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上的德育教育案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小学数学课上的德育教育案例

张莉

陕西省商洛市小学陕西商洛726000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品德熏陶,渗透德育教育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小学数学课堂的品德教育:

小学数学课本上有很多插图内容都是很好的热爱自然、环保教育、热爱劳动的好素材,例如在一年级教学《8、9的认识》时指导学生观察主题图点数事物的数量时这样引导:图上的老师和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他们在劳动、他们在整理花坛、他们在为学校做贡献。

师:在他们的努力下,花坛及周围的环境美吗?

生:(齐)美!

师:是的,整洁优美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努力,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不乱扔纸屑垃圾,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那么我们的校园也会越来越漂亮!

在孩子们认数、数数的同时,还自然地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我们爱数学,我喜欢数学、学校很美丽,我爱我们的学校、我爱花草树木的情愫。

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当学生初步了解“分、秒的概念后,我让学生分组一分钟数心跳,写字、读短文、做口算、跳绳、拍皮球等,并记录下课来,学生开始都认为一分钟时间很短,一秒更是转瞬即逝,根本做不了什么事,当活动结束时,学生们知道了原来一分钟也能做很多事情,时间是宝贵的,不能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写作业的速度提高了,磨蹭拖拉的人少了。

在学习《分数的认识》时,当学生认识了“分数”以后课件演示:小东把蛋糕平均分成了4份,可是有8个小伙伴,于是他把蛋糕拦腰一切,得到了平均8份,这时候又来一人,于是他把自己的蛋糕掰成两瓣,一人一半。

师:看到画面,你联想到了那些分数?

生:、、、、1/2。

师:1/2是谁的1/2?

生:小东那一小块的1/2。

师:细细思考!小东那一小块的1/2又是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小东到底拿的是不是整个蛋糕的呢?

生:不是,小东拿的是整个蛋糕的1/16。

师:同学们太厉害了,这么隐藏的分数都发现了,那么小东分出了自己蛋糕的1/2收获了什么呢?

生:友谊

师:蛋糕重要还是友谊重要?

生:友谊重要。

师:怎人玫瑰,手有余香,分享是快乐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有这种高贵的品质。

在这个认识分数的练习环节中,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时,体会了分享的快乐价值观,没有生搬硬套之嫌,而有一种“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的感觉。

那节数学课,我正在引导道学生讨论一道习题:一个长方形的长、宽、高分别是6、5、4厘米,如果要把它锯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们纷纷发言:正方体的特点是每条楞一样长,要锯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因为长的边能锯短,而短的边不能边长,所以只能选择长方体的高4厘米做楞长,学生议论纷纷,最后一致同意:正方体的棱长,这种情况以最短的边决定。

这时,我想到了著名的木桶原理,顺势提问:一个木桶,有许多木块围成,木板长短不一,请问这个木桶最多能装多少水?

学生们稍作思考,踊跃发言:

“要看最短的木板有多长,水不能超过最短木板的长度,否则水就会流出来”。

我继续追问:那决定这个木桶能装多少水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学生齐声回答:“最短的木板”。

“是的”,我赞许地看着全班同学:“我们班全班同学,就像一个木桶,每个人就像一块木板,我们班所有的成绩,都是大家集体努力的结果!同学们纷纷点头。”

我继续趁热打铁问道:我们身边,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同学们热情高涨:

“运动会上,我们班取得了全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就是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们班期中考试取得全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也是大家努力的结果”。

“我们班在这个月全校怕卫生大检查中被评为‘卫生文明班集体’就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今天早上课间操,我们班被学校值周老师广播批评,就是因为张烜赫、寇航辉、汪照祥等几个人不好好做操,在队伍里跑来跑去,他们就是短板”。

“上次,王璐璐上楼插队,被值周的少先队干部拉住批评,害的我们班又挨了一次点名批评。”

……

“王乐乐是烂木头,每节课都不认真听讲,爱捣乱,常常被代课老师批评。”

在全班同学的一片声讨声中,王乐乐不好意思地低头默不作声,我及时调控课堂气氛,“我们每个人对班级都很重要,都是大家庭中的一块木板,只有我们每个人尽最大努力做的最好,我们班这个木桶才能装更多的水!”学生们纷纷点头,表示不做最短的木板,要尽最大努力,为自己争光,为班级争光。

这节数学科中,我抓住了一道练习题的契机,巧妙地在数学课上渗入“木桶原理”,激发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班级一份子,每个人都很重要,个人好,班级才能好,个人努力,班级才能优秀,团结就是力量!让学生纷纷自我教育,没有生硬的说教,没有讲大道理。

数学课不是思想品德课,也不是语文课,由于自身特点的限制,不能整节课,不像语文教材蕴含鲜明丰富的人文教育内容,不能系统大量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只能抓住一题一图,一题一例或一图一表,适时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情感品德渗透和教育,

在教学“亿以内数的的读写时,给学生近两年来陕西、西安大发展,出示一些有关数据,让学生感受近年来陕西、西安的大发展,培养学生热爱陕西、热爱家乡的自豪感和优越感。

又如在教学圆周率时,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祖冲之的资料,使同学们知道祖冲之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这一成果比其他数学家早了一千多年,通过了解我国数学家在数学上的贡献,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数学课堂的德育教育,一方面要结合教学能容,精心设计,课前预设,另一反面还要了解学生,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应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反思,千万不能牵强附会,否则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美好情感。

作者简介:张莉,女,汉族,陕西商洛市人,大专,陕西省商洛市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