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单发良性肿瘤行患侧腺叶切除术治疗的疗效评估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甲状腺单发良性肿瘤行患侧腺叶切除术治疗的疗效评估及研究

何全斌

何全斌

益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南益阳413000

【摘要】目的:对甲状腺单发良性肿瘤行患侧腺叶切除术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与评估。方法:对2013年6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甲状腺单发良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实施患侧腺叶切除术治疗,分析100例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有1例(0.01%)患者出现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异常情况,后来又逐渐恢复至正常;术后患者甲状腺对侧腺叶的大小为(25.05±2.33)mm3,与术前的(24.82±2.34)mm3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患者的甲状腺上动脉的收缩期的峰值流速为(42.67±2.12)cm/s,与术前的(36.01±2.16)cm/s相比,差异比较的明显(P<0.05)。结论:对甲状腺单发良性肿瘤患者实施患侧腺叶切除术效果较好,对患者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甲状腺单发良性肿瘤;患侧腺叶切除术;治疗;疗效

目前,对存在甲状腺单发良性肿瘤的患者实施肿块切除治疗还是实施患侧的腺叶切除治疗仍存在一定的分歧,主要是对于对侧腺叶的功能能否可以完全的替代和对侧腺叶的体积是否发生代偿性的改变等具有一定的争论,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1-2]。本文对甲状腺单发良性肿瘤行患侧腺叶切除术治疗的疗效进行相关的研究及探讨,所研究的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13年6月到2015年1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单发良性肿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的对象,男性有20例,女性有80例,患者的年龄为20~56岁,平均年龄为(40.3±1.7)岁,患者的病程为1~14年,平均病程为(5.4±1.3)年;患者的颈部肿块均是单发良性肿瘤,其中,存在左侧肿瘤的患者有51例,存在右侧肿瘤的患者有49例;按照患者的病理改变进行区分,存在甲状腺组织肿大的患者有60例,存在甲状腺滤泡增生的患者有40例。

1.2方法

对所有甲状腺单发良性肿瘤患者进行患侧腺叶切除术治疗,方法为,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下的全麻麻醉,所有甲状腺单发良性肿瘤患者的甲状腺瘤都处于一侧的腺叶中,对于患者的该侧实施腺叶的切除术治疗,术中,将患者甲状腺的上极进行有效处理,将患者的腺体往外下的方向进行牵拉,将其中疏松的结缔组织进行钝性的分离,暴露出其上极的血管,并使用止血钳进行钳夹,将结扎的残端进行切断,对患者进行喉返神经的解剖时,需使患者的腺体往内侧进行牵拉,对患者的腺体背表面疏松的结缔组织进行一定的钝性分离,使用止血钳将进出腺体的相关小血管进行钳夹,在患者喉返神经三角中进行钝性分离之后找到患者的喉返神经,将其往上进行剥离直到患者的喉部,往下进行剥离直到患者的甲状腺下极,对患者甲状腺的下极进行一定的处理,使用止血钳将患者甲状腺的下极相关血管进行钳夹,主要不可钳夹患者甲状腺下的相关血管的主干,在贴住患者的气管表面实施患侧腺叶的切除。

分析100例甲状腺单发良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观察患者甲状腺相关功能的恢复状况,对患者的甲状腺相关功能进行复查,测量其对侧甲状腺的大小、形态、血流量的改变等情况,对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研究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异常患者的例数、甲状腺对侧腺叶的大小和甲状腺上动脉的收缩期的峰值流速,其中,使用甲状腺彩超进行甲状腺对侧腺叶的大小和甲状腺上动脉的收缩期的峰值流速的测量。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试验研究中的数据结果全部应用统计学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按照t检验的方式实施相关的检验,并应用χ2检验的方法对于本研究中的计数资料进行检查,若数据之间检验值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方面的研究价值。

2结果

术后对患者进行甲状腺相关功能的检查,有1例患者出现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异常情况,对患者进行继续随访后发现其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又逐渐恢复至正常;术后经甲状腺的彩超测量显示,患者甲状腺对侧腺叶的大小为(25.05±2.33)mm3,与术前相比,没有出现明显的代偿性增大情况,与术前患者甲状腺对侧腺叶的大小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患者的甲状腺上动脉的收缩期的峰值流速为(42.67±2.12)cm/s,与术前相比,发生较为明显的增加,差异比较的明显,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甲状腺瘤在临床的治疗中比较常见和多发疾病,多数患者是良性的病变,甲状腺单发良性肿瘤患者的颈部肿块的生长较为缓慢,存在较大体积肿块的患者存在一定的压迫症状等,目前,临床上对于甲状腺单发良性肿瘤患者多实施手术方式的治疗,对甲状腺单发良性肿瘤患者进行患侧腺叶的切除术治疗,可以较为彻底的切除患者的病变相关组织,防止病变出现复发的情况或者癌变等状况,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3-5]。

本研究中,有0.01%患者出现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异常情况,之后又恢复正常;术后患者甲状腺对侧腺叶的大小为(25.05±2.33)mm3,和术前的(24.82±2.34)mm3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患者的甲状腺上动脉的收缩期的峰值流速为(42.67±2.12)cm/s,要比术前的(36.01±2.16)cm/s明显更高(P<0.05),可以看出,只保留甲状腺单发良性肿瘤患者健侧的腺叶对于患者甲状腺的相关功能没有显著的影响,患者健侧腺叶也没有出现代偿性的增大,患者的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量出现明显的上升,但为代偿性的增加。

综上所述,对甲状腺单发良性肿瘤患者实施患侧腺叶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对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没有明显不利影响,存在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豹.患侧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单发良性肿瘤150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2):169.

[2]吴小忠,杨民,王俊德等.甲状腺良性肿瘤致腺体Ⅱ~Ⅲ肿大手术径路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22):2720-2721.

[3]卢佐京.2例巨大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中出血抢救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06):190-190.

[4]张海强,刘忠,岑律军等.超声刀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2,24(02):175-176.

[5]龚日祥,张敏,罗书画等.患侧甲状腺腺叶切除的临床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9(05):87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