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EPR核电堆型洞口封堵成本控制策略尹碧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3

浅谈EPR核电堆型洞口封堵成本控制策略尹碧香

尹碧香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核电事业部台山分公司

摘要:EPR核电堆型洞口封堵材料成本的发生涉及洞口封堵的整个施工周期,从施工准备开始,经施工过程至竣工移交后的保质期结束。本文首先对EPR核电堆型洞口封堵材料的成本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施工前期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并经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目标效益

1引言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核电,核电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获利空间也越来越小,为使企业今后的发展立足不败之地,根据相应现场状况,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成本控制管理也正在引起各方的重视。笔者参与了EPR核电堆型洞口封堵从前期施工准备到竣工移交的全过程管理,现将本人从中积累的一些有关成本控制与管理的经验与技巧,与同行进行探讨。

2工程概况

EPR核电项目采用世界先进的三代压水堆技术,国内为首堆,参考核电有FA3和OL3。EPR核电的设计源于法国,在嵌缝、封堵工作方面体现尤为突出,对需封堵的各洞口技术要求种类多、要求高且均参考欧洲标准。所有用于现场的封堵材料均需进行一序列的试验测试及认证方可用于现场,目前无法国产化。它的洞口封堵突出特征为:洞口数量大、材料种类多、材料量大、均国外采购且没有参考堆型。

3工程施工前期成本管理存的问题

EPR核电各类型封堵材料总量约200t,涉及的材料款约1000万欧元,涉及金额较大,对企业项目部的资金链产生较大影响,对施工前期梳理的问题如下:

(1)业主执行单发放的不可控。现场所有洞口均需等管道安装完成后业主发出执行单方可施工。

(2)进口材料采购周期不可控。所有材料均为进口材料,材料采购周期长,各类型封堵材料采购易失控。

(3)作业面的不确定性导致部分材料过期或缺乏频繁。因业主执行单发放不可控,造成作业面不确定,导致出现个别类型材料过期现场无法消耗或材料采购量少无法满足现场施工等状况。

(4)施工队材料领用、施工、退料等管理工作失控。施工队材料领用、施工、退料等无专人系统管理,材料采购总量、消耗量及库存数据无法匹配,材料损耗率大,各类型粉封堵材料的实际消耗量大于材料的理论消耗量。

以上状况均导致洞口封堵材料成本增加,工程项目处于亏损状态。如何使封堵材料的备料能满足现场施工进度的要求,减少材料过期或采购太多造成浪费的风险,降低个类型封堵材料损耗,使封堵材料的领用及施工得于有效的控制及管理,不发生材料施工过程中过度浪费的状况,从而使施工项目扭亏为盈,甚至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人深思。

4要因分析

(1)材料采购失控。由于封堵工作施工初期没有详细的施工计划、进口材料采购周期长、材料保质期短、各类型封堵材料理论需用总量和材料损耗不明确、洞口封堵原则未固定等因素的存在,导致部分材料不足无法满足现场施工或部分需求量少的材料采购过量的情况,此现象对项目部封堵工作成本控制影响很大。

(2)施工队材料领用、施工、退料及回收材料二次利用等管理工作失控。

核岛队对于封堵材料的领用、退料及施工等没有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材料的领用、退料未填写领料、退料单及形成相关台账。

(3)材料损耗较大。通过对前期现场各类型封堵材料实际消耗量、实际封堵体积、理论封堵体积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材料的损耗很大。其偏损率大的主要原因如下:

1)实际的封堵厚度大于签证单上的厚度:当洞口非满堵时,洞口均需用矿棉进行背衬充当模板,但是矿棉为弹性可压缩的材料,当封堵材料在进行施工时受到封堵挤压的影响使实际的封堵厚度远大于签量的厚度,此现象在935C和935BC材料施工时表现的尤为明显,通过935C材料的试验得出实际封堵厚度最少多出30mm,由此可造成我司材料多消耗至少20%;

