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策略梅桂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提高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策略梅桂林

梅桂林

(杭州裕正电子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121)

摘要:自动化控制设备作为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客观条件,是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更深入推广和应用的一个关键因素。从目前状况来看,我国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成为衡量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改善社会发展水平的必然趋势。但客观来讲,就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方面而言,还是存在不小问题的,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自动化发展进程的滞后,影响到其使用的性能、质量、效率和安全性。

关键词: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

引言

电气拥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并且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有了持续性的发展。并且由于电气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是现阶段电气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了相关理论的限制,致使电气的发展处于一个发展的瓶颈期,并且还出现了诸多问题影响了电气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推动电气的进一步发展,研究者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为了解决相关的问题,需要从根源上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只有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可靠性的提升。

1可靠性的作用

在传统的电气控制设备中,许多设备运行都需要进行人工操作,以致电气控制设备的运行效率很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且在人力资源方面也存在着较高的耗费。但是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应用使得各种设备的运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避免了人为因素的不利影响,也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得到有效减少,进一步减少了人力成本。一般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应用方向就是利用自动化技术和相关控制技术对各种设备进行联接改造,以此实现电气设备的自动化运行,使电气设备的应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在这种情况下,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就成为我国电气工程的重要发展方向,但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些薄弱之处,很难确保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稳定运行[1]。因此,为确保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稳定运行和长远发展,必须保证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使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能够处于一个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同时,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能够有效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概率,使整个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得有序运转,既能保证我国人民的用电安全,也能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2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2.1自然环境影响因素

自动化设备的运行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雨雪天气情况下,由于湿气、水汽过重,水汽通过空气传播很可能进入到电气自动化设备之中,由于电气自动化设备大多数为金属材质,因此容易被腐蚀老化,这会降低设备使用寿命。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还包括沙尘、雾霾等等,这种自然情况下,空气中有较多的颗粒污染物,通过空气移动传播进入电气自动化设备中时,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影响较大,容易造成短路、阻塞等情况,影响电子自动化设备的正常运行。自然环境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影响普遍存在。

2.2人为影响因素

人为影响因素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影响更为严重,需要电气工程师以及相关企业单位予以足够的重视。首先,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输过程就需要首先注意,运输途中的颠簸振动都可能造成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内部变化。例如,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相关离心加速力等相关压力在一段时间的颠簸振动状态下容易出现偏差,甚至失灵。长此以往,甚至造成设备部分控件的变形,严重的可能造成断裂发生。一旦设备内部发生细微变化,第一时间很难对设备进行维修和处理,这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有很大影响,其可靠性则更加难以保证。此外,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过程中,如果技术操作人员操作不当也会造成其故障或不稳定情况发生。电气自动化专业是技术含量较高、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其设备更是有科技技术含量的专业精密化的设备,因此操作人员如果专业能力达不到或者素质水平不高,对设备操控不当,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害。电气自动化设备是一个整体,一旦其中某个控件发生故障,都可能导致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不可靠或者瘫痪发生。在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还需要专业工作人员进行设备故障排查,这时故障维修处理工作将耽误更多的时间,甚至造成其他方面影响。

3提高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策略

3.1设计阶段确保设计的可靠性

提高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首先,需要提高设计的可靠性,从设计阶段确保设计的可靠性。(1)对控制设备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全面的分析产品的设计参数。(2)保障产品性能和使用条件。(3)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从产品的结构形式、类型需求、产品的大小、生产规模、生产批量等各个方面进行考量,设计过程中要加以分析和考虑,运用价值工程观念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在保障设备设计可靠性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品,提高设备整体的可靠性。其次,合理的选用零部件。零部件、元器件的选择都关系的设备的质量和使用形成,在选择过程中,需要慎重,要确保零部件的精度和使用性能,同时还要定期对零部件进行检修,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硬件质量,为设备可靠性运行垫底基础。最后,元器件的选择。元器件的选择要结合工作环境、技术条件、技术性能、元器件质量要求等方面来考量,选择最优的、最标准的元器件,并且要及时的对元器件进行更新、更换,避免由于客观因素造成的元器件损坏引起的质量安全问题。从细节上把握好质量,为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提供保障。

3.2提高操作设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人为因素对自动化设备也存在较大影响,电气自动化设备属于高精密仪器,其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操作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操作电气自动化设备,不会对这些高精密仪器造成损坏。基于此,操作人员在正式入职前必须安排其进行一定时间的培训,确保其能够胜任自身岗位,能够熟练掌握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才能安排其进入实施实际操作。此外,企业还应定期对专业知识欠缺的职工进行教育,帮助其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降低对电子自动化设备的破坏,提高电子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

3.3加强设备检测工作的开展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设备的日常检测工作,设备出现故障时要及时对设备进行内部环境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处理,保证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正常运行。此外,企业质量检查人员要定期的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和日常维护,通过专项检测、交互检测等多种方式的检测以排除设备的可能出现的故障和隐患,以此来提升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结束语

自动化控制系统是集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于一体的系统,应用于各个行业发展中,更大程度上提高行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作为一门应用广泛的综合性科学技术,以满足机器设备在无人或者少人的情况下能够按照预先设计的程序和计划进行自动生产、操作、监控,不仅提提升了生产效率,而且也进一步的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改善了人力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实现社会智能化、现代化、自动化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李冰.化工行业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分析研究[J].广州化工,2016,44(08):166-167+226.

[2]张文英.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0):29-30.

[3]吴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探究[J].科技视界,2015(06):80-81.

[4]张英.煤炭企业中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分析[J].煤炭技术,2013,32(07):43-44.

[5]徐云炯.试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