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

高丹丹赵秀

(江苏省泗洪县分金亭医院肿瘤科江苏宿迁223900)

【摘要】目的:观察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护理的效果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肿瘤科收治的68例晚期癌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9月—2016年12月,采用奇偶数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对两组晚期癌症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及临终关怀护理,观察两组晚期癌症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疼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抑郁发生率。结果:两组晚期癌症患者护理后的各项观察指标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临床关怀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能充分显示临床关怀的力量及效果,在患者生命最后的阶段让患者享受最好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晚期癌症;临终关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4-0214-02

临终关怀的护理在临床中并不属于一种治愈及治疗方法,而是在患者生命临终前的一段时间内对患者实施减轻晚期癌症带来的痛苦、缓解患者癌症的相关症状及延缓癌症恶化发展的程度为主要护理目的的一种医疗手段[1]。晚期癌症患者实施临终关怀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方式及护理效果,我院肿瘤科针对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实施了不同护理方式的对比观察。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肿瘤科收治的68例晚期癌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9月—2016年12月,采用奇偶数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34例晚期癌症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1:13例,年龄分布在28~86岁之间,均值为(51.43±3.29)岁,其中,直肠癌患者5例、肝癌患者5例、肺癌患者7例、胃癌患者8例,乳腺癌患者3例,宫颈癌患者2例,胰腺癌患者4例;实验组34例晚期癌症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9:15例,年龄分布在28~85岁之间,均值为(51.40±3.25)岁,其中,直肠癌患者3例、肝癌患者4例、肺癌患者5例、胃癌患者9例,乳腺癌患者5例,宫颈癌患者3例,胰腺癌患者5例。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精神障碍、认知障碍、沟通障碍的患者及不同意进行此次观察的患者[2]。

1.2方法

对照组晚期癌症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生活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病房护理等;实验组晚期癌症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终关怀护理,主要护理措施为:

(1)评估患者心理及躯体功能:针对患者没一个时期内进行躯体及心理功能的评估,记录患者身体功能的衰竭程度及实际状态,针对患者的阶段性病情及身体素质进行针对性治疗措施及护理措施的调整,使得患者产生被重视及被关怀的感受;

(2)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患者由于疾病、害怕面对死亡及疼痛、害怕离开亲人等均会出现程度不一的负面情绪及精神压力,负面的精神压力及情绪会为患者的病情加重,不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肿瘤科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家属多陪伴、鼓励患者,护理人员也应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语言上的沟通及肢体上的抚慰等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根据患者接受教育的程度等让患者通俗易懂的接受人生命的过程,让患者以正确的态度面对死亡,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让患者存活的时间里能够开心度过;

(3)疼痛护理:患者由于晚期癌症带来的痛苦、化疗等治疗方式带来的痛苦等会导致严重的、难以耐受的疼痛,护理人员应采用音乐转移法、视觉转移法、精神转移法等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若患者疼痛难以耐受应用镇痛泵进行缓解;

(4)维护患者尊严,保证患者隐私:护理人员切勿对患者的隐私及信息进行泄漏或将其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或肆意谈论,护理人员应最大程度的减缓患者心理上及生理上的痛苦及压力,让患者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维持患者的尊严;

(5)家庭关怀护理:患者在面临亲人即将死亡及沉重的医疗负担时患者家属会出现不亚于患者的痛苦及压力,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家属实施心理疏导,鼓励及引导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在患者生命的最后阶段给予患者心理慰藉及爱护。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晚期癌症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疼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抑郁发生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进行评分,总分21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采用VAS评分量表对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总分1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严重;护理满意度=(完全满意+满意)/例数×100.00%;生存质量评分量表包括对患者积极感受、消极感受、精力及疲倦、疼痛与不适、睡眠与休息等指标进行总评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越高[3]。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对两组晚期癌症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若P<0.05代表两组晚期癌症患者之间对比的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2.1睡眠质量评分、疼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

两组晚期癌症患者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评分、疼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等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所示。

注:两组晚期癌症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及抑郁发生率相比较(P<0.05)。

3.讨论

晚期癌症患者由于病痛、治疗、心理创伤及精神压力等均会产生程度不一的心理压力及负面情绪,有效的、关怀式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医院针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临终关怀的护理不仅增加了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及信任感,节约了一定的卫生资源[4],还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彰显了肿瘤科实施人文关怀的人道主义精神及护理理念。临终关怀的护理主要是指针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心理、精神及身体上的护理,为患者提供最舒适的生存、治疗环境,引导患者以平静的心理面对疾病,积极向上的面对生活[5]。

综上所述,针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临终关怀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护患关系,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延缓患者的疾病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璐,王丽媛.系统论在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与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7):539-540.

[2]叶莲侠.住院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需求调查及护理对策[J].安徽医学,2012,33(4):501-502.

[3]王玉兰.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0,8(13):1182-1183.

[4]王倩.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与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6):715-716.

[5]孙宝利.晚期癌症患者11例的临终关怀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32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