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地区小儿功能性便秘发病状况及病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3

白银地区小儿功能性便秘发病状况及病因分析

张兰豫

SilverinchildrenwithfunctionalconstipationdiseaseconditionsAndthecauseanalysis

ZhangLanyu

张兰豫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730900)

摘要目的:对白银地区小儿功能性便秘发病状况调查分析,了解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发病率及病因,单纯以便秘为主诉就诊患儿就诊率。方法:2013年1月-2015年8月间,在我院门诊初次诊断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患儿949例,划分为幼儿组,学龄前组,学龄组三个年龄段,进行病因分析,单纯以便秘为主诉的就诊率。结果:功能性便秘就诊患儿占儿科门诊量的1.3%,其中幼儿组占44.7%,学龄前组占35.4%,学龄组占18.9%,男女发病比例为1.14:1。单纯以便秘就诊的患儿甚少仅仅占11.9%。病因中饮食、排便习惯、精神、遗传对功能性便秘均有影响。结论:白银地区小儿功能性便秘,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单纯以便秘来就诊的患儿甚少。饮食对功能性便秘的影响较大,其次为排便习惯、精神因素、遗传因素。而学龄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病因以排便习惯居首位。

Abstractpurpose:Forsilverinchildrenwithfunctionalconstipationdiseasesituationinvestigationandanalysis,Tounderstandtheincidenceofdifferentages,differentgenderandetiology,PureJiuZhenLvchildrenwithconstipationforthechiefcomplaint.Methods:InJanuary2013-August2015,inourhospitaloutpatientinitialdiagnosisofchildrenwithfunctionalconstipationinchildrenwith949cases,pidedintogroups,childrenpreschoolgroups,schoolagegroupofthreeagegroups,causeanalysis,pureJiuZhenLvconstipationforcomplaint.

Results:Childrenwithfunctionalconstipationdiagnosisaccountedfor1.3%ofpediatricMenZhenLiang,amongwhichaccountedfor44.7%ofinfants,pre-schoolagegroup(35.4%),schoolagegroup(18.9%),menandwomenincidenceratioof1.14:1.Simplelittlechildrenwithconstipationonlyaccountedfor11.9%.Causeinthediet,bowelhabit,spirit,allaffecttheheredityoffunctionalconstipation.Conclusion:Silverinchildrenwithfunctionalconstipation,thesmallertheage,incidenceofadiseaseishigher;Maleincidencethanwomen,withlittleconstipationpatientsfortreatmentalone.Theinfluenceofthedietonfunctionalconstipationisbigger,thentobowelhabits,mentalfactors,geneticfactors.Theetiologyofschool-agechildrenwithfunctionalconstipationbowelhabitinthefirstplace.

关键词:小儿;功能性便秘;发病状况;病因

Keywords:Children;Functionalconstipation;Diseasecondition;Thecauseof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constipation,FC)是指非全身性疾病或肠道疾病引起的原发性持续便秘,又称习惯性便秘或单纯性便秘,是儿童排便障碍的常见病因[1]。小儿FC发病率为0.3%~8.0%,FC对人体的危害不仅表现在可以影响胃肠功能,还可以影响到儿童的记忆力和智力发育,重者可导致遗尿、便失禁等[2-3]。

1.材料与方法:

1.1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于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患儿符合小儿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的949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男505例,女444例,男女比例为1.14:1。按年龄段不同划分为幼儿组(1~4岁组),学龄前组(~6岁),学龄组(~12岁组)三个年龄段,统计出就诊主诉分为单纯以便秘就诊及以其他疾病就诊伴有便秘者。就诊后按年龄段不同自然进入各组。幼儿组424例,其中男228例,女196例,男女比例为1.16:1。学龄前组336例,其中男177例,女159例,男女比例为1.11:1。学龄组189例,其中男100例,女89例,男女比例为1.12:1。各年龄组性别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饮食习惯、精神因素及排便习惯及家族有无发病等进行详细登记分析。

1.2诊断标准:目前参照国际通用的罗马Ⅲ诊断标准[3]。

⑴.新生儿/幼儿FC罗马Ⅲ诊断标准(G7):①排便2次/周或<2次/周;②在自己能控制排便后至少有1次/周的失禁发作;③有大便潴留病史;④有排便疼痛或费力史;⑤直肠内有大量粪便团块;⑥巨大的粪便足以阻塞厕所。至少出现以上2条症状,达1个月即可诊断。

⑵.儿童/青少年FC罗马Ⅲ诊断标准(H3a):①排便≤2次/周;

②至少有1次/周的大便失禁;③有大量粪便潴留或有与粪便潴留有关的姿势;④有排便疼痛或困难病史;⑤直肠内存在大便块;⑥巨大的粪便足以阻塞厕所。至少满足2条或更多,确诊前至少2个月满足上述标准[4]。

1.3排除标准:⑴患有先天性巨结肠,肠激惹综合征,肛门内括约肌失迟缓症,结肠、乙状结肠过长,肠道息内,先天性肛门狭窄,直肠会阴痿,肛裂,肛周炎症,其他先天畸形或解剖畸形引起的便秘。⑵排除已纳入的患儿再次就诊者,保证调查患儿不重复。

1.4统计方法:调查表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整理及逻辑校对,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小儿功能性便秘不同年龄段发病状况见表1

