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医学历代对大肠癌的认识文献记载

/ 2

中国传统医学历代对大肠癌的认识文献记载

李春华

李春华(根河市中医院内蒙古根河022350)

【中图分类号】R2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434-02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大肠癌属于“肠覃”、“积聚”、范畴,在历代文献中有极为丰富的论述。资料除古医籍之外,还包括不少古典文学、历史、地理等论述,如:《说文解字》、《尔雅》、《周孔》,甚至殷墟甲骨文中也有肿瘤症状,治法的描述。以下根据年代记载如下介绍。

(一)秦——西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5年)。

公元前5—3世纪,我国现存较早的医学书籍《黄帝内经》中对肿瘤病的病因解释为“营卫不通”,“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博”,“喜怒不适……寒温不时,邪气胜之,积聚已留”。

《灵枢·水肿篇》日:“肠覃如何?岐伯日:“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瘜肉内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

《灵枢·五变》篇说:“卜之善病肠中积聚。”

《素问·气厥论》篇则说:“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虚瘕,为沉。”

《灵枢·刺节真邪》云:“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瘤,久者数发乃成……”

(二)东汉—三国时期(25—265年)

华伦在《中藏经》卷中“论痈疽疮肿”第四十一提出:“夫痈疽疮肿之所作也,習五脏六腑蓄毒不流则生矣,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者也。”按其论述,肿瘤并非因荣卫失调体表感受外邪所致,更重要的是强调内部脏腑失调,蓄毒不化而成。可见我国古代对肿瘤发病的认识,不仅认为它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而且认为它具一种内因为主的发病机制。

张仲景著《金匮要略》中说:“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薯吐,变为胃反。”“朝食暮吐,宿食不化,名日胃反”。此两段均类似胃窦癌、幽门梗阻现象。

(三)晋南北朝、隋代时期(265—618年)

葛洪在《肘后备急方》卷四“治卒心腹坚方第二十六”中说:“凡瘕坚之起,多以渐生,如有卒觉便牢大,自难治也。腹中癓有结节,便害饮食,转赢瘦。”指出肿瘤发生发展有一定过程,往往自我发觉是多属晚期,形成恶液质,预后不良。

(四)唐代时期(618—907)

唐太宗是所编的《晋书》中记载“初帝目有大瘤疾,使臣割之。”这是用外科手术治疗肿瘤较早的历史。

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卷第二十三“肠痈”后附妒乳“说妇人女子乳头生小浅热疮,痒骚之,黄汁出,浸淫为长,百种治疗不瘥者,动经年月,名为妒乳。”其描述颇似乳腺湿疹样癌(帕杰似病),还有妇人崩中漏下,赤白青黑,腐臭不可近,令人面黑无颜色,皮骨相连,月经失度,往来无常,小腹弦急,或若绞痛,上至心,两胁胀痛,食不生肌肤令人偏枯,气息乏心,腹背痛连胁,不能久立,每嗜卧困顿……阴中肿如有疮之状。“所下之物,一日状如膏,二日如黑血,三日如紫汁,四日如赤肉,五日如脓血”。描述了阴道不规则出血,无色带下异有臭味,病人贫血,赢瘦,腰腹痛,甚至衰竭,与晚期宫劲癌颇相似。

藏医宇妥宁玛,元丹贡布主持编著的《四部医典》甘露精要八支秘诀续第三卷,秘诀医典第七章“记载的大痨痞症疗法”大痨消耗症疗法,瘿瘤疗法等,对肿瘤均有较好疗效,治疗方法以灸刺,药粉为主。

(五)宋代时期(960—1279年)

宋微宗夏诏编修的《圣济总录》一书记载的肿瘤病概念为:“瘤之为义,留滞而不去也。气血流行不失其常,则形体和平,无或余赘。乃郁结雍塞,则乘虚投隙,病所由生”。

东轩居士所著《卫济宝书》(公元1171年)中,第一次使用“癌”字,所谓“癌疾初发,却无头绪,只是内热病,过一七或二七,忽然紫赤微肿,渐不疼痛,迤逦熟紫赤色,只是不破。宜下大车螯散取之,然后服排脓,败毒托里,内外等散,然后用藿香膏贴之”。其后,宋元两代医家论述“乳岩”,均以岩字代替癌字。

(六)元代时期(1279—1368)

