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基础治疗在侵袭性牙周炎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牙周基础治疗在侵袭性牙周炎中的应用

张雪

伊春市第一医院153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在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AgP患者8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牙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临床附着丧失(CAL)、菌斑指数(PLI)以及牙齿松动度(TM)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所有患者的PD、CAL、BI以及PL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所有患者的牙齿松动程度显著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AgP患者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值得进行临床的广泛推广。

【关键词】: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应用效果

侵袭性牙周炎(AgP)是口腔科的常见疾病,该病不同于慢性牙周炎,它的致病菌比较特殊,部分患者呈现吞噬细胞的功能异常和家族倾向性。AgP在年轻健康人群中比较多见,病情发展迅速,牙周组织损伤严重,患者就诊时已经有牙齿松动、移位、脱落等症状,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牙周基础治疗是治疗AgP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超声波或者机械法清除菌斑牙石,抑制或者清除感染的微生物。本文采用牙周基础治疗了86例AgP,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AgP患者8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9.6±12.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牙周病学协会制订的国际分类标准中的AgP诊断标准,无明显的咬合关系异常,剩余牙≥24颗,均1个月内未服用过抗生素,6个月内未接受过牙周相关治疗。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给予牙周基础治疗,主要包括:①机械性牙周治疗:首诊时检查所有受试者的牙周情况,对患者的牙周实际状况进行评价,并分次、分象限分别给予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使用龈下刮治器刮除牙周袋内根面上的牙石、菌斑)、根面平整术及牙周手术等综合治疗,彻底清除感染。治疗结束后用弯探针仔细检查根面,以确保光滑。②积极控制急性期炎症:所有患者在洁治术后均给予系统化用药方案(如阿莫西林、甲硝唑、羟氨苄青霉素胶囊等),同时局部采用过氧化氢(浓度3%)冲洗,并将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涂抹于牙周袋内。③固定松动牙齿:采用舌侧夹板固定的调方法,前3个月每月复查1次,以后每3个月定期复查1次,并详细检查和记录矫治效果和牙周情况。治疗6个月后再次拍摄全口根尖X线片进行观察。④开展健康教育:采用知识竞赛、发放小册子、举行科普讲座等形式向患者传授AgP的相关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预防等疾病常识,并强调患者需定期复诊,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口腔卫生指导(如Bass法刷牙、牙线或牙间隙刷等),嘱咐患者做好自我口腔维护,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保持牙周组织的健康环境,提高宿主的防御能力。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患牙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临床附着丧失(CAL)、菌斑指数(PLI)以及牙齿松动度(TM)情况。

1.4TM分级标准Ⅰ度松动:牙齿左右摇动或前后摇动的幅度在≤1mm;Ⅱ度松动:牙齿左右摇动+前后摇动的幅度≤1mm;Ⅲ度松动:牙齿左右摇动+前后摇动+上下摇动幅度≤1mm。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如表1所示,治疗后6个月,所有患者的PD、CAL、BI以及PL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AgP容易造成牙齿松动和脱落,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AgP患者普遍存在免疫功能低下,中性粒细胞降低,呈现家族聚集性[2]。AgP的病情进展比较迅速,预后不良,容易引起牙齿丧失。治疗AgP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清除和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生长,以营造健康的牙周环境。牙周病变在口腔科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处于首要位置,而且只有牙周炎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后才能开始下一个阶段的临床治疗。牙周基础治疗是牙周系统治疗的第一步,其目的在于及时有效地控制炎症,消除致病因素,是牙周相关疾病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牙周基础治疗措施中,联合采用超声波洁牙机和手用器械进行龈下刮治术和根面平整术,能够有效的去除龈下菌斑、牙石和病变牙骨质,并使根面光滑,防止菌斑再附着,可以有效的改善探诊出血、牙周袋深度和CAL等各项牙周指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6个月,所有患者的PD、CAL、BI以及PL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所有患者的牙齿松动程度显著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牙周基础治疗AgP患者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值得进行临床的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博,赵溪达,张建全,等.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0,28(6):611-614.

[2]王璐.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3,25(11):1636-1637.

[3]王迪,曾莉,王丽泉.牙周基础治疗在侵袭性牙周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