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小骨窗手术与传统术式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改良小骨窗手术与传统术式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的效果

印佳

印佳

(泰兴市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25400)

【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小骨窗手术与传统术式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的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患者70例,随机分成实验35例、对照组35例,实验组采取改良小骨窗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术式清除治疗,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患者的治疗中,可采取改良小骨窗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传统术式清除;改良小骨窗手术;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183-02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属于心血管类疾病[1],其中高血压脑出血常见发病部位为基底区,根据临床资料表明,有70%患者发病部位为基底区,高血压脑出血非手术病死率可高达40%~70%,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本病在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为传统术式清除,但本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为此我院在本次调查中采取了改良小骨窗手术,并对本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患者70例,随机分成实验35例、对照组35例,实验组包含了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为41~70岁,平均(55.5±2.3)岁,对照组包含了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为42~71岁,平均(56.5±2.3)岁,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传统术式清除治疗,治疗方式为,对患者进行术中全身麻醉、进行气管插管,根据CT所显示的血肿位置对患者进行U形切口制作,将患者8×8cm骨瓣进行去除,将硬膜进行切开并电凝、悬吊,穿刺皮层无血管区,对血肿进行定位并对颅内压进行降低,切开皮层对血肿腔进行分离,在直视下进行血肿、积血的清除,采取双极电凝对患者进行止血,经检查患者无出血情况进行关颅,取自体筋膜修或人工补片修补硬膜,实验组采取改良小骨窗手术进行治疗,手术方式为,对患者进行术中全身麻醉、进行气管插管,术中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偏向健侧,将患者头部外侧裂头皮上标出投影线,在患者额颞位置进行制作6~8/cm的ISl弧形切K口,将投影线作为中心点,作一骨瓣,其直径约为3.0/cm,随即将硬膜剪开,之后在将蛛网膜打开,释放脑脊液后,将外侧裂分离至岛叶后,在无血管的区域将皮层切开1cm~2cm,切至血肿腔,对血肿进行清除,清除顺序为先中心、后前后,采用小电流凝活动陛出血点,可以确定血肿清除后,并且没有出血点后将逐层缝合,对骨瓣进行固定。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1.3.2观察两组患者蒙特利尔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我院本次调查70例患者所涉及到的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应用[n(%)]描述,计量资料应用(x-±s)描述,组间经t和χ2检验,差异在P<0.05时,存在临床可比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蒙特利尔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蒙特利尔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高血压晚期表现为高血压脑出血,本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患者的血压长期处于升高状态,从而导致患者脑底小动脉壁呈玻璃样变或纤维样变,从而引起局灶性坏死、缺血、出血等症状[3],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如果患者过度疲劳、情绪激动或受到刺激等因素的影响,可引发脑血管破裂而形成的血肿,血肿会伴有周围脑组织坏死的现象,引发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对血肿进行及时有效的清除是治疗的关键因素,以往的传统术式清除治疗,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为此我院在本次调查中采取了改良小骨窗手术,本手术方式是在传统手术方式的基础进行改良而成的,具备传统手术的所有优点,不改良了传统手术的不足之处,在患者血中最浅的位置进行钻孔开骨窗,可有效的减少患者术中输血量;术中止血彻底,可有效的降低患者术中出血机率,并不需要再次进行修补颅骨手术,从而可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并且本手术具有操作简单、不限制患者年龄的优点,且治疗效果良好,在本次治疗中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患者的治疗中,可采取改良小骨窗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付增彬,李九增,靳洪波等.显微技术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5):1627-1629.

[2]李粉根,王宝华,杨少峰等.小骨窗结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7):62-63,67.

[3]ZhangXiaorong,WuShuping,FengZeetal.Earlysmallbonewindowcraniotomyforhypertensivebasalgangliahemorrhage:aclinicalanalysisof120cases[J].practicalhospitalclinicaljournal,2013,10(5):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