2)实际的封堵面积大于签证单上的理论面积:签证的面积=洞口理论面积-贯穿件面积或缩孔后洞口理论面积-贯穿件面积,但是由于施工误差、洞口缩孔后模板破坏性拆除、钢套管的签量尺寸(例如:DN150的钢套管,外径为168.3mm,厚度为3.2mm,理论内径为161.9mm,而实际签量尺寸为150mm)等原因,材料封堵的实际尺寸往往大于理论尺寸,此偏差越大,洞口尺寸越大,导致我司施工时材料的损耗越大;

3)材料的施工密度对材料消耗的影响;例如:935BC材料在厂家技术文件中给出材料的密度在2.3~3.0之间均为正常,935BC材料在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及发泡空间自由的状况下,材料密度接近下限,但是材料在现场施工时,材料的发泡空间受限,没办法自由发泡,导致材料受到挤压造成现场施工的935BC材料密度达3.0,导致935BC材料现场实际消耗远大于理论消耗量;现场大部分洞口模板支设后进行洞口封堵,但封堵材料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施工后的密度大于厂家给出的平均密度,即每千克封堵材料实际封堵的体积小于厂家给出的平均封堵体积;

4)由于封堵施工涉及的材料种类繁多且均为新型材料,工人前期均未接触过,缺乏施工经验,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把控不到位;

5)未进行二次利用;

5制定成本控制策略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从人、料、机、法、环等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整改,采取有效的措施,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策略,争取将损耗值降低到合理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人员上进行成本控制

对现场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封堵材料施工作业,培养施工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对各施工班组组织技能竞赛;

技术人员在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各种封堵材料的技术安全交底;各种封堵材料必须现场配备的专项施工班组,每个施工班组配备专人负责专项施工工艺(如模板工、搅拌工、灌注工等),争取做到每种材料、每个工序均由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以达到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功效、降低施工损耗的目的;设置封堵材料施工流程控制表,按表进行签点;

(2)在材料上进行成本控制

1)在材料采购上进行成本控制

材料采购不再只是采购部门的事情,各个部门需要紧密配合协作,才能有效控制成本。首先技术部门要精确计算各类型封堵材料理论需用总量;其次施工队要每月上报施工记录,包括材料消耗量、实际封堵体积、后续3个月的封堵计划,器材部也需每月上报每批封堵材料采购进展、库存量、材料有效期预警、封堵材料延期等;最后技术部每月根据各部门上报数据得出各材料损耗率、后续实际需材料量、提出采购计划,形成封堵月报;

2)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

对施工流程编制相应的管理程序,规范材料进出库管理,材料的领用、退料需及时填写领料单并形成台账,对协作单位使用材料的管理设置相应的奖惩制度;

3)材料偏损率大的整改措施

a、施工过程中可以避免的损失。

对于施工过程中人为因素可以避免的损失,材料施工前需对其保质期、包装,开盖后的状态进行检查,产品合格后方可使用;若产品存在凝固,A、B组份重量相差太大等状况需对材料进行封存,拍照、记录材料批次然后将资料发厂家,要求厂家确认材料报废并补发材料。使用前需对材料进行称重,检查是否符合包装标识的净重;每批材料施工前应进行取样,贴好标识,应记录材料名称、批次、取样日期等信息;双组份材料的A、B组份比例为1:1;各类型封堵材料固定搅拌桶,严禁使用新桶搅拌;现场配备刮板,桶壁内材料全部刮除干净、不得残余,及时回收利用;对发泡后突出洞口表面的成品材料进行回收,并及时进行二次利用,每天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回收未使用完成的封堵材料,清洗气泵,擦拭器具、回收垃圾等。

b、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失。

对于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失,采取组织业主现场见证的方式,将成本风险转嫁给建设方,如实际的封堵厚度大于理论施工厚度的问题,实际的封堵面积大于理论面积的问题,材料的施工密度对材料消耗量影响等问题,将洞口封堵材料增加消耗量通过变更的形式计入合同总价;