由表4可见,便秘的病因,幼儿组以饮食不当居首位,排便习惯、精神因素、遗传因素分别居二、三、四位;学龄前组中饮食习惯、排便习惯、精神因素所引起的便秘发病率差别不大;学龄组中,病因而以排便习惯居首位,饮食习惯居第二位,精神因素和遗传因素差别不大。遗传因素在三组中所致发病率无显著差异。

讨论:

本组研究显示小儿功能性便秘患儿的门诊就诊率为1.3%,与其它文献报道大致为0.7%~29.6%一致[5-7]。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便秘的病因,为饮食不当居首位,其中47.0%的便秘患儿有饮食不当史;42.8%与不良排便习惯;31,3%与精神因素有关;22,4%与遗传有关。以便秘为主诉就诊率极低,仅仅占11.9%。发病年龄高峰为1~4岁组。大约36.1%功能性便秘的患儿在出生后第1年既有症状。年龄段越小,小儿功能性便秘的就诊率越大,学龄后就诊人数明显下降。

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由于本调查发现饮食因素对功能性便秘的影响最大,而男性喜食肉类,尤喜瘦肉、少蔬菜较多,可能与男性发病高有关。

饮食因素影响便秘与以下有关:饮食不足,婴儿进食太少时,消化后液体吸收余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以牛奶或母乳为主食者,奶中糖量不足.亦造成肠蠕动减弱,可使大便干燥。有人认为摄入水分不足亦可引起便秘。在调查中发现,家长对患儿的膳食营养结构搭配较合理,但是小儿进食依据自己的个人爱好较多。小儿便秘患儿饮食大多较喜食肉类,尤喜瘦肉、少蔬菜。因此食物成分不当,蛋白质过多,碳水化合物不足,纤维素过少,导致肠道菌群发生继发改变,肠内分解蛋白质的细菌较发酵菌为多,肠内容物发酵过程减少,导致大便呈碱性,干燥而产生便秘。同时碳水化合物中米粉、面粉类食品较谷类食品也易致便秘。饮食不足时间较久引起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张力减低,甚至萎缩,收缩力减弱,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便秘。幼儿组中饮食的影响较大,分析可能与该年龄段患儿的家长较迁就患儿,只要能多进食便可,患儿在进食时专挑选自己喜欢的食物吃,造成饮食结构不合理,纤维食物少有关。

不良排便习惯主要是指由于小儿生活制度不规律,大多缺乏按时排便的习惯。以致未建立良好的排便条件反射.可时常数日不排便。康金山等[8认为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直肠储便的比例占多数,并且排空较慢。尤以6岁左右的儿童较多见,可能和其天性好动,活动量大,经常有意识地摒便有关。或沉溺于电脑游戏和看电视而久坐致活动量不足,长时间“忍便”,没有规律的排便,均可能引起便秘。调查就显示便秘患儿中不良排便习惯占42.8%。

精神因素,患儿因排便困难、排便痛感而导致的情绪紧张、焦虑等心理障碍,均可引起患儿对排便的抵制,可能通过抑制植物神经对结肠的支配而引起或加重便秘。

遗传因素患儿除便秘表现外,其他生理功能正常,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童近似,其家族成员也有便秘史,即存在遗传性便秘体质。

便秘的病因,为饮食不当居首位,不良排便习惯局第二位,其次为精神因素及遗传因素。但不同年龄段有所不同,幼儿组以饮食不当居首位,排便习惯、精神因素、遗传因素分别居二、三、四位;学龄前组中饮食习惯、排便习惯、精神因素所引起的便秘发病率差别不大;学龄组中,病因而以排便习惯居首位,饮食习惯居第二位,精神因素和遗传因素差别不大。遗传因素在三组中所致发病率无显著差异。

本组研究显示949例中单纯以便秘为为主诉就诊者占11.9%,在其他疾病就诊时同时诊断功能性便秘者占88.1%。对患儿家长调查,64.37%的家长并未意识功能性便秘是影响小儿生活质量及身心发育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所以就诊意识差。原因是家长对功能性便秘的知识欠缺,多数家长不知道功能性便秘虽不危及生命,但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并造成患儿的心理负担。同时鉴于便秘小儿的低就诊率,反映本地区科普知识的普及率较低,需要卫生工作者多做宣传,让功能性便秘的知识走进每一个家庭,让家长对便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医院可走进幼儿园及小学,在家长配合下以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可做出本地区比较准确的发病率,对家长普及功能性便秘的知识同时对患儿进行指导治疗。本次调查亦存在一些问题,由于仅仅为医院就诊的患儿,未全面普查和问卷调查,发病率可能有偏差。

参考文献

[1]胡亚美.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八版.2015,06:1371-1374.

[2]RajindrajithS,DevanarayanaNM.Constipationinchildren:novelinsightintoepidemiology,Pathophysiologyandmanagement.Journaiofneurogastroenterologyandmotility,2011,17(1):35-47

[3]BongersMEJ,vanWijkMP,ReitsmaJB,etal.Long-termprognosisforchildhoodconstipation:chinicaloutcomesinadulthood.Pediatrics,2010,126(1):156-162

[4]胡亚美.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八版.2015,06:1372.

[5]王宝西,张薇.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诊断及治疗[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10):901-904.

[6]刘伟,肖丽萍,李云,等.上海市闽行区婴幼儿轻度胃肠功能紊乱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12):917-921.

[7]黄凯娴,孔卫乾,黄向晖,等.162例婴幼儿便秘与排便习惯建立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3):4686-4687.

[8]康金山,郎建华,王玉成.直肠储粪机能与排空的重新认识叨.中国肛肠病杂志,1998,18(1I):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