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1

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问题

陈明辉

乐至县精神卫生保健院四川乐至641500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其实,眼睛同样是反映出糖尿病之发展程度的“晴雨表”呢。!比如,糖尿病很容易导致微血管病变,而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病)又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当中最常见的一种。它常常成为导致患者失明的“凶手”,致盲率极高,难怪人人谈之色变!

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哪些特征?

(1)狡猾多端、不易察觉

糖网病常常具有极其狡猾的特点。其发生率随着患糖尿病时间增加而提高,且发展过程充满隐匿性。早期很少会有什么“存在感”。一旦患者自觉出明显的视力下降,往往视网膜病变已经发展到了晚期!此时病变已经是难以逆转。所以,糖友们请切记一个原则哟:想要避免糖尿病造成的严重后果,预防比什么都重要!

(2)发病率和致盲率高

据统计,大约有六成的糖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受损。这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25倍!这个数字不可谓不触目惊心。而这种失明不同于白内障所造成的失明,是一种不可逆的失明,往往意味着患者终身将“不见天日”!

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哪些症状?一旦出现糖网病该怎么办?

(1)糖网病的常见症状

1、出血癍

最在开始,在视网膜深处会有小点状或圆形的出血,进而延变为浅层条状或火焰状。随着病情越来越重,最终出血会蔓延到视网膜浅层大片内界膜下,或视网膜前。

2、视网膜静脉增粗等病变

这一阶段正是糖网病的最“典型”的阶段。它是从视网膜的静脉扩张开始,检查中会发现其颜色特别是颞侧静脉的颜色会出现暗红。一旦进入晚期,导致动脉遭到破坏,那么静脉的改变更加显著。如管径不匀,呈梭形、串珠状或球状扩张,纽袢状及局限性管径狭窄伴有白鞘甚至部分或全部闭塞。

3、视网膜及玻璃体出血

糖网病后期的显著“标志”,也意味着病情已经进展地更为严重。当新生血管单独或伴纤维组织增生时,常粘于玻璃体皮质层,如发生玻璃体后脱离,由于牵拉可使新生血管破裂出血。

(2)出现糖网病该怎么办?

一旦出现糖网病的症状,请不要惊慌,更不要轻信市面上那些宣传而盲目购买保健品,以至于延误病情!要知道,积极控制病情,积极配合治疗才是王道。

关于糖网病的治疗,临床上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1.保守治疗

即采用药物来控制血糖、控制病情。如二羟基苯磺酸钙类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抗凝药物及促纤溶药物等。如药物不能降低血糖,则需注射胰岛素。

2、手术治疗

一旦出现玻璃体出血的症状,则应通过手术将玻璃体摘除,来调整屈光间质,吸出碎片以消除纤维组织赖以生长的支架,松解对视网膜的牵拉,恢复正常的视网膜解剖关系,保持眼球完整。然后进行激光光凝或冷凝等治疗。

3.如何才能有效预防糖网病?

(1)注意饮食

选用低热量、低脂肪、富含食物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等。而消瘦病人由于碳水化合物限量,热能来源不足,可相应提高脂肪摄入量。

(2)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由于糖网病的隐匿性,不易早期察觉,所以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是至关重要的。早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做到了这“四早”,可以有效地减少糖网病的致盲率。通常来讲每年都要至少进行一次的散瞳检查,必要时还要联合拍摄眼底的照片以及眼底的OCT扫描。尤其对于已经出现糖网病症状的患者来说,更是要一年进行两到四次的散瞳检查。

(3)控制“三高”

糖尿病人通常具有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的特征,而这“三高”若不加控制,会反过来“火上浇油”,造成病情的加重而导致糖网病的产生。所以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控制“三高”是至关重要的!必要时还要选用改善羟苯磺酸钙等改善微循环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