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王金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3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王金伟

王金伟

(绵竹市人民医院四川绵竹618200)

【摘要】目的:老年骨科患者应用全身与硬膜外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其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方法:选取70例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研究组给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术后认知功能。结果:研究组的苏醒时间、麻醉用药量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麻醉后6h、12h、24h、72h的MMS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各时间段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临床满意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结论:老年骨科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能够有效减轻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其满意度。

【关键词】认知功能;全身麻醉;骨科手术;硬膜外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5-0023-03

Effectsofgeneralanesthesiaandepiduralanesthesiaonpostoperativeshort-termcognitivefunctioninelderlypatientswithDepartmentoforthopedics

WangJinWei.

MianzhuMunicipalPeoplesHospital.MianzhuCity,SichuanProvince618200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twodifferentanesthesiamethodsonthepostoperativeshort-termcognitivefunctioninelderlyDepartmentoforthopedicspatients.MethodsMethods70casesofelderlyorthopaedicspatientsinourhospitalfromFebruary2015toOctober2016wereselected.Thecontrolgroupwasgivengeneralanesthesia.Thestudygroupwasgivenepiduralanesthesia.Thepostoperativecognitivefunctionofthetwogroupswascompared.ResultsTherecoverytimeandanestheticdosageofthestudygroupwer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oseofthecontrolgroup(P<0.05).TheMMSEscoresof6h,12h,24hand72hinthestudygroupweresignificantlydifferentcomparedwiththoseinthecontrolgroup(P<0.05).Theincidenceofcognitivedysfunctioninthestudygroupwaslow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P<0.05).Theclinicalsatisfactionrateofthestudygroupwas97.14%,which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TheelderlyDepartmentoforthopedicspatientswithepiduralanesthesia,caneffectivelyreducethecognitivefunctionofpatientswithdamage,improvethequalityoflifeofpatients,improvetheirsatisfaction.

【Keywords】Cognitivefunction;Generalanesthesia;Departmentoforthopedicssurgery;Epiduralanesthesia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简称为POCD,是临床常见手术麻醉后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患者在实施麻醉后的数天内记忆、意识以及认知等出现紊乱,多发于夜间,具有较强的可逆性和波动性,属于精神紊乱综合征的一种[1]。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会给患者术后康复以及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因此,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老年群体由于免疫力低下,机体器官功能衰退,实施麻醉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几率较高,因此,本文就老年骨科患者应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其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探讨,以提高临床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5年2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中选取7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无认知功能障碍,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并同意。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为例数均等的两组,研究组35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为63~79岁,平均(68.9±5.3)岁。对照组35例,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南路在62~78岁,平均年龄(69.1±5.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P>0.05,无显著差异,有临床比较价值。

1.2治疗方法

本研究的两组患者均给予骨科手术治疗,在麻醉前半小时均给患者肌肉注射0.5毫克的阿托品,然后在进入手术室后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常规开放上肢静脉通路,给患者静脉输注乳酸林格氏液10ml/min。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在麻醉诱导下首先给患者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4mg/kg,然后注射芬太尼5μg/kg和依托咪酯0.3mg/kg,最后再给患者静脉注射维库溴铵1~2毫克。完成上述给药,于3分钟后给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并接麻醉呼吸机给予患者机械通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研究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侧卧位,并于患者的L2-3间实施硬膜外穿刺,并给予置管,完成操作后给予3毫升2%的利多卡因,然后追加0.397%的罗哌卡因,每次追加2毫升,直到达到麻醉平面为止。手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如果患者的血压低于11.97/7.98kpa,则应适当加快静脉输液速度,必要时给予麻黄碱3mg/次,静脉注射[2]。若心率低于50次/min,还应给静脉注射0.5毫克的阿托品。手术完成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均给予静脉镇痛,缓解患者疼痛。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的麻醉药使用剂量,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语言恢复时间,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以及72小时的精神状态进行评分,主要包括记忆力3分、回忆能力3分、定向力10分、语言能力9分以及计算力和注意力5分,总分为30分。若患者的MMSE评分在23分以下,则可以评定为认知功能障碍,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术后6h、12h、24h、72h)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例数,并对其发生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x±s)和(%)分别代表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差异比较,用P<0.05表示组间差异明显。

2.结果

2.1两组麻醉用药量等指标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麻醉药用量以及术后苏醒时间等进行统计发现,研究组的麻醉用药量为(197.15±8.23)mL,对照组为(219.56±9.45)mL,研究组的用药量相对较少,t=10.58,P<0.05,组间差异明显。研究组的苏醒时间为(3.89±1.9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95±2.84)min,且研究组的语言恢复时间为(5.94±4.13)min,与对照组的(15.29±5.57)min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临床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35例患者中满意24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1例,研究组的总满意率为97.14%;对照组中基本满意和满意的例数分别为8例和18例,不满意9例,其满意率为74.29%,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满意率比较,χ2=7.47,P<0.05,两组差异显著。

3.讨论

3.1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病因及表现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患者的手术和麻醉方式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老年人手术后很容易出现术后精神障碍,通常将患者手术后出现的认知功能、人格以及社交等方面的功能改变称为术后认知障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神经错乱、记忆力衰退、人格改变等症状,会给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关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因以及发病机理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多数研究学者认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由于老年群体中枢神经系统退化,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所引发的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如高龄、心脑血管病变、精神因素、酗酒、手术以及麻醉等,都有可导致该类疾病。有研究报道,老年骨折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将近45%,通常发生于术后2-7天[3]。其主要原因在于老年患者自身机体组织衰退,抵抗能力较弱,而骨折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往往需要应用麻醉配合,增强患者的耐受度,但麻醉的使用同时也会对患者的神经组织造成不利影响,会加速患者神经细胞的死亡,若患者长时间使用麻醉药物,还会对患者的语言、听力以及视力恢复造成影响。因此,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因素进行探讨,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发病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3.2骨科手术不同麻醉方式的影响

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是老年骨科患者常用麻醉方式,一般来说,患者体内的麻醉药物代谢完成后,其大脑即可恢复到麻醉前状态。但诸多研究证实,麻醉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相关性,麻醉后患者的大脑血流减少,可能会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甚至造成永久性伤害,尤其是老年患者,自身脑部功能退化明显,在麻醉药物的作用下很容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有研究证实,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不同,硬膜外麻醉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路晓东等研究学者通过给予30例骨科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另外30例实施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组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全身麻醉组的20%,证实了硬膜外麻醉的影响较小[4-5]。

3.3研究结果分析

本研究中,研究组应用硬膜外麻醉,其麻醉药用量显著较少,且患者的苏醒时间和语言恢复时间比对照组短,两组麻醉后各时间段的MMSE评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均具有明显差异,说明与全身麻醉相比,患者应用硬膜外麻醉的影响更小,能够有效减少认知功能障碍发生,与上述研究相符,在临床有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在实施麻醉时,选择硬膜外麻醉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加速患者康复,提高临床疗效,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冯永明.分析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03(02):104-105.

[2]范成高,邓雅文.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J].医药前沿,2016,06(18):133-134.

[3]周启.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08(06):446.

[4]路晓东.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J].医药前沿,2016,06(31):132-133.

[5]Boscolo,A.,Starr,J.A.,Sanchez,V.etal.Theabolishmentofanesthesia-inducedcognitiveimpairmentbytimelyprotectionofmitochondriainthedevelopingratbrain:Theimportanceoffreeoxygenradicalsandmitochondrialintegrity[J].Neurobiologyofdisease,2012,45(03):1031-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