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加强员工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浅议加强员工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许铮榕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物资公司200235)

摘要:现阶段,我们国家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关键时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十分关键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平稳、有效发展,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软实力。因此,加强企业员工的精神文明建设显得十分重要。文章针对加强企业员工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企业内部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论述。

关键词:企业员工;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关系

现代社会,企业的发展,绝大部分取决于企业员工的素质,开展企业员工的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员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主要是对员工进行思想建设,进而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个人综合素质,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企业员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其能够对人的行为形成一定的导向作用。在企业的生产发展的过程中,对员工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能够给员工思想和行为造成一项重大的合力,进而帮助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现阶段,部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企业员工精神文明建设不够完善,员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等内容的认知认可度有待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展之后,在紧密联系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上发挥积极作用,牢固树立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进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加强企业员工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对企业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促进员工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长期坚持,只有经常性的坚持,才能够收到应有的效果。通过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两会”精神,进行形势任务宣讲,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与四德教育等主题活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参与企业生产发展工作的热情,让员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企业发展建设中。

另外,开展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是提高领导者和员工的思想认识。一些企业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有时领导者和员工未必能在第一时间注意到这些问题,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企业认识不够到位,没有把握其中的关键因素。一个企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认识、定位的把控、作用的发挥对企业发展具有明显作用,所以要把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的高度,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时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二)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是企业发展和成功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教会员工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员工只有将企业当作自己的大家庭,才能够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主动开展各项工作,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想要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关心爱护员工

作为全体员工的大家庭,企业想要让员工积极主动奉献自己,就需要让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相关领导应该主动掌握每个员工的基本情况和家庭状况,在合情合理的基础上,尽所能为员工谋取福利。在节假日期间,给予员工更多的慰问,始终将员工当作家人一样关心和爱护。这样员工就能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将自己的全部热血奉献在企业的建设发展过程中。

2、完善奖励制度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完善企业的奖励制度,将员工的绩效与奖金挂钩,能够有效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企业领导应该更多得给予员工鼓励,这样才能够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企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相反,如果企业不能完善奖励制度,那么优秀员工就不能享受应有的福利待遇,这样就削弱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长此以往,员工就会变得懒惰、散漫,无视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导致服务质量下降,限制了企业的生产发展。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应该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为一些对企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员工,提供丰厚的奖金报酬;为有能力的技术人员,搭建技术平台,畅通职业生涯道路,促进其发展。这样就能够在员工之间传播企业发展的正能量,进而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加强企业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一支专业的、职业技能成熟的员工队伍。想要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就需要加强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这个过程中,应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开展丰富多样的培训。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能够丰富员工的专业知识,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使员工能够变得更加专业,技能更加成熟,进而更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加强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主要措施:

1、走出去、请进来

所谓的“走出去”,就是派企业的技术人员,深入到一些技能熟练、完善的企业进行学习,学习其他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将一些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应用到自己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的过程中;“请进来”,指的则是,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请一些专业的人员来给予相印的技术指导,请一些有资质的技术人员进行讲座,并对企业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

2、员工一对一带教

企业员工,可以采用师父带领徒弟的形式,对技术人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保障技术人员能够学习到先进的技术水平,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一些技术经验丰富的员工,还应该进行现场教学,保证能够将最先进的经验传授给他人。

3、职业技能测评

员工的职业技能的提高,需要理论联系实践,这就需要企业内部定期开展部门之间的技能竞赛,并定期进行技能考试,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督促员工将理论与实践之间相互结合,提高员工的岗位技能水平,使员工的岗位技能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员工的精神面貌对企业的形象影响巨大。因此,改善企业员工精神面貌,促进企业发展,需要开展一系列的文体活动,加强对企业员工的精神文明建设。这样就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让员工能够充分地参与到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在丰富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提供娱乐休闲空间

员工在工作之余,需要进行必要的文体活动,这样才能够提高员工的凝聚力,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活动场地,为员工提供一个舒适的休闲空间,企业员工在休闲的过程中,能够放松心情,并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了解,这样也就能够使员工更加地信任企业,将企业作为自己的家,积极奉献。

2、丰富员工业余生活

企业内部可以针对员工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举办一些小型的业余文化活动,让员工能够充分参与其中,并进行比赛,使员工能够从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加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营造了轻松愉悦的企业文化环境,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

3、展现企业风采

企业相关领导人应该结合本身的特色,举办一些企业风采相关的文化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员工参与的积极性,还能够让员工更加了解企业,并能够做到以该企业员工为荣,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让员工将企业的特色和优势体现出来,也就提高了企业的社会知名度,使更多的人了解该企业,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五)开展社会志愿服务

企业开展志愿服务是一种主动的、无偿的对社会支持,既传承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既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人文底蕴,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大力发展志愿服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同时,积极开展社会志愿服务,这样能够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进而有效开展员工的精神文明建设。

结语:

综上,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对企业员工开展必要的精神文明建设,能够加强员工之间的团结协作,这样就能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也为企业的今后发展明确了一个方向,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效促进了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的发展,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加强对企业员工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冠男.当代中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的哲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