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规范化程序的实施孙翠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妇科肿瘤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规范化程序的实施孙翠芳

孙翠芳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山东青岛266300)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规范化程序的实施。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前来我院就诊的96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平均分成A、B两组,每组为48例。其中,A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B组在A组基础上采取规范化程序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B组患者相较于A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更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依据规范化程序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缓解妇科肿瘤患者的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康复心态,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妇科肿瘤;心理护理干预;规范化程序;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2-0161-02

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癌症患者呈现发病率不断上升、范围不断扩大的趋势。妇科肿瘤是常见的女性临床癌症疾病,由于妇科肿瘤患病的位置位于女性生殖器,临床治疗需要切除部分或者全部女性生殖器,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之外,特别是在心理上还遭受严重的打击[1]。鉴于此,我院特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前来我院就诊的96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规范化程序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前来我院就诊的96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平均分成A、B两组,每组为48例。其中,A组患者年龄为42~68岁,平均年龄为53.4±4.8岁,子宫内膜肿瘤为13例,宫颈肿瘤为15例,卵巢肿瘤为12例,其他妇科肿瘤为8例;B组患者年龄为37~73岁,平均年龄为55.6±5.3岁,子宫内膜肿瘤为15例,宫颈肿瘤为14例,卵巢肿瘤为14例,其他妇科肿瘤为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肿瘤情况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模式,B组在此基础上依据规范化程序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第一,挑选妇科专业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通过组织心理学培训,每周组织1~2次心理知识学习,提高护理人员护理心理能力。

第一,评估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对患者入院行手术前24h、行手术后24h、术后3个月的心理状态进行主观分析和量表测评,主观分析包括语言交流、行为观察,量表测评包括资料填写、心理评分、引起原因。依据收集的信息评判患者的基本心理状态,特别是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恐惧、紧张、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

第三,选择合适的心理护理方法。加强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将治疗方案和可能出现的反应症状详细告知,叮嘱患者定期进行复查。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转移和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向患者传输积极的成功案例,在患者病床头贴上治疗温馨小提示,给患者以积极的心理暗示[2]。在患者出院后,给患者发放宣传册,并注意和患者进行电话或者信息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恢复状况和心理状态。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采用国际焦虑自评量表,分值越高表示患者不良情绪反应程度越高。采用数字评价表,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越高。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之后,不良情绪反应均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B组患者相较于A组,不良情绪反应程度评分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反应程度对比

3.讨论

心理护理干预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通过心理护理基于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励[3]。妇科肿瘤患者由于肿瘤位置情况特殊,往往需要部分或者全部切除女性生殖器,对于患者的生理尤其是心理会造成巨大的伤害,产生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等严重不良心理反应,甚至于不配合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护理人员心理护理能力,通过规范化程序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合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和疾病状况,进行相应方法选择。注意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将妇科肿瘤病情特点、治疗状况、不良反应等详细介绍。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鼓励,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4]。在上述研究中,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依据规范化程序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模式,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分值明显更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

综上所述,采取规范化程序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减少和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春香.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在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05:44-45.

[2]赵运福.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9:13-14.

[3]孙丽,张苇.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心理状况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0:137-138.

[4]江文波,邓英莲,陈伙辉,陈广幸,何月莲,林秋炜.奥施康定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并骨转移疼痛患者的护理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7,07: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