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石茂花何显琼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城东病区>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重症监护护理是一种区别于普通护理的一种模式,它更注重其中的细节。对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来说,他们的焦虑、抑郁情绪较为明显,容易丧失治疗的信心,处于悲观的状态,治疗依从性差,因此治疗的效果不明显。患者容易长期处在紧张和焦虑等不良的情绪当中,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会进一步导致他们出现内分泌紊乱,从而出现病情的加重。在使用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必须要强化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护理干预措施的采取,提升治疗的依从性,有效地化解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本文主要研究了护理干预对于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调节效果,为临床医学工作开展提供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护理干预;重症监护室;焦虑;抑郁;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7-0277-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文的研究当中,主要选择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某市三级甲等医院所收治的122名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把这些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都经过严格的医学诊断方式进行病情的确诊。参与本身研究的患者对此次研究都是知情的,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常规组患者有37名,他们的年龄在22~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43岁。在实验组当中一共有38名患者,他们的年龄在22岁到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1岁。患者的疾病类型主要有恶性种类、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心脏病等急重症疾病。这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存在着统计学上的意义,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于常规组的患者来说,主要进行常规的护理,具体内容有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并且开展口头宣教,遵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护理。对于实验组的患者来说,在开展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注重开展患者的心理护理。首先会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医护人员将和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联系,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尽量获得患者的理解,使得他们能够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在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医护人员要耐心的询问患者的疾病情况,同时尊重他们的隐私,加强对患者疾病知识的教育,有效地提高患者在治疗方面的信心。对于患者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将给予高度的重视,根据他们的不同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的疏导,鼓励他们在清醒的状态下收听一些娱乐性的节目或音乐等,适当地对患者进行疏导和劝慰,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此外,医护人员要和患者的家属进行更多的沟通,帮助患者获得他们家属的关爱和支持,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活氛围,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在生活护理方面要在患者的饮食上进行更多的关注,提醒他们多食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少进食腌制类的食物。由于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有很多处于昏迷的状态,因此护理的干预要注重扩展到患者的家属这个群体当中,发挥着这个群体的影响作用。

2.结果

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实验中患者的依从性显著比常规组要高。在常规做到患者当中,完全依从、基本依从和不依从的患者分别有20名、10名和7名,他们的依从率达到了81.08%。实验组的患者在这方面的数据分别是23名、15名和0名,依从性是100%,并且这两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对这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分比较可以发现,实验组的患者在护理之后的焦虑自评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在评分上是显著要比常规组要好的。在护理前的心理护理组SAS评分、SDS评分方面,这两个分值的平均分分别是62.51分和58.23分,而常规组则是62.45分和58.56分。在护理之后,实验组的平均分上升为40.12分和42.12分,而常规组则是45.45分和48.59分。

3.讨论

对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来说,他们一般都会伴随着恶性、急性疾病的变化,这些疾病的危重性是比较突出的,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身体、精神、经济方面的压力和痛苦,因此容易使得患者处在焦虑和抑郁的状态当中,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也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重症监护护理是一种区别于普通护理的一种模式,它更注重其中的细节,因此,可以更好地从全方面的角度使得患者得到良好的呵护,促进自己的康复。在重症监护护理中,心理护理是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在这方面护理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首先会开展心理方面的分析。在治疗的初期,家属和患者容易对一些治疗器械,例如:呼吸机出现排斥和抗拒的反应,从而在自己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之下,难以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护理工作。在使用呼吸机之后,重症监护室里面的陌生面孔和环境会使患者更加的紧张,容易产生孤独感,必须要自己忍受疾病和治疗所带来的痛苦。在长期使用呼吸机来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患者会对治疗失去信心,并且出现一定的抑郁心理,不利于治疗工作的开展。医护人员在开展心理护理的过程当中,首先开展的是支持性的心理治疗,在安慰和鼓励患者的同时,也为他们进行一些基础常识的教育工作,从而更好地获得患者心理方面的支持,能够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还可以通过音乐疗法来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的情绪,使得他们的全身肌肉得放松,也让大脑皮层的神经阻滞处在一个最佳的工作状态当中,让一些功能的紊乱系统达到稳定的状态,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帮助。

4.结语

在本文的研究当中,常规组主要进行常规护理的开展,而实验组会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开展心理方面的护理。根据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实验组的患者在治疗方面的依从性明显要比常规组的患者要高,并且在护理之后,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要显著高于常规组,由此可见,对于重症监护室患者来说,加强心理方面的护理,在临床上的焦虑、抑郁情绪调节效果是比较确切的,可以有效地使得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促进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菲菲.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医药卫生:引文版:2015:00137-00137.

[2]钟俊芳.系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