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刘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刘威

刘威

武汉中原鹏飞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武汉市430000

摘要:影响人们生存安全的自然灾害之一就是地震灾害,现在的技术手段无法有效地防止灾害发生,只能尽力减少灾害发生后的损失。在设计土木工程结构时,要充分考虑设计抗震方案时可能会受到影响的因素,保障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抗震设计,要提高结构的稳定,以此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使土木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大大提高。本文就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进行浅析,并提出有效地抗震设计措施。

关键词:土木工程;抗震设计;结构设计

如今地震灾害时有发生,很多土木工程结构会受到地震灾害的严重影响,一旦发生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安全,因此,在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中必须关注抗震设计。但是,建筑工程的工作环境繁杂,所以在设计抗震方案时,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对抗震设计方案进行选择,以此来保障建筑结构的质量,进而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

一、土木工程中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土木工程建筑会在地震灾害发生中受到非常大的破坏,并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地震灾害的发生我们没办法做到有效地控制,却可以使用有效措施进行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影响。使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抗震措施在土木工程中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抗震结构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的稳定,同时也可以降低地震灾害对人们安全及经济造成的损失。

二、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性能的设计原则

为了能够保证土木工程拥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提高建筑的稳定,就要使用有效的抗震措施。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抗震设计。

(一)简化土木工程建筑的结构

在土木工程建设时,尽量选择设计结构简单的土木工程建筑,降低建筑物的重量,提高抗震效果。结构简单与结构复杂的建筑相比,结构简单建筑可以更为准确地进行力学计算,结构设计平衡的掌控力度得到有效提高,解决结构过于复杂设计质量较差的问题。同时,结构较为简单的建筑,重量相对较低,可以减少地震中造成的损失,减轻地震破坏程度,从而提高抗震效果。例如,日本岛处于地震带上,地震时有发生,日本的建筑大多以木质或是轻型材料。

(二)提高抗震设计在建筑中的整体性

在土木工程建筑过程中,抗震设计不是在建筑主体的某一个点上,而是要对建筑整体进行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在整体结构的设计中,要科学合理的进行结构布局设计,同时要特别重视会影响土工工程的各种因素,对其会造成的影响使用多样有效地措施,保障各个结构能够协调稳定。此外,还要全面分析工程建设时力学在各个结构中的作用。从而对工程结构的抗震进行持续完善。

(三)加强土木工程建设的抵抗性

为了使土木工程结构更加稳定安全,要使土木工程结构能够抵抗外力因素,尤其是地震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就要科学设计土木工程的结构,以提高工程的抵抗性为基础,在设计时以理想状态下构建建筑的抵抗力,这样建筑才能在地震发生中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并严格控制设计抗震方案,以此保障建筑抵抗性的提高。

三、土木工程结构中抗震设计的要点

在土木工程的设计过程中,抗震结构设计是比较复杂的工作,其中诸多因素及因素都会涉及,所以,在抗震设计时,一定要理解工程设计的所有重点,对每个重点进行严格掌控,对结构设计全方面效果进行有效地优化。

(一)确定土木结构的抗震强度

在设计土木工程结构前,首先就要确定结构能够抵抗什么样的地震,以此奠定后续工作的坚实基础。在确定结构抗震强度的过程中,必须对相关详细要求的标准及规定进行参考。实际中,不同地区的标准也不同,我国建筑物抗震设计的要求一般都是以地震灾害危害程度为6-9度为参考。因此,在设计抗震结构时,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有效地进行设计。在结构抗震设计中,要根据建筑的应用类型,进行不同的土木结构抗震设计,以此提高结构的抗震强度。

(二)施工场地的选择

在设计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方案时,不同的工程施工场地,其抗震的效果会有差异,因此,在抗震设计时,要关注土木结构的选址,使工程结构的稳定和安全加以增强。在土木结构选择施工地点时,要对所在区域的地质进行充分的研究,特别是在地震带区域,更要对工程的选择地点加以重视。工程地点的选址尽量选择地势平坦的地方,这样可以防止地形因素影响土木结构的稳定及安全。

(三)选择适当的结构设计

为了能够使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质量得以提升,结构选型设计能够有效提高结构的稳定,保障结构力学系统的科学合理,在地震灾害发生时降低土木结构受到的威胁。选型设计能够在结构设计中有效,可以构建较为简单的结构体系,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提高结构设计的质量,保障建筑物具有良好的传力能力。

(四)对结构进行计算分析

在进行土木结构的抗震设计时,计算分析在其中环节也占据重要位置,计算分析可以明确设计出的效果。在计算中,要对力的相互作用在结构中也有体现。在计算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建模,使计算效率提高,增加计算的准确,同时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保障计算质量。

(五)施工材料的选择

如果想要提高土木工程的抗震质量提高,那就需要严格进行施工材料的选择。科学的选择施工材料可以保障建筑物的承载及强度,减轻外力作用对结构造成的影响。现在的土木建设中,广泛应用的材料主要是钢筋混凝土,这也要求建筑材料的质量加以提高,从而使结构的稳定和安全得到保障。

四、对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有效措施进行完善

首先,要对工程结构进行合理布局,地震发生时,外部的大量能量会迅速转换或传递到建筑物上,因此在设计中要对墙体的承载能力进行提升,增强墙体的抗震能力,防止在地震发生过程中破坏剪力墙。其次,要非常重视抗震等级,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处理土木建筑中各个节点的联系,以此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再次,对节点防护的质量进行提高,设计土木结构时,要提高框架内承重柱的屈服强度,减轻地震来临时对建筑造成的巨大压力,优化抗震结构的性能,最后,构建科学的地震防线,能够有效在地震时传递巨大的能量,使建筑物得到保护。

结束语

抗震设计在整个土木结构的设计里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因此在进行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时,必须对抗震设计加强重视。全方位分析抗震设计,不断进行抗震设计的创新,以此保证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卓.浅析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J].中国高新区,2018(11):87-88.

[2]冯彦红.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对抗震问题的分析[J].居舍,2018(6):2-3.

[3]王瞳.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2):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