(3)在施工机具上进行成本控制

75ND、935C和935BC材料施工可行气泵注胶,气泵施工在换封堵材料时、每天施工完成后均需清洗气泵;每次气泵使用前需润泵;气泵压力

值不得小于6bar;不同材料的搅拌选用不同转速的搅拌器;

(4)在施工方法上进行成本控制

为减少施工损耗,同一类型的封堵材料尽量做到批量施工;易于浇筑的洞口应尽量采用人工注胶的方法进行封堵施工,减少润泵、洗泵造成的损耗;施工935C、935BC发泡材料时使用气泵注胶,先用封堵材料打一层底,然后塞入成品材料,使回收的发泡的材料得到有效的利用;发泡材料施工时,尽量降低注胶速度,使注入洞口的发泡材料具有充足的反应时间,让材料充分发泡;大洞口封堵时采用左右交替的方式进行注胶;封堵材料宜注胶至洞口的2/3,待其自由发泡完成后,再进行剩余部位的补注;每次完工时,若已开通的剩余材料不多可考虑将其打成成品。在下一次施工的第一的时间进行利用;

(5)在施工环境上进行成本控制

EPR核电封堵材料主要为化工品,施工环境温度、湿度,基面条件等因素对材料的反应效果均有很大影响,935BC材料表现尤为明显,现场上半年以阴雨天气为主,核岛内部空气湿度大,环境温度低时,材料搅拌反应效果差,部分材料不凝固、不发泡,现场需通过延长搅拌时间,控制材料搅拌后温度等办法使材料混合后发生反应,防止材料报废的现象发生。

6取得的经济效益

同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采取各种策略,EPR核电封堵材料的成本得到很好的控制,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通过业主现场见证,转嫁成本风险的效益如下:

1.935BC

前期:每立方分米洞口消耗2.875kg的935C;

后期:每立方分米洞口消耗3.8948kg的935C;

2.935C

前期:每立方分米洞口消耗0.573kg的935C;

后期:每立方分米洞口消耗1.0978kg的935C;

3.ELASTO-BC

前期:每立方分米洞口消耗2.875kg的935C;

后期:每立方分米洞口消耗3.9217kg的935C;

(2))经过改进措施、过程控制、各方努力,为公司挽回的损失:

1)935BC

935BC材料4月底综合损耗率为10.74%,10月底综合损耗率降至7.08%;935BC材料总消耗量约为51594kg。

理论需用量为=51594kg/(1+7.08%)=48183kg

若按10.74%得损耗率消耗量为=48183kg*(1+10.74%)=53357kg

降低材料消耗量=53357kg-51594kg=1763kg

2)935C

935C材料4月底综合损耗率为50%,10月底综合损耗率降至22.51%;935C材料总消耗量约为9875kg。

理论需用量为=9875kg/(1+22.51%)=8061kg

若按50%得损耗率消耗量为=8061kg*(1+50%)=12091kg

降低材料消耗量=12091kg-9875kg=2216kg

3)ELASTO-BC

ELASTO-BC材料4月底综合损耗率为13.54%,10月底综合损耗率降至9.72%;935C材料总消耗量约为97169kg。

理论需用量为=97169kg/(1+9.72%)=88561kg

若按13.54%得损耗率消耗量为=88561kg*(1+13.54%)=100552kg

降低材料消耗量=100552kg-97169kg=3383kg

7结束语

成本控制是一个复杂、完整的过程,它包括了合同、分包、预算,也函盖了质量、工期、资源和安全的管理等方面。在每方面的管理过程中,成本都制约、影响、推动或者迟滞着各项专业活动。虽然EPR核电堆型洞口封堵成本控制只是一个的分项工程,但是由于洞口种类多、材料量大、均国外采购且没有参考堆型,其成本管理与控制在整个项目上亦举足轻重。抛砖引玉,只要全员控制与全过程控制相结合,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不断创新,核电项目成本控制是完全能够做到尽善尽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