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治疗与牙周维护联合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基础治疗与牙周维护联合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分析

徐自祥

(陆良县人民医院云南陆良655600)

【摘要】目的:分析基础治疗与牙周维护联合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联合牙周维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BI)及牙龈附着水平(AL)。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LI、PD、BI≥2位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础治疗与牙周维护联合可有效改善慢性牙周炎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关键词】基础治疗;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

【中图分类号】R7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3-0120-02

慢性牙周炎是由于牙菌斑微生物引发牙周组织出现炎症性病变的传染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牙周袋形成,牙龈附着水平下降或丧失,以致牙齿松动、脱落。相关研究指出[1],慢性牙周炎是中老年患者牙齿松动和脱落的重要原因之一。牙周基础治疗是慢性牙周炎常用治疗方法,可降低牙周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牙周炎炎症。为更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本研究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实施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现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男30例,女31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5.27±5.56)岁;对照组男33例,女28例,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46.54±5.18)岁。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牙周炎诊断标准;②均伴有牙龈出血、牙龈附着减退或丧失、晚期牙龈松动或移位。排除标准:①合并糖尿病;②合并甲亢、心血管等系统性疾病;③有吸烟、正畸治疗史;④妊娠期妇女。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包括口腔卫生指导、全口牙龈分次刮治、根面平整。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牙周维护治疗,定期指导患者口腔卫生,并于基础治疗6个月及12个月时分别进行一次性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向患者反复讲解口腔保健知识,指导患者戒烟戒酒,协助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期检查患者牙周疾病康复情况,清除患者牙菌斑与牙结石。指导两组患者12个月后来医院进行复诊。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BI)≥2位点及牙龈附着水平(AL)。

PLI采用Turesky改良法进行评定,0分:近龈缘区无菌斑;1分:近龈缘区牙面菌斑较薄,探针尖侧面可刮出菌斑;2分: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宽度<1mm;3分:牙龈部菌斑覆盖面积>1mm2;4分:菌斑覆盖面积在牙面1/3与2/3之间;5分:菌斑覆盖面积>牙面面积2/3。

PD:使用标准手用探针,以最接近的1㎜为测量结果,判断标准:>6㎜:深牙周袋;3~6㎜:中牙周袋;<3㎜:浅牙周袋。以牙周袋测量手用探诊测量BI,记录BI≥2位点比例,并探测AL。

1.4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处理,PLI、PD、BI≥2位点及AL等计量资料均使用(x-±s)描述,应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PLI、PD、BI≥2位点及AL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LI、PD、BI≥2位点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AL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牙周炎是一种感染性牙科疾病,临床治疗以牙周基础治疗为主,但由于患者控制菌斑意识淡薄,随着时间延长,牙周破坏可能会加重,甚至导致疾病复发。临床研究表明[2],龈下菌斑微生物是诱发牙龈炎的主要因素,单纯龈上洁治术仅能去除龈上牙石与菌斑,不能有效去除牙周袋内感染物质,因此临床效果不佳。

有研究指出[3],基础治疗配合牙周维护治疗可提高慢性牙周炎治疗效果。龈上洁治与龈下刮治是牙周炎常用维护治疗手段,治疗时超声头喷水产生的空穴作用及声学微流,可有效清除根面残留沉积物与菌斑,并将根面牙骨质侵蚀层溶解,进而去除根面细菌和毒素,对龈下微生物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同时,可清洁牙根表面牙石并将位于牙周袋内根面上的牙石、病变牙骨质及袋内壁肉芽组织刮除,消除牙体与牙周组织间的炎性因素,恢复牙根表面生物相容性,形成新的牙周附着,从而有效控制炎性发展。且超声治疗操作简单、快捷,疼痛轻微,易于被患者接受[4]。对患者进行牙龈炎相关知识宣教,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治疗依从性,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有助于促进牙龈健康,减少诱发牙龈炎高危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PLI、PD、BI≥2位点及AL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可有效提高慢性牙周炎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对慢性牙周炎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可减缓牙槽骨吸收速度,维护牙周组织稳定,减少牙周出血,促进患者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表1两组患者PLI、PD、BI及AL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初诊相比,#P<0.05。

【参考文献】

[1]王金海,杜原宏,魏振辉.研究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J].当代医学,2016,22(33):80-81.

[2]张玉杰,张勇,翟秀英,等.基础治疗慢性牙周炎对龈沟液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0(4):55-57.

[3]窦润菊.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16,43(8):17-18.

[4]李颖,孙江.牙周基础治疗和维护治疗对老年人重度慢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5,7(26):106-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