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接地斜井降低土壤电阻率在变电站工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运用接地斜井降低土壤电阻率在变电站工程中的应用

李渊

关键词:高土壤电阻率;接地斜井;变电站工程

引言

接地网是维护变电站运行可靠安全,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而土壤电阻率高会导致接地电阻变大,变电站建设面积有限,进而使得不能通过扩大面积的方式来减低土壤电阻率,本工程采取了站内设置接地网和降阻剂的措施,达到降低土壤电阻率。

1.工程案例综合情况概述

110kV机场变电站站址场地位于玉林红层丘陵盆地,西连六万大山,北接大容山,南流江由北向南贯穿盆地中部。通过接地装置电阻的计算结果,了解到单独采用布置接地网不满足运行要求,需做进一步降阻处理。

2.工程案例中土壤电阻的多层变化状况

2.1站址区地层结构与岩性

2.1.1第四系坡残积土(Qsl+el)

a)粉质黏土①层:呈黄褐色~褐红色,含5%~25%的粉砂岩颗粒,硬塑状,其中地表约有0.1m~0.5m厚的耕植土,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一般为1.0m~3.1m。

b)黏土质砂②层:灰褐色~褐黄色,稍密状,土质呈稍湿状,手搓砂感明显,黏粒含量一般25%~45%。

2.1.2白垩系下统上组(Kb1)

a)泥岩③层:紫红色~棕红色,泥质结构,薄层状,敲击声哑,手掰易断,强风化状,岩芯呈碎块状,取芯较低。

b)泥质粉砂岩④层:褐红色,中厚层状,强风化状,敲击声哑,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

c)泥质粉砂岩⑤层:褐红色,中厚层状,中等风化,敲击声脆,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取芯率70%~90%。

d)砂岩⑥层:褐红色,厚层状,强风化状,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

e)砂岩⑦层:灰褐色中等风化状,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取芯率70%~95%,依据工程经验,砂岩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约20Mpa~40Mpa,按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属较软岩~较硬岩,按岩体完整程度分类属较破碎~较完整岩体,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Ⅲ~Ⅳ级。

3.工程案例中对土壤电阻率的实际需求与工程现状归纳

3.1等值土壤电阻率的选取

对于在水平方向不同点的值可以这样选取:

(1)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设一接地网如下图所示。图中为变电站(或接地网)四周没边的长度。

3.3水平复合接地网的接地电阻

3.3.1变电站水平地网相关数据计算

水平复合接地网采用主边缘闭合的-50×5扁钢;

接地网总面积S=(78+2)×(62.5+2)=4875m²;

水平接地极总长度L=(78/5×62.5)+(62.5/5×78)=78×62.5×2/5=1950m(-50×5热镀锌扁钢);

水平接地极埋深h=0.8m;

水平接地极d=0.05/2=0.025;

接地网的外缘边线长度L0=(78+62.5)×2=281m;

3.3.2人工接地极工频接地电阻的计算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并根据广西电网公司生技部便函桂电生便字[2005]107号文规定变电站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Ω,不满足运行要求。

4.接地斜井在变电工程中的设计方案

4.1采用灌注物理降阻剂斜井法

(1)利用变电站周围的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方向外打5口外延350米的斜井(总长1750米),斜井深10m,加物理降阻剂,数量根据实际用量,要求满足接地电阻要求。

(2)斜井可根据现场情况稍做调整,斜井从站内西北面、东南面各打2口斜井和南面打1口斜井至10米深后,水平延伸至变电站西北面。

(3)通过斜井外延的接地扁钢与原地网相连接,每根外延接地扁钢至少有两个点以上与主地网连接。

(4)热镀锌扁钢的焊接处均用防锈漆做好防腐处理。

110kV机场变电站全站主接地网平面布置图

A:水平接地体的形状系数(形状是“——”形,应取系数为-0.6);

(2)外延新增斜井接地网与原接地网合并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受地形条件的限制,本站设置5口斜井,并在斜井中灌注物理降阻剂,改良了变电站电阻率,5口斜井并联后接地电阻为1.0265(Ω),斜井与主接地网并联后,接地网电阻值为0.986(Ω)。能满足接地网接地电阻值≤1Ω的要求。该项工程案例主要针对的是岩石较多区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使用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占立.关于变电站接地网电阻值偏高问题的探讨[J].广西电力,2014,37(05):58-61.

[2]王东生.关于采用打斜井的方法降低变电站接地电阻的研究[A].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全国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与接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