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性病变应用CT诊断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卵巢囊性病变应用CT诊断价值分析

陈远飞

湖南省桂东县人民医院湖南郴州423500

【摘要】目的分析卵巢囊性病变应用CT诊断的价值。方法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卵巢囊性病变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分为传统诊断组和新型诊断组,每组50例患者。传统诊断组采用超声诊断方法对卵巢囊性病变进行检查,新型诊断组采用CT检测对卵巢囊性病变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新型诊断组对卵巢囊性病变的确诊率要明显高于传统诊断组,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囊性病变采用CT诊断能够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及漏诊的现象,且CT图像清晰,能够作为临床诊断卵巢囊性病变的参考数据,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卵巢囊性病变;CT诊断;临床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valueofCTinthediagnosisofovariancysticlesionapplications.MethodstochoosebetweenJanuary2014andDecember2014inourhospitaltoseeadoctor,100casesofpatientswithovariancysticlesion,100subjectswerepidedintotraditionaldiagnosticgroupsandnewgroups,50casesineachgroup.Traditionaldiagnosticgroupsusingultrasonicdiagnosismethodtoexamineovariancysticlesion,anewdiagnosisbyCTdetectiontodiagnoseovariancysticlesion,comparingthediagnosiseffectoftwogroupsofpatients.Resultsnewdiagnosisofovariancysticlesiongroupdiagnosisrat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traditionaldiagnosisgroup,comparedbetweentwogroups,thedifferenc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ovariancysticlesionusingCTcanimproveclinicaldiagnosisaccuracy,reducemisdiagnosisandmisseddiagnosis,andCTimageisclear,canbeusedasareferencedataofclinicaldiagnosisofovariancysticlesion,worthyofclinicalpopularizationandapplication.

【keywords】ovariancysticlesion;CTdiagnosis;Clinicaleffect

卵巢囊性病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通常对卵巢囊性病变的检查采用超声诊断检查,而此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出现误诊及漏诊现象较多,容易造成治疗迟缓或者治疗不当出现的并发症现象[1]。本次就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卵巢囊性病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部分患者采用CT诊断,分析CT诊断卵巢囊性病变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卵巢囊性病变患者100例为对象展开分析,将100例患者分为新型诊断组和传统诊断组,每组50例患者。新型诊断组患者年龄均在26~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岁,囊腺瘤20例,囊肿18例,囊性畸胎瘤12例。传统诊断组中患者年龄均在25~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岁,囊腺瘤19例,囊肿17例,囊性畸胎瘤14例。两组患者在患病时间及患病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传统诊断组患者采用超声诊断方法进行诊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患者平卧,对患者进行腹部的超声检查,并了解患者盆腔的病症情况,并在进行检查前,嘱咐患者排空膀胱,对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对卵巢囊性病变的形态、位置及囊性病变的厚度等进行观察,从而确定囊性病变的类型。

新型诊断组采用CT诊断检查,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仪,型号为MX16,经过患者肘静脉,并将流率调节至3.0毫升每秒的状态。并对扫描时间进行延迟设置,获得门静脉、动脉横断面的图像,部分患者需要进行图像后处理。进行扫描时,患者仰卧,并调整呼吸训练,进行扫描时鼓励患者深吸气,再憋气直至完成扫描。扫描图像显示肿瘤位置、大小及形态,将患者肿瘤直径最短中心点设置为圆点,再将圆直径的一半为圆的半径,然后可通过圆点与圆上对称的4点测得相应的CT值。并将多次测得的CT值设为平均值。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在临床的应用效果,统计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及漏诊、误诊等现象。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2],各患者的诊断情况以(%)表示,行检验,两组之间进行比较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CT诊断出卵巢囊性病变患者有48例,诊断准确率为96.0%。超声诊断检查出卵巢囊性病变患者有36例,诊断准确率为72.0%。新型诊断组诊断准确率要明显高于传统诊断组,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下表所示:

3讨论

卵巢囊性病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且发病率较高,是女性特有的生殖系统疾病。卵巢囊性病变的发病原因有多种,包括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精神状态等因素都会对患者的病情发展造成一定影响[3]。卵巢囊性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特征有腹胀、腹痛、月经不调等症状,卵巢囊性病症若不及时控制任其发展,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而卵巢囊性病变包括多种,包括囊性瘤、囊肿及囊性畸胎瘤等。而此类病症在患病初期并无明显特征,采用超声诊断的准确度并不高,但是若不及时发现,则会延误患者病情。有相关的数据研究显示,采用CT检测诊断能够明显提高临床对卵巢囊性病变的诊断准确度,达到早发现、早预防及早治疗的效果。

在蔡新宇[4]的研究数据中显示,采用多层CT检测的诊断准确率要明显高于超声诊断,漏诊及误诊现象要少于超声诊断。可见,CT检测对卵巢囊性病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且CT检测明显优于超声诊断效果。卵巢囊性病变的CT检测影像学特点,单房性囊性肿块,里面则为均匀的水样密度,囊壁薄且均匀分布。此为浆液性的囊腺瘤。而粘液性囊腺瘤CT显示,以多房为主,且子囊较多,囊壁会出现钙化及囊壁的厚度不均匀的现象。两种疾病类型相似,因而在临床鉴别中的难度相对较大。囊性瘤的CT影像学体征主要为囊壁光滑、薄,内没有间隔,但是能够清晰见到相关的软组织成分。囊性畸胎瘤可见囊实性混杂密度肿块,且能够见到部分钙化状肿块。CT诊断影像技术能够对患者的整个卵巢进行扫描,从而能够根据患者的卵巢形态、特征及异常表现对发生囊肿位置再进行判断,从而不会对患者病灶遗漏的现象出现,增加了临床诊断准确度。

本次的研究数据显示,采用CT诊断检查的临床诊断准确度要明显高于超声诊断检测,且两者的数据差异明显。CT诊断能够对卵巢的位置、形态及大小等进行详细的观察诊断,并不会出现病灶遗漏误诊的现象,且CT诊断扫描速度快,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诊断检查,短时间内得出诊断结果,并且其图像的重建效果好,CT检测的高分辨率成像,能够更好的显示卵巢的详细结构,甚至对卵巢的血液运输情况与异常范围也能够进行详细的观察。详细的图像处理,能够更好的显示卵巢囊性病变的情况,对卵巢多个平面能够统一进行观察。因而CT检测能够为临床诊断卵巢囊性病变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综上所述,卵巢囊性病变采用CT诊断能够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及漏诊的现象,且CT图像清晰,能够作为临床诊断卵巢囊性病变的参考数据,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晨.卵巢囊性病变应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00):141-142.

[2]潘达孔.多层螺旋CT对良性卵巢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5):786-787.

[3]王静霞.多层螺旋CT在卵巢囊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6):3771-3772.

[4]蔡新宇,肖蕾,梁晓平.超声及多层螺旋CT鉴别女性盆腔囊性肿块病变的价值比较[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2):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