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张玉琴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第二门诊部理疗室(省四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8例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28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非常满意18例,基本满意8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92.9%。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病情动态变化,调整护理计划、改进方法,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对症护理;药物护理

腔隙性脑梗死病人可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因其他病而行脑cT检查发现此病,有的已属于陈旧性病灶。这种情况以老年人多见,病人常伴有高血压病、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腔隙性脑梗死可以反复发作,有的病人最终发展为有症状的脑梗死,有的病人病情稳定,多年不变。故对老年人“无症状性脑卒中”应引起重视,在预防上持积极态度[1]。本病预后良好,死亡率及致残率较低,但易复发。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8例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8例,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75±2.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1小时,最长18小时,平均4.5±1.5小时。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和头颅CT或MRI确诊。病史:高血压18例,糖尿病2例,冠心病1例,吸烟史6例。纯运动性9例,运动感觉性17例,共济失调性轻偏瘫1例,纯感觉性1例。血脂异常12例,血粘度高10例。均经CT检查阳性19例,MRI检查9例均为阳性。

1.2护理措施

1.2.1一般护理轻症病人注意生活起居有规律,坚持适当运动,劳逸结合;晚期出现智能障碍时,要引导病人在室内或固定场所进行活动,外出时一定要有人陪伴,防止受伤和走失。

1.2.2饮食护理予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低脂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烟酒。

1.2.3症状护理

对有肢体功能障碍和感觉障碍的病人,应鼓励和指导病人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尽量坚持生活自理,并注意用温水擦洗患侧皮肤,促进感觉功能恢复。对有延髓性麻痹进食困难的病人,应给予制作精细的糊状食物,进食时取坐位或半坐位,进食速度不宜过快,应给病人充分的进餐时间,避免进食时看电视或与病人谈笑,以免分散病人注意力,引起窒息。对有精神症状的病人,床应加护栏,必要时加约束带固定四肢,以防坠床、伤人或自伤。对有智能障碍的病人,外出时需有人陪护,并在其衣服口袋中放置填写病人姓名、联系电话等个人简单资料的卡片,以防走失[2]。对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病人,应加强生活护理,协助其沐浴、进食、修饰等,保持皮肤和外阴清洁,对有延髓性麻痹致进食呛咳的病人,如果体温增高,应注意是否有吸入性肺炎发生;同时还应注意观察病人是否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现象,防止发生尿路感染。

1.2.4用药护理告知药物的作用与用法,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对有痴呆记忆力减退或精神症状的病人应注意督促按时服药并看到服下,同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静脉注射尼莫同等扩血管药物时,尽量使用微量输液泵缓慢注射(8~10mL/h),并注意观察病人有无面色潮红、头昏、血压下降等不适,如有异常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3]。服用安理申的病人应注意观察有无肝、肾功能受损的表现,定时检查肝、肾功能。

1.2.5心理护理关心体贴病人,鼓励病人保持情绪稳定和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躁、忧郁等不良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1.3观察评价指标观察患者住院期间,采用满意度问卷调查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进行分析。

2结果

28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非常满意18例,基本满意8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92.9%。

3讨论

腔隙性脑梗死是指发生在大脑半球深部白质及脑干的缺血性微梗死,因脑组织缺血、坏死、液化并由吞噬细胞移走而形成腔隙。多见于40~6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病因。本病预后良好,死亡率及致残率较低,但易复发[4]。主要是预防疾病的复发。如急性期使用血管扩张药,以改善脑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血压高的病人,应选择药物有效控制高血压;另外,应用脑细胞代谢剂、神经营养药、抑制血小板聚集剂、钙离子拮抗剂等也可减少复发;控制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可干预因素可降低复发率。

疾病知识指导脑梗死病人康复时间比较长,病人出院后要教会病人及家属必要的护理方法。教会病人药物的名称、用法、疗效及副作用。介绍脑梗死的症状及体征。并与病人及其家属共同制定包括饮食、锻炼在内的康复计划,告知其危险因素。出院后避免进食过多动物油、黄油、奶油、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饮食,多吃豆制品、鱼等优质蛋白食品,少吃糖。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以防自理能力快速下降;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体质,防止肥胖。注意安全,防止跌倒、受伤或走失。遵医嘱正确服药。就诊指标出现肢体麻木、无力、头痛、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及时就诊,定期门诊复查,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

参考文献:

[1]房和美.社区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体会[J].今日健康,2015(6):392-393.

[2]刘淑英.40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1):265-265.

[3]李萍,赖红梅,程薇.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骨科住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1):832-833.

[4]胡可芹,汪淼芹.应用护理路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12(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