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异常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胎位异常的护理

盖永芹曹先玲

盖永芹曹先玲(黑龙江省孙吴县人民医院164200)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6-0349-02

【摘要】胎位异常是造成难产的常见原因。胎头异常居多,有持续性枕横(后)位、面先露等。胎产式异常有臀先露和肩先露。

【关键词】胎位异常护理

(一)持续性枕后位(枕先露)

胎头枕部直至分娩后期仍位于母体骨盆后方或侧方,致使分娩发生困难者,称持续性枕后(横)位。

[病因]

1.骨盆异常。

2.胎头俯屈不良。

3.子宫收缩乏力及头盆不称,影响胎头内旋转易造成持续性枕后(横)位。

[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胎头俯屈不良,胎儿枕骨直接压迫直肠,自觉肛门坠胀及便意感,产妇过早使用腹压,引起宫颈水肿,胎儿因受压造成宫内窘迫。

2.腹部检查在宫底部触及胎臀,胎背偏向母体后方或侧方。在对侧明显触及胎儿肢体。胎心在脐下一侧偏外方最响亮。

3.肛门检查或阴道检查盆腔后部空。阴道检查借助胎儿耳郭判定胎位。

[治疗]

1.明显头盆不称,行剖宫产术。

2.骨盆无异常,胎儿不大时,可以试产。试产应严密观察产程,注意胎头下降、宫口扩张程度、宫缩强弱及胎心有无改变。

3.加强全身支持疗法,补充水分及营养,并仔细观察胎心,先露仍高或出现胎儿窘迫现象,应考虑剖宫产。

4.产程延长,子宫乏力者,要防止产后出血及感染。手术助产或产道损伤者,及时检查及修补。新生儿应重点监护。

[护理]

1.第一产程

(1)潜伏期:鼓励产妇进食,保证休息,排空膀胱,指导产妇不要过早地屏气用力,防止宫颈水肿。

(2)活跃期:积极处理,如产程延长,及时行剖宫产术。

2.第二产程如产程进展缓慢,行阴道检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产钳、吸引器或剖宫产术。

3.第三产程及时使用宫缩剂,预防产后出血及感染;缝合产道裂伤。

(二)面先露

因胎头极度仰伸,使胎儿枕部与胎背接触。以颏骨为指示点,有颏左(右)前、颏左(右)横、颏左(右)后6种胎位。

[病因]

①骨盆狭窄。②头盆不称。③腹壁松弛。④脐带过短或脐带绕颈。⑤无脑畸形。

[诊断]

1.腹部检查胎体伸直,宫底位置较高。颏前位时,胎儿肢体容易在孕妇腹壁上扪清。

2.肛查及阴道检查触到高低不平、软硬不均的颜面,宫口开大时触及胎儿口、鼻、颧骨及眼眶,依据颏部所在位置确定胎弧?3.B型超声检查可明确胎先露并能探清胎位。

[治疗与护理]

1.颏前位时,产道、产力正常,经产妇可能经阴道助产。需等到颏部达骨盆底方可施阴道助产术。

2.头盆不称、初产妇、胎儿窘迫,特别颏后位应尽早行剖宫术。

3.加强产前检查。

4.胎盘娩出后即肌内注射宫缩剂,修补软产道。止血、抗感染治疗。

5.如择剖宫产术,应做好术前护理。

(三)臀先露(臀位)

臀先露是常见的异常胎位,占足月分娩总数的4%。围生儿死亡率增高,是枕先露的3~8倍。

[病因]

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子宫空间较大,羊水过多;②胎儿在宫内活动受到限制,双胎或羊水过少;③胎头衔接受阻。

[分类]

1.单臀位或腿直臀位以臀部为先露最多见。

2.混合臀位或完全臀位先露为胎儿臀部和双足较多见。

3.足位或不完全臀位先露为双足或单足。

[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先露胎臀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常导致宫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致使产程延长。

2.腹部检查子宫呈纵椭圆形,宫底部触到圆而硬,按压时有浮球感的胎头。耻骨联合上方触到不规则、软而宽的胎臀,胎心在脐上方听得最清楚。

3.肛查及阴道检查触及软而不规则的胎臀或触到胎足、胎膝。了解宫口扩张程度及有无脐带脱垂。胎膜已破时能直接触到胎臀、外生殖器及肛门,应注意与颜面相鉴别。

4.B型超声检查能准确探清臀先露类型以及胎儿大小,胎头姿势等。

[治疗]

1.妊娠期妊娠30周后仍为臀先露者,可选用膝胸卧位姿势,2/d,每次15min,连做1周后复查。用激光照射至阴穴或外倒转术等方法矫正。

2.分娩期根据产妇的年龄、胎次、骨盆大小、胎儿大小、是否存活、臀位种类,于临产初期决定分娩方式。

[护理]

1.妊娠期同治疗措施。

2.分娩期经阴道分娩或选择剖宫手术:

(1)第一产程,侧卧,不宜下床活动,少做肛门检查,禁灌肠。一旦胎膜破裂,即听胎心,抬高床尾,并做肛门检查,了解有无脐带脱垂和宫口开大程度,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和胎心。当阴道口看见胎足或胎臀时,消毒外阴,用手掌垫以无菌巾堵住阴道口,每隔10min听胎心1次,观察宫缩,防止胎儿窘迫和子宫破裂。

(2)第二产程,导尿,排空膀胱。初产妇做会阴侧切,行臀助产术或臀牵引术。经产妇产力、产道无异常,胎儿较小,可自然分娩。

(3)第三产程,胎盘娩出后即肌内注射宫缩剂,修补软产道。止血、抗感染治疗。

(4)选择剖富产术,应做好术前护理。

(四)肩先露(横位)

肩先露是对母儿最不利的胎位。除死胎及早产儿胎体可折叠娩出外,足月活胎不能经阴道娩出。

[病因]

由于骨盆狭窄、前置胎盘或胎儿活动范围过大等原因造成胎头衔接受阻。

[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胎先露部为胎肩时,易发生富缩乏力、胎膜早破。破膜后胎儿上肢或脐带容易脱出,导致胎儿窘迫甚至死亡。子宫呈横椭圆形,子宫底高度较妊娠周数低,耻骨联合上方空虚,在母体腹部一侧可触及胎头,胎心在脐周两旁最清楚。

2.腹部检查子宫呈横椭圆形,宫底高度低于妊娠周数。

[治疗]

1.妊娠期妊娠后期发现横位,可采用膝胸卧位,外倒转术等方法转成头先露,并包扎腹部以固定胎头。如转位不成功,提前住院待产,决定分娩方式。

2.分娩期根据产次、骨盆大小、胎儿大小、有无畸形、是否存活、宫缩强弱、宫颈口扩张程度、羊水多少、是否破膜、有无感染及先兆子宫破裂等情况,决定处理方法。

3.胎儿已死无先兆子宫破裂征象,在全麻下行断头术或碎胎术。

[护理]

1.妊娠期防止多产,加强产前检查,发现横位立即予以纠正,处理同臀位护理要点。

2.分娩期

(1)经产妇有难产史或其他产科指征、初产妇横位、胎儿存活考虑行剖宫产术,做好术前准备。

(2)经阴道分娩,行外倒转术,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恐惧心理。行内倒转术,做好术前、术中护理。产后即常规探查宫腔、软产道。如有血尿,留置尿管,防止生殖道瘘。防止出血及感染。

参考文献

[1]田希星,王豫.艾熏至阴穴配合膝胸卧位矫正胎位异常48例及护理体会.中国民康医学,2003年4期.

[2]杨孝梅,刘秀仙.中药转胎方治疗胎位异常120例观察.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5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