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乳房按摩对产后乳房胀痛及泌乳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早期乳房按摩对产后乳房胀痛及泌乳的护理体会

潘文娟

广西忻城县人民医院5462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产妇实施早期乳房按摩对产后乳房胀痛以及泌乳的护理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产妇早期乳房按摩护理措施,对比两组产妇泌乳情况以及乳房胀痛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平均泌乳时间以及血清泌乳素等指标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明显差距,P<0.05。观察组产妇乳房疼痛程度、母乳喂养率和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差距,P<0.05。结论对分娩后的产妇实施早期乳房按摩护理措施,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有利于促进产妇泌乳量,缓解产妇乳房胀痛感,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关键词:早期乳房按摩;产后乳房胀痛;泌乳;护理体会

母乳作为新生儿最佳食品,而且母乳喂养婴儿是最原始同样也是最科学的喂养方式,能够提供婴儿的正常成长和发育需求,但是由于分娩形式、产妇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应用,导致母乳喂养的近况并不理想,其中最为常见的母乳喂养现状为产妇泌乳时间增长、泌乳量不足,乳房胀痛等,导致母乳喂养率直线下降,因此采用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高母乳喂养率已经成为产科研究的重点问题。相关研究资料指出,医护人员应该在产妇分娩以后采取的护理措施提高产妇泌乳量,避免出现乳房胀痛等症状。产后早期乳房按摩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可以保证产妇采用母乳喂养方式,促进婴幼儿的成长和发育,有利于产妇子宫修复[1]。本次研究针对早期乳房按摩对产后乳房胀痛及泌乳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具体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本院进行分娩的12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娩时间为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平均年龄为(26.11±0.89)岁,平均孕周为(38.72±1.36)周,新生儿出生后的平均体质量为(3.24±1.33)kg;观察组产妇平均年龄为(25.96±2.14)岁,平均孕周为(38.69±1.11)周,新生儿出生后的平均体质量为(3.27±1.39)kg,产妇以及婴幼儿一般资料组间对比没有明显差距,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健康宣教、营养指导、乳房护理等,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乳房护理操作,保证产妇在护理过程中的环境适宜以及隐私。乳房按摩护理:产妇在护理过程中采用仰卧体位,护理人员使用温毛巾将乳房热敷5分钟左右,护理人员在双手上涂抹精油,一只手横向按摩乳房,另一只手从产妇乳房边缘向中心按摩,从而进一步促进乳腺管通畅。乳头护理:护理人员一只手托住乳房底部,另一只手需要抓住乳头向中心部位按压,采用从下到上的方式进行轻拉按摩,按摩5-6次左右,进行反复按摩,每次按摩20分钟左右,每隔6小时按摩1次,在护理操作过程中观察产妇的表情[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对产妇的按摩过程中,掌握产妇的心理状态,消除产妇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加强对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教育,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的自信心。护理人员在分娩后的30分钟后让产妇接触婴儿,在两天内喂奶次数越多,乳房充盈比较快,如果产妇泌乳量比较多,可以使用吸奶器吸净,避免出现排泄不畅堵塞乳腺管造成包块以及胀痛等相关症状出现。营养干预:产妇产后需要使用一些营养丰富以及水分充足的食物,护理人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产妇营养供给,同时禁止食用一些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产妇分娩后处于卫生、干净的治疗环境,指导产妇和婴儿同步睡觉[3]。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后的乳房胀痛情况,采用医院制定的调查统计评分表对产妇乳房胀痛情况进行对比评价,总分值为5分,分值越高表示产妇胀痛程度越严重[4]。监测产妇分娩后乳汁分泌时间、血清泌乳分泌素等指标。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后的母乳喂养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24.0软件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胀痛评分、泌乳时间、血清泌乳素等指标)用±s表示,展开t检验;计数资料(母乳喂养情况)以n/%表示,展开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产妇分娩后的乳房胀痛评分

观察组产妇分娩后乳房胀痛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且观察组产妇血清泌乳素和平均泌乳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2.1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对比

产妇母乳喂养情况: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率79.03%和对照组59.67%相比较具有明显优势,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2。

3.讨论

母乳是新生儿进行早期营养供给的天然来源,对新生儿的成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导致新生儿无法获得足够的母乳,因此会影响新生儿体质质量,临床上将产妇分娩后的2h成为观察时期,因为产妇身体经过巨大的变化,心理状态也收到影响,心理状态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实施早期护理措施有利于促进产妇泌乳以及泌乳量,这样才有利于母乳喂养顺利进行[5]。

本文研究数据表示,观察组产妇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泌乳量以及血清泌乳素等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率和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明显优势,P<0.05。研究数据充分证实,针对分娩后的产妇实施早期乳房按摩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帮助产妇缓解压力,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原因如下:①对产妇实施乳房按摩护理有利于帮助产妇排出乳汁,保证产妇分娩周的乳腺管畅通,对防止产妇乳房胀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按摩的刺激作用,可促进产妇机体中产生内源性泌乳素,进一步促进产妇乳汁分泌[6]。②相关研究资料表示,对产妇实施乳房按摩护理,通过对产妇乳房周边以及乳头按摩护理,对产妇大脑的室上核以及室旁核产生了兴奋作用,有利于产生反射性作用,垂体释放内源性催乳素,有利于进一步作用于靶器官,促进产妇早期泌乳。③乳房按摩护理措施有利于保持产妇乳腺管处于畅通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泌乳量的增加,在护理过程中容易促使产妇产生舒适感[7]。④其次,针对产妇实施早期乳房护理措施,对改善产妇乳房的血液循环以及促进泌乳素的分泌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乳腺管收缩,对乳汁顺利进入输乳管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早期乳房按摩措施缩短了产妇泌乳时间,增加了泌乳量。⑤早期乳房按摩干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产妇乳汁淤积,减少乳房的胀痛感,进一步提高了产妇泌乳成功率,因此证实,对产妇实施早期乳房按摩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效果。⑥早期乳房按摩方式有利于避免母婴出现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仅可以减轻产妇的乳房胀痛感,有利于促进产妇产后快速恢复,保证新生儿快速发育[8]。

综上所述,对产妇实施早期乳房按摩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保证产妇乳腺管处于畅通状态,缓解产妇乳房胀痛程度,有利于推动产妇产后泌乳,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会娜.中医产后乳房按摩催乳效果评价[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20):144-146.

[2]黄锦葵.探讨早期乳房按摩护理在产后泌乳及乳房胀痛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0):286.

[3]刘小芳,周朝霞,王艳,卢叶琳.乳房按摩在产后母乳喂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8,16(22):2740-2742.

[4]万鑫.产后乳房按摩对促进产妇泌乳的护理疗效[J].智慧健康,2018,4(23):96-97+99.

[5]杨桂平.加强产后早期护理对避免乳房胀痛和促进泌乳的疗效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6):273.

[6]江秀英.产后不同时间乳房穴位按摩对产妇泌乳、乳房胀痛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甘肃医药,2018,37(07):624-626.

[7]梅雪.探讨早期实施乳房按摩护理对产妇泌乳和乳房胀痛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8,37(20):142-144.

[8]李春莉.乳房按摩及按摩时间对产妇泌乳及乳房胀痛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8,31(10):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