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价值评估吴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价值评估吴莺

吴莺

吴莺

湖南省醴陵市泰安医院手术室湖南醴陵412200

【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接收的76例手术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人文组和常规组,各组分别为38例。人文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人文组和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以及各组干预前、后舒适度和焦虑情绪的评分变化。结果:人文组的护理满意度36例(84.74%),常规组为29例(76.32%),人文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各组干预前的舒适度和焦虑情绪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人文组的舒适度和焦虑情绪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室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和护理满意程度。

【关键词】人文关怀;手术室患者;护理效果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文关怀干预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因此,做好手术室的护理指导和干预,更加利于改善患者焦虑和恐惧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的预后康复[1]。本组研究通过对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接收的38例手术室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护理效果十分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均为患者自愿参与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抽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接收的76例手术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人文组和常规组,各组分别为38例,本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同意。其中,人文组男性20例,女性18例,最大年龄为64岁,最小年龄为20岁,平均年龄(40.05±3.64)岁;常规组男性22例,女性16例,最大年龄为66岁,最小年龄为20岁,平均年龄(40.84±3.91)岁。各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护理方法

人文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①术前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在术前期间积极做好对于患者的探视工作,在实际探视的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热情的态度和温和的语言,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积极为患者讲解有关手术室期间需要关注的各种事项,进而提高患者对于手术知识的认知程度,对于出现焦虑情绪的患者而言,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和干预;②术中护理。在整个手术期间,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构建一个良好的手术环境,注意室内的光线条件,适当调节室内的温度。手术期间可以为心理焦虑的患者播放轻松的音乐,并准备好相关的手术器械,帮助患者形成舒适的手术体位,在此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增加抚触、眼神等非语言的沟通方式,积极安慰患者的不安心理情绪,进而提高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亲切感和信任感;③术后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探视患者家属或者朋友到院的探视次数,同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生活习惯适当布置患者的住院环境,积极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充分使得患者体会到来自身边人的关心和照顾,同时,告知患者有关该类疾病的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积极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困惑和情绪,全面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各项状态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指导,进而为其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以及手术体征的变化情况。术后,护理人员需要为其提供常规的护理流程和服务,一旦发生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提供处理和指导。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人文组和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以及各组干预前、后舒适度和焦虑情绪的评分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临床指标利用SPSS21.0软件包开展统计学的整理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护理满意度比对

人文组的护理满意度36例(84.74%),常规组为29例(76.32%),人文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各组干预前后的舒适度和焦虑情绪评分比对

各组干预前的舒适度和焦虑情绪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人文组的舒适度和焦虑情绪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近几年来,伴随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手术治疗的病症也逐渐增加,不管手术大小或者难以程度的不同,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通常在前期准备的过程中出现焦虑和恐慌等不良心理情绪[3]。因此,在手术期间通过对于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术后的身体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4]。手术室患者的患病类型十分繁多,具体包括:泌尿外科、妇科、普外科以及骨科等[5]。目前,我国临床通过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完善,结合患者的身体体征和临床症状,制定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等各个环节的护理方案,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心理情绪,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更加利于手术的顺利展开[6]。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文组的护理满意度36例(84.74%),常规组为29例(76.32%),人文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干预后人文组的舒适度和焦虑情绪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临床上通过加强人文关怀等一系列护理指导,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更加利于患者术后的身体康复。

结语:

概而言之,通过对手术室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利于满足患者所提出的护理需求。

参考文献:

[1]杨英,姚冲,余雷,等.微信公众平台在围手术期患者人文关怀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7,32(10):45-47.

[2]林红玉,古再丽努尔·阿布力孜,崔莉青,等.手术室人文关怀护理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7,39(22):3509-3511.

[3]李丽,贾风菊,王梅新.护理人员实施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的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0):2819-2824.

[4]许淑平,张余芳.循证医学模式对降低手术室感染率及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3):1873-1875.

[5]陈肖敏,杨喜群.依托省级医院帮扶促进县级医院手术室护理发展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8):1027-1030.

[6]罗贤慧.循证管理对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和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6):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