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导程蜗杆在CA6140车床上的加工难点解决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1

双导程蜗杆在CA6140车床上的加工难点解决方法

郭海燕

郭海燕(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烟台264006)

摘要:针对双导程蜗杆在普通车床上加工中的实际困难,本文以生产中一产品为实例,从挂轮计算、刀具选择、操作方法三方面介绍了蜗杆部分在CA6140车床上的加工方法,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困难,起指导生产的作用。

关键词:双导程蜗杆;挂轮计算;加工方法;刀具

中图分类号:TH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055-01

引言

双导程蜗杆因其啮合间隙可调整较小,传动精度高,目前在要求连续精确分度的结构中被采用。但因双导程蜗杆导程较大,基准齿左右两侧齿面的导程不相等,且大都为繁琐的小数,在加工过程中存在挂轮计算和操作两大困难。现以图1所示零件在C6140车床上的加工谈一下其难点解决方法。(技术参数见表1)。

.

1挂轮计算

1.1选一个与被加工基准齿左右两侧轴向齿距接近的一个标准导程Pn=12mm。加工时,将机床各手柄扳向铭牌中Pn=12mm所示档位。则挂轮箱中原A、B两轮挂轮比为:u原=A/B=63/75。

1.2加工左右两侧不等导程时,挂轮箱中在保留原63、75挂轮基础上,需对齿轮C、D进行计算。

u左=C/D=Pn左/Pn=12.66/12=1.055=76/72;

u右=C/D=Pn右/Pn=12.473/12=1.0394=53/51。

1.3对挂轮C/D进行误差检验:T左=76/72×12-12.66=+0.0067;T右=53/51×12-12.473=-0.0024。满足技术参数相邻轴向齿距极限偏差±0.008加工要求。

1.4确定挂轮箱中齿轮,进行齿轮搭配验算加工左侧Pn左=12.66时u新左=A/B×C/D=63/75×76/72;加工右侧Pn右=12.473时u新右=A/B×C/D=63/75×53/51。经检验,左右两侧挂轮都符合挂轮搭配规则。见传动系统图2。

2加工方法及刀具选择

2.1按照标准导程Pn=12mm,先用直槽刀(如图3)采用直进法车一矩形螺旋槽,槽底车至尺寸。经过计算取刀宽a=2mm刀长L=9mm。为增加工件刚性,防止加工中因背向力过大工件产生变形和产生“扎刀”现象,加工时,工件可采用一夹一顶或一夹一搭的装夹方式。

2.2根据上述配换的左右两齿面挂轮,采用图四刀具用斜进法分别加工左右两齿面,并保证基准齿齿厚(留出磨削余量)。为保证蜗杆与其他表面的同轴度要求,工件采用两顶尖安装。加工中随时检测齿距和基准齿齿厚。

2.3刀具角度要求因受螺纹升角ψ的影响,在加工过程中,刀具的实际工作后角会产生变化,为增加刀具刚性,并使加工顺利进行,刃磨刀具时,参数如下:

因工件为右旋:

车刀后角α(右)=(3°~5°)-ψ右=(3°~5°)-5°9′22″

=-2°9′22″~0°9′22″

α(左)=(3°~5°)+ψ左=(3°~5°)+5°14′0″

=8°9′22″~10°9′22″

参考文献:

[1]袁学柄.双导程圆柱蜗杆传动副的加工制造.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999,(5).

[2]严秀玲.双导程圆柱蜗杆传动的设计与应用.汽齿科技,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