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研究

张水琴

杭州运河集团文化旅游有限公司310015

摘要: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在工程项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各环节都贯穿,施工企业、投资主体、建设单位造价管理部门对建设工程造价是否合理都非常关注。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中,主要包含决策阶段、施工中及施工后几个大的环节进行控制。本文主要针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成本控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为了能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进行加强,非常必要。本文主要针对投资决策阶段、工程设计阶段、招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及维护阶段的成本控制进行分析,对各阶段成本控制的要点进行探讨,为投资效益的实现奠定理论基础。

1、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概述

所谓工程造价,即项目从内容确定一直到合格交付后花费的全部费用。成本管理是有计划的对项目进展过程中的费用支出进行分析与控制,以降低工程费用的管理工作。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针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造价管理。企业要想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就必须加强全生命周期造价成本控制,使之最小化。由于该项管理工作并非短时间或单一事项的管理,而是贯穿在整个工程过程中,且管理的对象非常多,难度非常大。对于企业或个人而言,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对经济效益的实现非常重要。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

2、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成本控制与管理

2.1投资决策阶段

一般而言,工程造价敲定的85%是在项目的决策与设计阶段,后期成本控制只占15%。可见,决策阶段是控制造价费用的关键时期。为了实现全生命周期造价成本控制的效果,对决策与设计阶段的成本造价控制必须要加强。首先,对运营维护阶段费用的产生加以重视。运营维护阶段的造价费用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全生命周期的费用受该阶段费用影响较大。所以,在决策设计阶段,要加强对运营维护阶段造价的计算。其次,重视环境成本的影响。环境成本就是工程开展对环境产生的因香港。而环境成本目前还没有定量指标衡量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但在一段时期内,环境成本的降低能够为工程提供持续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所以在决策阶段,必须要将环境因素考虑在内。第三,重视社会成本的影响。社会成本是指工程从决策到施工再到报废对社会产生的影响。项目对社会制度来带的不稳定因素及影响是社会成本的主要表现。为保证工程按质按量完成,在决策阶段,要对项目先进性社会调查,对社会对该项目的接受程度进行判断,特别是项目造成居民搬迁对居民情绪的影响等不稳定因素要尤为注意,在这些方面都应该作为决策阶段的考虑内容。

2.2工程设计阶段

相比于整个工程而言,虽然设计中费用相对较低,仅1%-2%左右,但对于整个工程造价而言,该阶段却是控制的关键阶段,在设计中,诸多细节的设计对建筑费用的产生都有直接的影响,对施工工期、投入的人力物力等都有直接影响,所以设计阶段非常关键。有效、的设计能够降低工程造价。该阶段作为工程项目初步阶段,对整体项目的影响占70%-95%,一旦设计内容通过,其中所产生的所有费用基本就确定,基本无法变动。所以,设计中,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等因素,多因素相互结合,设计出成本费用低、技术含量高的作品,才能对项目成本实现有效控制。首先,设计方案招标及方案优选。进行设计招标后,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选择,设计单位也能够对自己的方案进行优化设计,确保项目适用性、合理性的基础上使工程造价降低,也对投资可有效控制,降低设计周期及设计费用,通过方案比选,最终确定经济适用、结构合理、技术先进、造型美观的方案。其次,推行限额设计。按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投资进行估算,然后按照估算结构要求设计单位进行限额设计,在设计中,要求设计人员加强造价控制意识,按照限定投资额设计出满足项目功能需求的作品,将工程造价确保控制在限定额度内。

2.3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阶段主要包含材料采购与施工两个大的方面。通过招投标,建设单位对材料供应商及施工单位的能力进行考核与对比,以此来对项目的质量、投资、进度等进行控制。建设单位在招投标中控制成本的措施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首先,对控制价进行合理的编制,所谓控制价,就是拟建项目的最高加,在编制时,要与市场相结合,确保编制质量,如果有必要,可委托专业造价咨询单位来进行编制;其次,发包方式的确定。建设单位不管选择何种发包方式,都必须要将竞争机制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对承包企业更为科学的进行选择;最后,招标文件的严格制定。在以后签订合同时,招标文件是重要的依据,因此,在制定招标文件时,必须要将经济责任明确出来,招标文件的透明程度对各方成本控制有指导与约束作用,可有效降低索赔争议的发生。

2.4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主要是人力、物力及财力消耗的主要阶段,也是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首先,分包单位的选择。分包单位不管是由总承包单位选择,还是建设单位选择,都要建立在项目的规模与性质基础上,根据施工现场经济技术条件,对分包单位合理选择,降低额外支出的发生率。其次,工程变更与经济签证的控制。从本质上来看,工程变更管理就是索赔管理。包含业主方的反索赔与承包方的索赔。项目进展中,因施工条件及不可预测性因素的影响,索赔时有发生,如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影响,部门项目索赔费用达到合同约定费用的10%-15%,有时可能更多,所以在工程造价控制中,对索赔的控制与预防非常重要,也对参建各方利益处理有直接影响,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合同依据,对责任归属清楚划分,将索赔费用合理控制。第三,完善施工技术,降低成本。施工组织计划与施工方案应合理编制。施工中,新技术的引进,可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新材料的应用也对施工质量的提升有重要作用,环保效益能够更好的实现,综合成本可实现有效控制。

2.5竣工阶段

成本控制中,竣工结算是最后环节,该阶段对项目的实际成本可反映出来,也能够对参建各方在成本控制方面的成效反映出来,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在成本控制中,竣工结算造价控制是重点。首先,工程造价人员素质控制。工程造价人员在进行竣工结算编制与审核中,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掌握,对施工合同、图纸及相关资料要熟知;造价人员必须到施工现场,对现场情况实际了解后,才能进行费用计算。其次,工程资料管理。工程的实际情况很大程度上从工程资料中可反映出来,所以,工程资料要确保真实可靠与完整。签证单与联系单要字句严谨,防止存在歧义,导致支付双方出现分歧。

3、结语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在整个项目实施全过程中都有贯穿。项目参建各方,要树立起造价控制的意识,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利用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对项目成本有效进行控制,协调好质量、安全、进度、造价等方面的关系,使项目最终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彦彬.浅析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成本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2,24(08):103.

[2]符孔诱.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各阶段控制[J].山西建筑,2011,26(16):240-242.

[3]杨朝晖,赵宗厂.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意识探究[J].会计之友,2011,30(06):31-32.

[4]项小芳.工程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工程造价控制[J].四川水泥,2015,09(11):244+185.

[5]曹建华.浅议建设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J].科技风,2010,18(15):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