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全麻术后的呼吸道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小儿全麻术后的呼吸道护理

曹尤

曹尤(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人民医院内二科334100)

【摘要】目的加强小儿全麻术后的呼吸道护理。方法对133例全麻术后小儿的呼吸道护理,进行经验总结。结果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全麻术后小儿的呼吸道护理,可防止缺氧和窒息的发生。

【关键词】全麻小儿术后护理

目前全身麻醉已广泛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内注射,产生中枢神经暂时性抑制,使病人呈现意识和痛觉消失,反射活动减弱,肌肉松弛等状态,这种麻醉方法称全身麻醉。[1]用于身体各部位手术。现临床上小儿外科手术常用的全身麻醉方式主要有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和全麻复合骶麻。但是全麻结束后,对患儿的影响并未全部消除,一些保护性反射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如呼吸,吞咽反射等,很有可能发生缺氧和窒息,甚至危害到患儿的生命。因此,全麻手术后要加强对患儿的呼吸道护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1临床资料

方法病例选自2009年133例全麻术后患儿的临床资料,男81例,女52例,年龄为2~13岁。结果:缺氧17例,恶心25例,呕吐33例。手术后发生相关护理问题的患儿,经过对症处理和相关护理干预后,均安全度过术后恢复期,康复出院。

2术后并发症

2.1小儿呼吸道的特点(1)婴幼儿的气管、支气管较短且狭窄,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支撑作用差,黏膜柔嫩,血管丰富,纤毛运动较差,清除能力薄弱,呼吸道的分泌物较多,易发生呼吸道阻塞。(2)小儿肺泡数量较少且面积小,肺的弹力纤维发育较差,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造成肺的含血量丰富而含量气量相对较少[2]。

2.2并发症(1)缺氧,(2)窒息。

3呼吸道的护理

3.1缺氧的护理(1)全麻术后患儿容易出现低氧血症,所以不论是否清醒,都应常规吸氧。(2)手术后带气管插管回病房的患儿,在未拔除气管插管前,必须保证气管插管通畅及固定牢固,要求患儿须安静,以防止因躁动导致气管插管脱落;遵照医嘱使用镇静药物使患儿保持安静;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利用超声雾化吸入湿化呼吸道、稀释呼吸道分泌物可利于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患儿肺部感染,确保氧气的供给[3]。(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4~6小时开窗通风一次,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均需注意保暖,谨防受凉。(4)注意观察患儿呼吸的频率和节律,有无喉痉挛和喉头水肿的发生。

3.2窒息的护理

3.2.1预防恶心、呕吐的措施(1)术前需禁食4~6小时,做好胃肠道准备。(2)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减少小儿哭闹和焦虑,进而减少胃肠胀气。

3.2.2(1)呕吐物误吸呼吸道可发生窒息,氯胺酮是一种作用快速、安全、有效的麻醉,因其药理作用与传统的麻醉剂不同,对中枢神经有特异的双重选择作用,呈“分离麻醉”,而此时病人的植物神经反射并不受抑制,因此在麻醉恢复中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另外,氯胺酮有70%-80%残留于体内,当受到外界不良刺激时,可出现恶心呕吐[4]。病人在呕吐前常有恶心、唾液分泌增多、频繁吞咽及痉挛性呼吸等先兆症状。所以应将患儿上身放低,头偏向一侧,以利呕吐物排出,避免进入呼吸道,床边应常规放置负压吸引器,一旦发生呕吐,立即用吸引器吸清口腔分泌物,防止误吸。(2)麻醉后意识丧失、肌肉松弛导致舌后坠堵住呼吸道,可听到鼾声,应将下颌向前上托起,或用舌钳将舌拉出。(3)小儿呼吸道腔径相对狭小,肺泡发育不如成人完善,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易发生呼吸道梗阻,应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支气管痉挛应给予解痉药物,必要时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保持气道通畅,

3.2.3如已有较多的呕吐物进入气管,应立即气管内插管,彻底吸出呕吐物。

4讨论

由于小儿本身的生理特点,全麻术后很容易出现缺氧和窒息,所以在手术前我们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护士密切的监护观察,加强有针对性的护理,可降低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降低损伤护患关系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李梦樱.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3.

[2]孙靖中,马明信.医学综合笔试应试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165.

[3]张艳.小儿全麻术后的观察和护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24).

[4]陈新谦.新编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