朱丹溪著《丹溪心法》中“其槁在上,近咽之下,水饮不行,食物难入,名之日噎其槁在下,下与胃为近,食虽可入,食久多生,名之日噎”。可见丹溪治疗噎膈分为上下两种,上者可能为食道癌,下者可能为胃底贲门癌。《格致余论·乳硬论》一书中说:“忧怒抑郁,朝夕积累,脾气消沮肝气横逆,遂成隐核,如大棋子,不痛不痒,数十年原方疮陷,名日乳岩,以其疮形嵌凹似岩穴也,不成治矣”。上述隐核可能为良性肿瘤,十数年后为疮陷,则属于恶变。

(七)明代时期(1368—1644年)

由于垣著《外科启玄》卷十四“凡三十七条”中有论癌发的记述:初起时不寒热疼痛,紫黑色不破,里面先自黄黑烂,二十岁以后不慎房事积热所生,四十发以上,血亏气衰,厚味过多所生,十全一二,皮黑着难治必死,比较详细地论述了肿瘤的病因、病机、变化过程。

(八)20世纪30年代

张锡纯著《医学衰中参西录》“十四治膈食方”中提出参赭培气汤治疗膈食证:“人之一身,自飞门以至魄门,一气之下,亦一气悬之”。故人之中气充盛,则甚贲门(胃之上口)宽展,自能受水谷,下通幽门(胃之下口)以及小肠,大肠出为二便病何由而作?若中气衰惫,不能撑悬于内,则贲门缩小,以及幽、小肠、大肠皆为之紧缩。观膈证之病剧者,大便如羊矢,固因液短,实亦肠细也。况中气不旺,胃气不能息息下降而冲气转因胃气下降,而乘虚上干,致痰涎亦随逆气上并,以雍塞贲门。夫此时贲门已缩藕孔,又焉能受饮食以下达乎?救活此证者,当以大补中气为中,方中之人参是也。以降逆安冲为佐,以清痰理气为使,方中之赭石、半夏、柿霜是也。又虚人参壮热,半夏性燥,故又加知母、天冬、当归、柿霜,以清热润燥,生津生血也。用苁蓉者,以其能补肾,即能剑冲,冲气不上冲,则胃气易于下降。且患此证者,多有便难之虞,苁蓉与当归、赭石并用,其润便通结之功,又甚效也。若服数剂无大效,当系贲门淤血,宜加三棱、桃仁各二钱。详细介绍食管癌或胃底贲门癌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并强调治疗的补中逐瘀法则,为今天防治肿瘤的扶正培本法提供了依据。

(九)新中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倡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肿瘤防治事业蓬勃发展,各国、各省、市、自治区相继建起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对肿瘤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临床研究工作,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中医肿瘤学内容,促进学科的发展,而且还扩大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是肿瘤防治工作进入到了一个临床与实践相结合、多层次多途径的病症相结合,系列固定方与证相结合的不断向前发展的新阶段。

西医在肿瘤研究上多着眼于消除局部病灶和消灭癌细胞,在手术及放化疗的同时,给机体造成相当的损伤,甚至有人瘤共之的结果。中医药在肿瘤防治方面有许多经验可借鉴,在大肠癌治疗的某些环节上更有其独到之处,尤其在防止、纠正、调整因化疗或手术造成的医源性病痛,提供放化疗或手术的治疗效果上,有理想的协同作用。但中医药在直接消除局部癌灶上尚无理想的方药,不如西医手段。因此,用中西医爱你高中疗法的深入探索,有机结合,已达到单纯中医或单纯西医防治所不能取得的效果,是近40多年我国的肿瘤防治特色,并引起国际医界的注目。

40余年来,我国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研究,是一个继承发扬祖国医学宝库和充分运用现代先进医学科学技术的过程,它萌芽于50年代,开展于60年代,进展于70年代,发展于60年代,进展于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从无到有,得到不断发展,1985年以来已成立了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及其下属各省、市的专业分会组织。召开过国内和国际的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研讨会10余次。在全国范围内已建立了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所或肿瘤研究中心。在中央一级的中国中医结合杂志和中医杂志等不断报道有关专业和科研成果论文,各地还创办了中医、西医结合的肿瘤专业刊物,不少学者撰写了中医、中西医的肿瘤专著。中国防止肿瘤正以其灿烂的民族特色受到世界医学界的广泛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