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140例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优质护理在140例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林伟玲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361022)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仅接受我院针对脑血栓患者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措施。两组患者均在我院治疗2个月,治疗结束后,向患者发放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就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92.2±6.8)显著高于对照组(84.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栓患者的病情较急,在脑血栓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实施优质护理措施,保证疗效的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我院护理水平提升。

关键词:优质护理;脑血栓;满意度;并发症

脑血栓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病情比较危及。脑血栓是指脑动脉主干或皮质动脉粥样硬化后导致的血管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形成血栓,最终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而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脑血栓的治疗时间较长,长时间的治疗导致患者耐受性较差,心理状态不稳定,因此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脑血栓疗效,提高依从性的关键[1]。选取2016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实验室检查,神经影像学及经颅多普勒检查确诊。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男36例,女34例,年龄55~68岁,平均年龄(61.5±4.5)岁;观察组男32例,女38例,年龄52~67岁,平均年龄(62.5±6.5)岁。排除严重肝肾功能疾病患者,本次研究所纳入患者均由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我院针对脑血栓患者的常规护理措施,当患者入院后向患者说明入院治疗的意义,做好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指导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嘱患者及其家属,注重异常情况,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和并发症护理等措施[2]。心理护理:当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保持细心和耐心介绍医院设施,帮助患者解答问题。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评估,一旦发现存在焦躁不安、焦虑抑郁的患者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对病房的巡视,定时对患者的静脉压、体温进行测量,针对症状较重的患者要遵循医嘱给药,每隔15~30min巡视一次,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或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医师并进行处理[3]。用药指导:脑血栓的治疗一般包括抗凝、溶栓及扩张血管等治疗,医护人员在用药或治疗前应向患者解释治疗的目的、机制和注意事项,嘱患者定时定量正确用药。在进行溶栓治疗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意识和生命体征情况,如果发现患者出现黑便、牙龈或皮下出血等情况,要立即停止治疗治疗,报告医师后采取合理的措施处理[4]。饮食指导:针对可以进食的患者介意给予丰富的蛋白质食物为主,如鱼类、豆类和豆制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减少脂肪的摄入,控制盐、胆固醇的摄入。并发症护理:为防止护理过程中差错事故的发生,每次护理后应用消毒剂洗手或消毒,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情况。加强早晚的监护,保持病房内的干净整洁,重视整体护理服务意识,不定期进行审查和监督,以保证护理安全。针对有痰液的患者可采用常规方法帮助患者咳痰或机械吸痰,针对留置尿管的患者应每日进行膀胱冲洗,定期进行按摩,嘱患者定期翻身,以免压疮的发生[5]。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在我院治疗2个月,治疗结束后,向患者发放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就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满意度评价由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护理人员操作素质、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等内容。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越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92.2±6.8)显著高于对照组(84.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引起脑血栓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等血液疾病、脑血管痉挛等不明原因的脑梗死症状均会引发脑血栓。脑血栓患者常常表现为突然性的偏侧上下肢麻木无力、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情况,大部分患者还常常合并存在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和因长期卧床导致的压疮等疾病。针对脑血栓的治疗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受到心理压力和自身身体状况的影响,长期的治疗导致患者耐受性差,依从性低,这也是影响原发病治疗的关键。

优质护理服务是以病人为中心,通过强化基础护理,落实护理职责,进一步深化护理专业内含,从而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关键。自我院实施针对脑血栓患者的优质护理措施以来,通过心理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和并发症护理等措施,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缓解临床症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92.2±6.8)显著高于对照组(84.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显然说明,脑血栓患者的病情较急,在脑血栓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实施优质护理措施,保证疗效的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我院护理水平提升。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心理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中的运用有较为显著的效果,不仅可以帮助患者舒缓不良的心理情绪,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增进护患间的关系,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祁凤英.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6):304.

[2]王敏.观察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5):286-287.

[3]江志琴.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急性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24):3786-3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