,美学本位的艺术人类学研究也由此展开。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相关论著也多了起来。例如,易中天的《艺术人类学》、王建民的《艺术人类学新论》、项阳的《山西乐户》、傅谨的《台州戏班子》、方李莉的《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2006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自此每年都举办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二、两种路径

从总体上来看,当代艺术人类学研究呈现两种不同研究取向——审美艺术还原和社会文化还原。前者以对艺术样态的发展演进考释及审美多样性与一致性问题之间的关系论辩为主旨;后者则主要关注非西方文化中的艺术,将其置入具体族群社会文化生活场景之中进行观察与描述,作为阐释研究对象社会文化的一种视角和一个事象来解读。[1]这就是艺术人类学的两种路径:艺术本位或美学本位的研究与人类学本位的研究。

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下,人们对于艺术的理解也不同。随着人的认识的发展,艺术的边界也在不断扩大,从高雅艺术到通俗艺术、民间艺术,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但现实中的艺术观念主要是西方中心的。

人类学是兼具科学与人文色彩的学科。虽然文化人类学具有人文性的一面,但人类学一直主张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时间的参与观察,并以整体观、文化相对观来审察研究对象。在人类学家眼里,艺术并非独立存在的,艺术与社会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是与社会结构、功能,亲属制度、祭祀礼仪等存在有机联系。在小型社会中,表演艺术与祭祀礼仪更是常常交融在一起。人类学家因为关注这些族群的社会组织结构与功能,继而关注具有象征意义的祭祀礼仪,从祭祀礼仪中窥探艺术。在西方社会,曾普遍认为非西方社会的艺术总是和宗教有关,这无疑很偏颇。人类学以田野调查为基础,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进行比较,来扩展对艺术的认知,对被遮蔽的知识进行“祛魅”,进而打破西方社会对非西方社会对非西方社会的认识偏见。

另一方面,在以艺术为本体或美学为本位的研究路径中,人类学成为了借用的视角和套用的概念,常缺乏实在的人类学方法和理论的观照与运用。或是关于艺术概念的形而上的美学讨论,或是具体艺术类型形而下的审美分析。例如,在有关音乐主题的艺术人类学研究或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国内该方向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和该领域的著作仍注重的是音乐本体研究,常常是借用西方乐理来分析中国的民族音乐形式,这无疑是一种削足适履或舍本逐末的行为,本质上是西方音乐学或西方中心主义的研究,而非艺术人类学或民族音乐学的研究。

三、总结与反思

马利亚特·韦斯特曼(MarietWestermann)指出:“文化人类学所研究的艺术,更多地是‘艺术对象’而非‘艺术作品’,通常是西方原初意义上的,即拉丁文ars所代表的艺术,其意:由最有价值的技巧制作而成……在任何社会中,艺术品的功能都不会完全沦为实用,艺术的力量仍在审美领域……美学并不仅限于那种完全是西方的标准所认可的对美的鉴赏,即康德意义上的无利害、具有理论普遍性的对美的鉴赏,而是包含了一系列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视觉属性。”[2]归纳之,作为艺术人类学研究对象的艺术具有如下几点特征:一、艺术不是单独的艺术作品,而是包含有价值的技术的艺术对象。二、艺术仍是审美的。虽然艺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但并不能否认艺术的审美属性。三、艺术乃文化的组成部分。与西方艺术家常常关注艺术的形式不同,人类学家更关注艺术背后的精神及文化意义,常将艺术看作是传递信息、表达文化和认知世界的一个重要方式。[3]

然而,真正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就是要用他者的眼光去“欣赏”特定的艺术,以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的艺术观与美学观。

参考文献:

[1]洪颖.19世纪中后期以来国外艺术人类学研究述评[J].思想战线,2006(6).

[2]MarietWestermann.Introduction:TheObjectsofArtHistoryandAnthropology,inMarietWestmanned.,Anthropologyofart.NewMassachusetts:StudleyPress,2003,pp.11-12.

[3]方李莉,李修建.艺术人类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8.

作者简介:平锋(1980-),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艺术人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