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管理中整形修剪技术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园林植物管理中整形修剪技术的应用分析

付朋

付朋

天津市国源园林绿化工程公司天津市30005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园林绿化在改善城市居民居住和生活环境方面发挥着和重要的作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不单单是种植绿化植物,还应该做好园林植物的养护工作,切实保障园林绿化工程发挥作用。基于此,文章就园林植物管理中的整形修剪技术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园林植物;整形;修剪

一、园林植物整形修剪的意义

按照设计要求,园林植物种植后,随着植物的不断生长,部分植物侧枝数量不断增多,内膛枝穿插混乱,形成一个较为封闭的小环境,植物根系吸收的营养无法供给所有侧枝的正常生长,部分侧枝生长不良,萎蔫枯死,成了病虫害滋生的温床;剩余的侧枝为了获得更多的光照肆意向外生长,枝条纤细脆弱,植物形态不良,观赏效果差,若任由其自然生长,则有悖于园林绿化的初衷,无法达到应有的景观效果,更无法体现园林景观的设计意图。因此,必须对园林植物进行适当的整形修剪,有针对性地去除或短截部分侧枝,在不同角度和方位保留生长势较好的侧枝,使树干周围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结构合理的枝干骨架,外形美观,高度适宜,以便在园林植物内部通风光照、调节营养分配、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科学适度的整形修剪能够使园林植物延长观赏期、形成各种不同于植物本身的艺术造型突出设计主题、彰显地域特色,极大地提高园林植物的艺术价值。

二、园林植物整形修剪技术

(一)除芽剪枝

除芽剪枝是对园林植物进行整形修剪常用的技术措施。二者都是将多余的芽去除,以便保留芽有充足的养分供应,从而加强生长势。不同的是除芽时只是将方位、角度不好的芽进行去除,树枝保持不变;而剪枝则是将枝条进行截断以便达到去芽的目的,剪截主要分为剪截和疏剪两种形式。剪截依据修剪强度的不同分为重剪和轻剪。重剪是剪除枝条长度的一半以上,可以较好的提高留存芽的生长势;轻剪的剪除部分少于枝条的一半,可有效地改善植株的透光通风效果。剪枝后,留存芽的数量减少,有利于养分和水分的集中供给留存芽,促使其快速生长。通过不同程度的剪枝措施,可有效调节各枝条间的生长势,有利于改善植物的外部形态,提高其观赏价值。

(二)摘心截干

摘心、截干都是去除植物顶端优势的一种技术措施。截干是指将植物一定高度以上枝干全部剪掉。摘心是将新梢顶端进行摘除,使养分转移至芽、侧枝的技术措施,有利于花芽分化,将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由于摘心后部分留存芽易萌发二次梢,必要时需进行二次摘心。通常情况下,胸径在10cm以下的落叶乔木在移植之前进行适当截干,有利于降低植物蒸腾作用、减少养分的消耗,从而提高成活率,并有利于促进植物更新复壮、树形统一,形成一致的植物景观效果,在园林城市建设中行道树栽植之前常用此种措施进行处理。但对于胸径超10cm的大树,在移植过程中应慎重选用截干处理,胸径过大的植物截干后,伤口较大,较难愈合,对植物的生长影响较大,严重者甚至导致植物死亡。在对植物进行截干时,应注意保持切口平整,用利刃削平,避免劈裂,有利于伤口愈合,并在伤口处及时涂抹护伤剂,从而有效地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和减少水分散失。常用的护伤剂主要有油漆、保护蜡、专用伤口涂补剂、白涂剂等。

(三)摘叶、摘蕾、摘果

分别摘除过多的叶片、花蕾、果实有利于改善植株的透光通风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适当摘除花蕾有利于促使主蕾充分生长,使花朵饱满,对开花后的残花及时摘除不但可以保持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可以有效避免养分的损失。摘除不必要的果实有利于植物连续开花,促进生殖生长向营养生长转化,避免过度消耗养分。

