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工作的影响及其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析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工作的影响及其控制

路嘉茹杨欢

中十冶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43

摘要:营业税改增值税目的是进一步完善税制,按照国际通行做法避免企业重复征税。但是基于建筑业的特征,在营改增的税收政策转变环境下,给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工作带来诸多影响,基于此,本文概述了营改增,阐述了营改增实施对建筑业的主要作用,探讨分析了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工作的影响及其控制措施。

关键词:营改增;作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工作;影响;控制措施

一、营改增的概述

营改增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营改增税制主要是指针对传统所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增值税就是对于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过去增值税和营业税两大税种并存,作为地方主要税种的营业税不存在成本抵扣问题,造成增值税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之间不配比,重复征税问题比较严重,营改增实施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重复收税。

二、营改增实施对建筑业的主要作用

营改增实施对建筑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营改增实施后,所有参与建筑活动的企业都形成了利益相互制约的关系,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更加规范与公平。建筑承包企业经常存在不合法的资质共享或联营等业务模式,在实务中,这种借用或挂靠其他公司资质的业务模式不仅违背了建筑法律法规,也容易导致合同签约方与劳务提供方不一致,导致业务流、发票流、资金流“三流不一致”,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无法抵扣,迫使建筑企业在自有资质范围内承接业务,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促使建筑业的健康发展。(2)规范建筑材料市场。营改增实施后,企业购买材料、设备取得正规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都可以抵减增值税应纳税额,避免重复纳税,降低企业的税负。同时,也让建筑企业在收取发票时,更加小心,避免虚假发票,有效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由于购买的施工机械设备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能够促使企业汰旧换新,优化企业资产结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新的机械设备智能化程度高,可以减少相应的操作人员,降低危险作业环境人工操作,有利于促进并规范建筑市场。

三、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工作影响的分析

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工作影响主要表现为:(1)对税负的影响。过去建筑行业采用3%的税率进行征税,但实施营改增后,建筑行业征税税率上升到11%,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找寻税负平衡点。在此过程中,若建筑施工企业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比值小于无差别抵扣率,则此时企业税负就会减轻。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人工费作为增值税款中的一部分,其无法通过建筑施工企业的进项税额对其进行抵扣。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的材料费也会对企业税负情况产生影响,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具体材料种类较多。因此不同材料会对企业税负产生不同影响。就以常用的钢筋材料为例,使用钢筋都会获取增值税发票,而这种材料的增值税实际税率为17%,而建筑施工企业增值税实际税率为11%。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增值税通过企业钢筋材料的增值税额进行抵扣,显然会大大减轻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税负。(2)对资金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全面实施营改增后,不再按照代扣代缴营业税的方式缴纳税款,而是由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构所在地按照当期的验工计价来确认缴纳的增值税。在税款的实际缴纳过程中,若建设单位的验工计价不能按时支付,或出现拖延的情况,必然会加大建筑施工企业资金压力。并且营改增使得建筑施工企业为获取进项税专用发票,实现足额抵扣税款的目的,而不得不使用现金购买原材料等,这导致企业现金快速流出,加大了建筑施工企业流动资金压力。(3)对具体财务指标以及净利润的影响。第一、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具体财务指标的影响。营改增会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要想使建筑施工企业资产计算值在企业账面中得到科学反映,就必须从建筑施工企业资产原价中扣除11%的增值税额。由于建筑施工企业进项税款要计入到企业应交税费这一会计科目之下。因此会导致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资产账面价值远远低于企业营业税之前的金额。在此过程中,当建筑施工企业在购买相关施工材料时,若材料供应商无法为其提供材料的增值税发票,此时会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负债总额。第二、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净利润的影响。基于财务指标能够对企业实际经营运转效率进行科学衡量。但若建筑施工企业在购买原材料时,无法取得专用材料增值税发票,此时就会减少建筑施工企业的税务抵扣款,从而对企业经营净利润产生影响。

四、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工作影响的控制措施

1、合理筹划税收。营改增实施后的建筑施工企业应通过积极的税收筹划,及时了解国家的税收政策,结合市场经济运行情况,充分做好财政统筹工作。通过对招标和投标工作进行不断完善,在合法、合理情况下科学避税。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可从进项税额的最大化抵扣、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相关适用税率等方面进行考虑,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例如:对于一些进行税额严重缺乏的项目,若符合条件,可成立专项分支机构,以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进行纳税申报。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用工方式,采用劳务外包等方式,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加进项税抵扣额度。

2、严格现金管理。现金在建筑施工企业资金周转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旦现金流出现问题,就会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面临破产的威胁。因此,建筑施业要加强企业内部的现金管理,及时收回应收账款,控制好采购原材料等物资的现金流出,并对企业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在与客户签订合同时,要列明付款期限,若出现恶意逾期付款、违约付款等情况,要加大惩治力度,确保资金的及时回笼。

3、强化财务风险管控。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要更加注重对专用发票进行管理,防止发票丢失及发票被损坏。在此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还要与其它部门进行科学合作,注重对发票的索取。与此同时,对建筑施工工程的分包商及材料供应商进行科学管理,降低企业的分包及材料采购成本。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合同签订及评审过程进行严格规范,从而使建筑施工企业与正规企业进行合作,索取正规、合格的增值税发票,避免由于工程项目合同问题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4、不断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营改增税收核算业务能力。建筑行业实施营改增政策后,会引发一定的税制衔接问题。在此过程中,会加大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及税收核算和财务核算的工作量及工作难度。所以建筑施工企业要组织内部财务管理人员和会计核算人员接受业务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工作造成的重大影响,然后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和财务风险处理能力,同时进一步转变企业内部人员的税收观念,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与企业会计业务和财务工作相结合。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工作带来影响时,应当及时制定应对策略。在国家营改增制度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工作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地运用营改增相关规定,保障建筑施工企业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得营改增所带来的利益,从而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

[2]周洪斌.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税负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会计师,2015(13).

[3]谢世伟.“营改增”后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筹划[J].财会学习,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