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论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新生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论述

王倩倩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江苏省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研究讨论新生儿童症临床护理方案。方法以35例新生儿病例出发,研究讨论并整理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护理方案。结果本文研究谈论的35例新生患儿中,33例治疗完好,另外两例中一例转院治疗,另一例最终病亡,诱因是并发症导致多功能器官衰竭,治疗良好率以及患者家属满意率处于较高水平,分别为94.29%、94%。结论及早合理的治疗、完善的监督看护体制、完整的护理方案的实施,对于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治疗以及提高家属满意率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肺炎;急救;护理

本文研究病症是新生儿遇见率较高的病症,肺炎属于呼吸道疾病种类。新生儿如果患上重症肺炎,极有可能对生命造成危害,因为新生儿各项机能不完善,对此抵抗力处于极低水平。对于新生儿患者,及早合理的治疗、完善的监督看护体制、完整的护理方案能够显著提升新生儿治愈率。本文研究讨论的35例病患,自2011年2月开始,至2014年6月结束,经过科学的治疗手段,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研究结果如下。

1临床资料

本文选用的35例病患,取自时间段2012年2月开始,2014年6月结束,全部新生儿病患病症均达到重症标准。35例新生儿病患中男性18例,余下17例为女性;其中早产儿占2例,其余则为正常时间分娩;体重1.5千克以下的1例,1.5千克以上,2.5千克以下的8例,体重超过2.5千克的26例;以发病时间为标准,一天内的新生儿4例,一天至十天内的9例,十天以上的新生儿22例。新生儿重症肺炎病症主要如下:咳嗽、体温增高、呼吸不规律等等,出现并发心力衰竭的有4例新生儿;出现消化症状的17例,例如腹泻;出现喘憋等的共有16例新生儿;嗜睡的为6例。检验结果如下:肺部听诊出现湿啰音;胸片检查中出现部分阴影,呈片状分布;验血结果显示IgM抗体为阳性。

2急救与护理

新生儿患者治疗时需要严密看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以及具有建设意义的急救措施,护理人员需要提前准备急救设备,做好医生的急救辅助,使用完善且科学的护理方案。对于护理工作,医护人员应进行如下要求:

(1)基础护理:按照医护标准对护理室进行清理打扫,积极进行室内消毒工作,室温不应低于18摄氏度,但是不应高于22摄氏度;相对湿度不应低于50%,但是不应高于60%,保证室内有质量的通风。体温不正常患儿则应科学调整温箱温度;不同感染类型放置不同病室;护理人员接触新生儿需要无菌操作,护理措施集中完成[1]。

(2)保持新生儿呼吸规律,做好吸氧、吸痰操作:医护人员使新生儿处于合理体位,一般为头高脚低,面向一侧,此体位能够保持新生儿呼吸规律。新生儿一旦出现呼吸不规律,例如呼吸短促、唇部紫青等,及时进行吸氧操作,氧流量最小为3l/min,最大为5l/min。呼吸不规律加重至呼吸衰竭,则使用人工呼吸机进行推动,氧浓度则按照医生指导实行,动脉血氧不应低于50mmHg,但是不应高于80mmHg,保证氧气导管处于通畅状态。新生儿进入正常呼吸状态则退掉呼吸机,以免出现氧中毒等不良症状。以上为呼吸不规律新生儿处理措施,以下介绍出现痰液黏稠的新生儿情况。新生儿患者一旦出现痰液黏稠情况,看护人员要立即实行雾化治疗,生理盐水需要2毫升,沐舒坦需要7.5毫克,使用压缩泵进行完成,一天2次或者3次,一次10min以上,但是不得高于15min。新生儿患者如果痰鸣现象严重,可以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使用一次性负压吸痰的操作,负压压力需要严格管控,不应高于100mmHg,吸痰时间不应大于10s。吸痰时间需要恰当选择,科学时间段为喂奶1小时之后,操作同(1)的要求,全程进行无菌操作,看护人员应规律的为新生儿翻身、翻背、保证新生儿患者呼吸道通畅[2]。

(3)输液护理:静脉留置针对于新生儿患者极其必要,看护人员需要高水平的形成静脉同路,操作时符合稳、准、轻的标准,输注速度保持在合理范围,一般按照3-5ml/kg?h要求进行,如果输注速度过快,液体对新生儿心脏加大压力,恶化新生儿病情。在新生儿患者输液过程中,看护人员需要严密观察,对突发情况能够快速把握。

(4)喂养:重症肺炎新生儿一般进食不易,能够停止喂奶,避免新生儿呕吐以致窒息情况的出现,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按照医生指导对新生儿输入液体,保证营养的摄入。新生儿情况好转需要进行喂养,喂养原则为少吃多餐,喂养姿势应正确,母乳喂养要将新生儿头部扬起,喂养速度应适中,避免呕吐情况的出现。喂养过程中应仔细观察新生儿,口鼻部位一旦出现青紫或者呛咳情况,需要停止,选用合适的处理方式。

(5)严密监督新生儿生命特征以及病情变化:新生儿体温测量应保证以1小时为单位,体温不处于正常范围都应报知医生。时刻观察新生儿呼吸是否规律,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血氧饱和度、出气中co2浓度,以上两个指标不在正常范围则应尽早报知医生。观察指标还有新生儿的心率、血压、新生儿病症等,判定是否需要胃肠减压。黄疸情况检查同样应严格进行,一天四次的频率进行,出现异常情况则尽快采用对应的治疗措施。新生儿身体各种反应均能透露处其自身状况的好坏,例如瞳孔对光的反射状况等,治疗期间的新生儿的反应情况能够为医生质量手段提供科学的基础[3]。

(6)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重症肺炎新生儿病症迅速,病情明显,新生儿家属心理压力大,看护人员应能够积极开导家属人员,降低家属心理压力,以便更好的接受治疗措施。医护人员对新生儿治疗或者看护时可能对家属产生刺激,应尽量保证家属离开医护现场,新生儿病情稳定后再行探望。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新生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保证人工喂养的科学性。新生儿治疗介绍都应处于环境清洁的室内,减少家属不必要的接触,合理保暖,科学喂养,不断提高新生儿体质状况,促进新生儿呼吸功能。

3结果

本文研究谈论的35例新生患儿中,33例治疗完好,另外两例中一例转院治疗,另一例最终病亡,诱因是并发症导致多功能器官衰竭,治疗良好率以及患者家属满意率处于较高水平,分别为94.29%、94%。

4小结

新生儿重症肺炎是常见疾病之一,同样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病症迅速,病情明显,不稳定性等大大加大对新生儿的危害程度。本文通过对35例新生儿病患的研究讨论,发现及早合理的治疗、完善的监督看护体制、完整的护理方案的实施能够有效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因此,笔者望医护行业能够加大对新生儿重症肺炎的关注,推动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治理,使得达到新生儿能够被科学治愈,新生儿家属满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高慧,王文秀.45例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5)

[2]赵清亮.干预措施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中的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0)

[3]李萍,李香环.新生儿重症肺炎35例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