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例平板运动试验与冠脉造影的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105例平板运动试验与冠脉造影的对比分析

丁琳

丁琳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动态心电图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摘要】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05例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将平板运动试验与冠脉造影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方法对冠心病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90.3%,敏感性65.7%,特异度70%,阳性似然比2.19,阴性似然比0.49,误诊率30%,漏诊率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平板运动试验简便实用,安全无创,较易被患者接受,且其准确性高,目前成为无创诊断冠心病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冠脉造影冠心病参数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5-0232-02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是美国和某些工业国家的主要死因[1]。在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何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医学工作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冠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由于其价格昂贵,且属于有创检查,存在一定风险,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平板运动试验是一种心脏负荷试验,虽然与冠脉造影结果对比有一定比例的假阳性与假阴性,但由于其方法简便实用,无创伤,安全、经济、无痛苦等优点,得以广泛应用[2],成为临床对可疑或者已知冠心病进行检测及评估的一项重要的临床心血管疾病检测手段。现回顾性的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1月间,在我院诊治的105例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的平板运动试验资料,并于一周内行冠脉造影检查,将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结果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评价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105例有胸闷、胸痛症状,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男72例,女33例,年龄29岁-63岁,以运动达到目标心率,即达到最大心率的85%以上为入选标准,并于一周内行冠脉造影检查。排除标准:急性心肌梗死5天内,药物治疗未控制的不稳定心绞痛,引起症状或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未控制的心律失常,有症状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未控制的有症状的心衰,急性肺栓塞,急性心肌炎或心包炎,急性主动脉夹层等患者。

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标准:①出现典型的心绞痛;②运动中或运动后心电图以R波为主的导联J点后80ms处ST段下斜型或水平型较运动前下移≥0.1mv,持续时间至少大于1min;③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ST段抬高≥0.1mv;④出现心律失常,如多源性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房室传导阻滞;⑤运动中血压下降。

1.2方法

采用美国Mortara平板机,选择Bruce方案或改良Bruce方案,排除其他干扰因素等,进行ST段分析采用电脑叠加自J点后80ms测量,与运动前比较。

1.3冠脉造影

采用数字血管造影机,经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进行。冠心病诊断标准[3]:①冠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中任意1支或1支以上管腔内径狭窄≥50%为阳性,②<50%的狭窄或显示正常者为阴性。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平板运动试验检查105例患者中阳性69例,69例中冠脉造影阳性56例,其中轻度狭窄21例,重度狭窄35例。阴性36例,36例中冠脉造影阳性6例,其中轻度狭窄2例,重度狭窄4例。

2.2冠脉造影检查105例患者中阳性62例,其中轻度狭窄23例,重度狭窄39例。

本组资料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为参照,运动平板敏感性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

3讨论

冠心病是目前临床最常见的心内科疾病,尤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患者年龄日趋年轻化,因此需要寻找一种简便实用,无创伤且诊断准确性较高的方法,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平板运动试验是一种心脏负荷试验,是通过一定负荷量的生理运动,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心肌缺血,了解受试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的试验,由于其无创、安全、价廉,是近年来临床初筛冠心病的良好手段。

冠脉造影是目前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清楚的显示整个左或右冠状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对病变部位、范围、严重程度、血管壁的情况等作出明确诊断[4],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由于其费用昂贵,操作较为复杂,是一项有创性检查,现在并不是常规检查手段,应用受到限制。

平板运动试验是近年来开展的无创、安全的诊断冠心病的先进手段,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本试验中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是65.7%,特异度是70%,阳性似然比是2.19,阴性似然比是0.49,误诊率是30%,漏诊率是9.7%,说明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与文献报道一致。

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常见原因有左室肥厚劳损、高血压、糖尿病、微血管性心绞痛、冠脉肌桥、二尖瓣脱垂、服用洋地黄、心肌病、女性更年期、过度换气等。假阴性的常见原因有运动量不足、服用β受体阻滞剂、陈旧性心肌梗死、右室肥大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单支病变或有侧枝循环[5]。

平板运动试验受诸多因素影响,可受患者的性别、运动量、基础疾病,以及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利尿剂等药物的影响。尽管其应用范围尚有局限性,但只要科学地分析,仍是目前最简便实用的无创性检测冠心病的方法之一,为进一步选择冠脉造影提供合理的筛选依据,提高冠脉病变诊断率,减少患者不必要的负担[6]。

参考文献

[1]高传玉.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现状与展望.见:胡大一,马长生,主编.心脏病学实践2013[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3-128.

[2]李晓枫.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研究[D].2009.

[3]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4]李晖.动态心电图联合平板运动实验与冠脉造影的对比分析[J].中国实验医药,2009,4(21):71-72.

[5]杨桂萍.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J].云南医药,2014.35(3):335-336.

[6]高锐.平板运动实验与冠脉造影的对比分析[J].甘肃科技,2011.4(7):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