三、园林植物整形修剪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孤植和丛植造景的整形修剪

孤植树的主要目的在于突出园林植物自身的个体美、自然美及形态美,针对高大的树木,需要确保其冠形美观,枝条自然的伸展,合理的分布,一般可以采取疏除及扭稍的方法,来处理过密枝、竞争枝、病虫枝、徒长枝条及重叠枝等影响到通风透光和景观效果的枝条,而尽量不要采用短截和回缩的办法,避免影响到枝条的自然生长,破坏到景观。丛植植物整形修剪时除了考虑其本身的形态美之外,着重考虑多株植物的整体协调美,通过疏除、扭稍、回缩、短截等方法,保持主体植物的特殊性和对周围环境的景观控制性,降低次要植物枝条的生长势,保持不同株植物的枝条之间、植物外观形体之间协调统一,主次分明,维持植物景观空间的和谐稳定。

(二)道路绿化的整形修剪

对于道路绿化中的整形修剪主要依据植物种类的生长习性、设计功能和生长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行道树作为道路绿化的主要方式,主干的高度通常要求在2.5米-2.8米左右,主要功能在于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自然环境,夏季实现增湿降温、防尘、降噪和遮阴的效果。对其进行整形修剪,要求其枝条伸展,树冠开阔,枝叶浓密,分布自然。树冠形状依据栽植地点的空间大小、上方架空线路及交通状况来确定,主干道和一般城市的干道上,运用规则形的树冠,修剪成为杯状形、开心形和多主枝形的形状,且要求分枝点要高,不能影响到行人和车辆的交通。对于无机动车辆通行的道路或者是狭窄的巷道内部,可以运用自然式的树冠,例如闭心形。修剪的时候通常选用疏除、回缩和短截的方式,去除过密枝、病虫枝及交叉枝等影响到景观效果的枝条,改善行道树整体的通风透光条件,确保树冠之间和道路的上方预留足够的空间,不对两侧建筑的采光产生影响,同时要能够及时扩散机动车辆的尾气,同时防止树体过密而导致的病虫害现象。分车带是道路绿化的另一主要形式,多采用低矮灌木、草花、草坪或配以乔木。对低矮灌木多根据植物种类的生长发育特性,采用自然形或规则形整形;对草花、草坪多以疏剪为主,去除病虫株;而对于乔木多采用分枝点较高的树种或树形,否则应以疏除、回缩等方式,降低枝叶的分布密度,以免影响行人及司机的视线。

(三)植物造型的整形修剪

植物的造型一般分为植物雕塑、植物建筑及植物图案,整形修剪依然依据植物的生长习性,设计功能及环境要求等综合考虑。植物雕塑通常由单株或几株园林植物组合,并采取修剪、嫁接和绑扎等创作而成,一般包括几何造型、独干树造型、动物造型、各种奇特造型和藤本植物造型,常运用疏除、回缩、短截、扭梢、摘心等方法维持植物雕塑的造型结构和外部形态。植物建筑的主要形式是绿篱,多由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小叶女贞、金叶女贞、榕树、龙柏等树种组成,绿篱整形应结合设计功能要求选择自然式或规则式,如作为屏障来组织空间或遮掩建筑物、作为景观小品的背景或用以美化挡土墙时,可以选择自然式;而用以防护和界定空间、作为规则式园林的区划线、装饰图案、色带的线条时,则选择规则式;对植物图案多进行整体平面修剪,对于造型植物刚施工完毕的,修剪量不宜过大,只要找平即可。在养护期间,为控制植物的生长高度,可适当重剪,对模纹造型、文字造型等图案宜用手剪进行细部处理,使线条明显,图案清晰,界线分明。

总之,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切实保障园林绿化工程发挥应有的效果,除了要做好前期的园林绿化植物种植工作外,还需要做好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而整形修剪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整形修剪需综合考虑时间、植物特性、设计要求等,因地制宜,综合运用修剪技术,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先红.果树整形修剪技术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4,22

[2]刘玉萍.浅谈城市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J].福建农业,2014,09

[3]雷岩.园林观赏花木的整形修剪[J].现代园艺,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