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心理干预护理在面神经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探析心理干预护理在面神经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卞艳红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通226001)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干预护理在面神经炎患者治疗方面的效果,分析心理干预的应用价值,以供参考。方法:以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6例面神经炎患者为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护理方式不同的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均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有一定程度下降,实验组下降幅度较大,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43%(治愈15例+有效12例)与对照组85.71%(治愈11例+有效13例)相比,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面神经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SAS和SDS评分,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面神经炎;心理干预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8-0182-02

面神经炎(Bell综合征)是一种神经性疾病[1],是由于面神经受到挤压等导致的面神经麻痹,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能自主控制面部动作和表情、口眼歪斜、漏水漏饭等,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由于疾病的特殊性,也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对于面神经炎的治疗的不断完善,有调查显示心理因素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都有一定的影响。为探究心理干预护理在面神经炎患者治疗方面的效果,分析心理干预的应用价值,现以58例面神经炎患者为对象进行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的56例面神经炎患者(单侧神经受损)为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随机分为护理方式不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6例。对照组28例:年龄17~58岁,平均年龄为(33.25±7.50)岁;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12例,高中9例,小学5例,文盲2例;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3例。实验组34例:年龄17~58岁,平均年龄为(33.25±7.50)岁;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13例,高中10例,小学4例,文盲1例;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2例。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均符合面神经炎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面部活动及表情不受控制、口眼歪斜等面神经炎症状;

(2)患者为自愿入组;

(3)入组前阅读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1)患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

(2)既往神经性疾病患者,除面神经炎症状外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

(3)沟通困难,具有感知障碍等。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及实验组均进行常规护理:

(1)病情护理:定期探视患者,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且做好记录,如有特殊情况发生及时通知主治医师进行治疗。

(2)面肌训练:给予面肌锻炼的相关指导,帮助患者进行面肌修复锻炼。

(3)健康教育:讲解面神经炎的康复机制等,加深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加快康复进程。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入院后向患者介绍相关医护人员,并且带领患者熟悉医院环境。护理人员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在交流过程中尽量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患者进行疏导,加强对其的关爱,多采用鼓励性语言增加其治疗信心。

1.4评价标准

记录治疗前后SAS及SDS评分,治疗结束后比较评分和治疗效果。

治愈:临床病症基本消失,可自主控制面部肌肉;

有效:临床病症有明显的减弱,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面部肌肉进行控制;

无效:临床病症无改变或加重,无法对面部肌肉进行控制。

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数据处理

以下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χ2检验比较。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具体数据详见表1。

经过治疗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有一定程度下降,对照组下降幅度较小,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多种原因造成面神经损伤最终导致面部肌肉不受控制的疾病称为面神经炎[2],目前临床上对此病病因解释并不是很明确,常常由中毒、感染、创伤、自身免疫等造成,各个年龄的人群都有患病可能,发病时间无一定规律,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此病一般症状表现为面部肌肉不受自主控制,患者会有漏饭、漏水等情况发生,甚至连最基本的微笑表情都无法完成,给患者生活造成很大困扰,同时由于此病临床表现比较特殊,患者同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临床上经常采用针灸等方式对此病进行治疗[3]。

近年来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也逐渐意识到“中心转换”,即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化到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有调查数据表明,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护理干预的优良起到很大的作用。对于面神经炎患者的护理[4],通过入院介绍,使患者了解医院环境和医护人员,使患者有“家”一般的感觉,为增加依从性和深入了解患者心理状况打下基础,同时经常与其进行沟通,及时给患者解答疑惑,能够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更容易取得患者的信任,经过一段时间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后,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及时做好疏导[5],缓解其精神压力,增加治疗信心和临床依从性。本报告以2014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结果显示,心理护理干预具有一定的优越性[6]。

综上所述:对于面神经炎患者的治疗,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SAS和SDS评分,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梅康,姜美驰,许建阳,等.面神经炎中医分型治疗效果观察[J].武警医学,2016,27(6):603-605.

[2]刘胜芳,张莉芳,袁坤,等.针刺联合药物治疗面神经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5):1640-1642.

[3]胡莲.针灸治疗不同严重程度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0):95-96.

[4]孙兴玉.面神经炎患者的心理干预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4):244-245.

[5]杨霞,郑娜.心理疏导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在面神经炎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26):87-88,89.

[6]徐红伟.面神经炎患者的心理干预护理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4):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