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与异氟醚吸入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七氟醚与异氟醚吸入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邓国富

(贵州省黔东南州中医医院麻醉科贵州凯里556000)

【摘要】目的:比较七氟醚与异氟醚吸入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1组和2组,各46例。两组麻醉诱导相同,1组术中给予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2组术中给予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结果:1组气腹后10min、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较为平稳,2组波动较1组明显(P<0.05);1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短于2组,且术后躁动发生率低于2组(P<0.05)。结论:LC术中给予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能够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术后苏醒快,可减轻手术应激反应。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七氟醚;异氟醚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6-0105-0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胆囊良性病变的金标准手术[1]。但由于腹腔镜手术需人工气腹,容易引发心血管反应,因此对麻醉要求高。目前,此手术多采用吸入麻醉,而可用于吸入麻醉的药物较多,为提高麻醉安全性,比较就七氟醚与异氟醚吸入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旨在为临床提高参考依据。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9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疾病,同时排除手术禁忌症及药物过敏。其中男51例,女41例,年龄年龄31~68岁,平均(38.2±12.5)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1组和2组,各4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

所有的患者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及常规检查,采用阿托品、咪唑安定、维库溴铵、芬太尼依次静推进行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并设定好参数(氧流量1~2IMmin,潮气量(VT)8~l0ml/kg,呼吸频率(RR)12~16次/min)。1组吸入七氟醚,2组吸入异氟醚,呼气末浓度设定为1.0~2.0MAC,并根据手术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必要时加用维库溴铵,手术结束时即刻停用七氟醚或异氟醚。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后10min、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记录并比较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记录并比较术后躁动发生率。

1.4统计数据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结果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血流动力学比较

气腹后10min、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1组较2组平稳(P<0.05),见表1。

2.2两组术后苏醒、拔管时间及躁动比较

1组以上指标分别为(9.0±2.5)min、(9.6±3.1)min、2例(4.35%);2组以上指标分别为(12.1±4.6)min、(12.4±35)min、10例(21.74%),(P<0.05)。

3.讨论

LC手术由于其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2]。此手术由于需要建立人工气腹,同时其手术时间短,手术周转快,对于手术麻醉具有特定的要求,需要术中麻醉效果好、术后清醒快的麻醉方式。加之做此类手术的患者耐受性明显减退,循环和呼吸很容易出现剧烈变化而发生意外,对麻醉要求更高。

七氟醚为新型的吸入麻醉药物,其具有诱导快,维持稳定,苏醒快及定向力好的优点。异氟醚是常用的吸入麻醉药物,吸入后药物浓度能很快在血液中达到平衡,肺泡内浓度很快上升并接近吸入气浓度,故诱导迅速。但该药镇痛效果不理想,麻醉恢复也较慢,且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现象,同时苏醒期也容易发生躁动。汤介红等[3]在LC手术中就异氟醚及七氟醚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七氟醚组麻醉效果更好,术后苏醒快,躁动发生率少。而黄如雷等[4]也对以上两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七氟醚和异氟醚两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差别不大,但七氟醚麻醉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异氟醚。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吸入七氟醚的1组气腹后10min、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较吸入异氟醚的2组稳定,而术后苏醒、拔管时间也短于2组,同时躁动发生率低于2组。这主要是由于七氟醚血/气分配系数更低,麻醉诱导及术后恢复也越快。此外,七氟醚吸入麻醉的镇痛效果较异氟醚更佳,且对于交感神经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因此可减少应激反应,降低术后躁动率[5]。由此可见,LC手术采用吸入七氟醚麻醉恢复快、恢复质量好、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少、可有效减轻LC手术应激反应,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尤其适合老年手术患者的麻醉。

值得注意的是,在术中必须做好麻醉管理,在腹内充气的初期应密切注意血压和心电图的变化,在有血压明显下降或心律紊乱是应立即停止充气并及时放出腹内气体,待血压或心律恢复正常后再试充气。人工气腹后可致膈肌上抬而引起总肺顺应性下降,潮气量下降,呼吸死腔量增大。一旦发现ETCO2分压或PaCO2明显升高,BE及pH降低,PA-aCO2增加,提示CO2气腹后可出现高CO2血症和酸血症。此时可将体位换为头低位便可有效改善。胆囊切除术多为老年患者,不少患者有合并症,无形中增加了麻醉风险。笔者认为对于伴随心肺疾病的患者,以低流量1L/min,低腹内压(IAP)建立气腹比较安全,对患者呼吸循环干扰也最小。

【参考文献】

[1]黄宇光,罗爱伦主编.麻醉学分科[M].第1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60-65.

[2]黄宇光,罗爱伦主编.麻醉学分科[M].第1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60-65.

[3]汤介红,胡文生,朱小平.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吸入七氟醚与异氟醚麻醉恢复的比较[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30(4):352-353.

[4]黄如雷,梁明.七氟醚和异氟醚发生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院,2010,19(22):124.

[5]洪丰华.七氟醚吸入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麻醉后苏醒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5):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