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高潮的预设和导入

/ 2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高潮的预设和导入

刘玉霞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高潮的预设和导入

甘肃省榆中县一悟小学刘玉霞

内容提要:所谓教学高潮,是指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的认识情感反应达到顶点。它是师生双方教与学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的时刻。优秀的语文教师总是十分注重精心制造教学高潮,使学生的意识处于异常“觉醒”和高度兴奋状态,富于创造的激情的成功的体验,“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于是,教学艺术便进入到审美的境界。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高潮.设计制造

对于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设计、制造教学高潮,我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情动于中”,引发学生感情共鸣,形成教学高潮。

维果茨基曾指出:教育的影响是通过学生心理特点的中介或“折射”而发生作用的。“中介”就是学生当时的内心体验,这种内心体验好像一个三棱镜,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它的折射才能对学生的心理发生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包含着真挚情感的教材,教师应“披文入情”,以情真意切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以达到以情动人艺术效果,从而形成教学的高潮。如一位特级女教师教《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她那感人的语言催人泪下,到高潮处,课堂上响起了一片悲痛的哭泣声。她在备这一课时,教案是用泪水写出来的。备课时她想得很多,想到了周总理的伟大、人格、非凡的才能;想到了总理的临终嘱咐,真是悲痛欲绝。教师能这样把自己真挚的感情融进教学中,课堂上,学生怎能不受感动呢?

二、巧设悬念,引发教学高潮

悬念是指人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它往往使人对所讲内容产生一种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需求。悬念所造成的这种“急盼”“渴知”的心理状态,教学专注意力加倍集中,求知欲尤为旺盛,思维更加敏捷,能产生一种“催人期待”的教学魅力,进而形成教学高潮。如小说《项链》结尾处交代了项链是假的后嘎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充分想象的余地。教学时,我有意识地设置悬念问:“玛蒂尔德得知项链是假的后,故事将怎样发展下去?”问题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波澜,经一番思考后,学生纷阵已见:“玛蒂尔德经受不住这巨大的精神打击,精神崩溃,被送进了精神病院”;“玛蒂尔德坦然承受,继续过着清贫却很充实的生活”;“玛蒂尔的向佛来思节夫人追回了真的钻石项链”;“玛蒂尔德向女友追索项链,女友不给,双方对簿公堂,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诉讼中:……根据学生的看法,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理解,最后落实到文章的主题上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气氛热烈的教学高潮

作者简介:刘玉霞.女.汉族.小教高级教师,三十年教龄,从事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

三、通过设计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教学环节,形成教学高潮。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成功的友欢者、探索者。学习中的认知冲突是引发认知需要的重要条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设计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教学环节,所刺激学生的认知需求,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发现。我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让大家听全文录音,还没

听完一段,学生就发觉课文已被“篡改”了好几处,顿时引起了“警觉”。于是我让学生合上课本,从头听起,凭语感说出一共“篡改”了多少处,并举例说明改动以后的语句为什么不及原文准确严密。录音一听完,学生议论纷给,互相校对“篡改”的情况。这时我让大家翻开课本,对照分析。此时学生的思维和情绪都非常活跃。这种“疑文相与析”的商讨,使学生成为“发现者”,满足了他们探索的需要,将整个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四、通过课堂表演,掀起教学高潮

教材中许多精妙之处可以通过学生课堂表演的形式加以直观理解,以加深认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既可使其产生学习的主公翁感,又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比如,我教《孔乙己》时,对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时的心态和动作,然后请学生走上讲台表演,并说明如此表演的原因。前两位学生表演不尽人意,我启发学生要综合考虑到孔乙己的个性、地位,别人对他的态度以及咸亨酒店独特的环境等。片刻,又一位学生上台了。上台前,还和同桌耳语了几句。当他走进讲台时,同桌突然喊到“孔乙己,你脸上有添伤疤了!”只见他向传来声音的方向投去鄙夷的一眼,又慢条斯理、抑扬顿挫地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然后手掌平展,掌心里躺着几枚硬币,又把掌一收,五指合拢,用拇指和食指一搓捻,再用拇指把一枚硬币按到讲台的台面上,硬币接触台面的声响,清晰可闻。九次动作,九个声响,九枚硬币赫然“排”在台面上。这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演,孔乙己“排”钱时的心理,鲁迅先生用字的精妙,学生全在这表演中悟而得之。课堂上也形成了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教学高潮。

促使形成课堂教学高潮的方法多种多样,或迂回包抄的曲问,或新颖别致的练习,或连环层进式的悬念,或课堂竞赛辩论,或丰富的联想、想象等都可以形成教学的高潮,关键在于教师相机诱导,善于同时控制学生的认知与情感两条轨道,并激活他们的思惟。

以上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的点滴拙见,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李创新主编《中学语文创新教法》[J].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