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停车场的设计与建造邓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7
/ 3

生态停车场的设计与建造邓磊

邓磊

海口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服务中心海南海口570000

摘要:当前中国城市停车位供需失衡,停车位数量严重偏少,车辆停放侵占城市公共绿地的现象比较普遍,城市环境和景观遭到破坏。为了缓解停车和城市良好生态景观性的矛盾,生态停车场的修建是目前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近年生态停车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虽然比较普遍,但后期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生态停车场的设计与建造。

关键词:生态停车场;设计;建造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停车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停车场作为必不可少的城市基础设施之一,在城市不透水面积中占有较大比例,且因停车场机动车辆集中等特点,使场地雨水径流量增加,径流污染严重,对城市水环境等多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停车场的雨水径流污染尤为重视,美国EPA出版了停车场设计手册,加拿大多伦多市出台了绿色停车场指南,其文件中均体现了停车场雨水控制的要求。目前我国一些城市虽已制定了关于停车场生态环境的管理及维护规划,但停车场雨水径流控制却并未引起重视,而停车场作为海绵城市构建的重要开放空间之一,生态停车场的建设势在必行。因此,生态停车场的设计应纳入低影响开发技术,将低影响开发设施与环境、景观有机结合,最大程度地降低停车场雨水径流对相邻区域及水环境带来的风险与隐患。

1、传统停车场的问题分析

伴随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汽车使用量持续攀升。传统型停车空间的建造往往过度追求最大泊车容量,而忽略了停车空间的生态功能建设。

1.1、水环境问题

一方面,停车场的雨水通过市政管道进行排放,并没有通过特别的设计来进行雨水的收集或者二次利用,这大大加重了市政管网的压力和污水处理的难度。另一方面,沥青、混凝土、花岗岩等大面积不透水铺装的应用使得地表径流急剧增加,短时间的雨水汇集极易造成内涝。

在天然生态系统中,植被是涵养水资源的主要因素之一,可以有效削减地表径流。而传统停车场严重忽视了对绿化建设的考虑,场地内植物种类单一,甚至没有绿化。

1.2、热环境问题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被可以调节停车场内部小气候、改善温度和降水状况、增强水汽微循环。经调查,阳光下车外温度峰值较树荫下高约20℃,可见植被对热环境的影响。然而,大部分停车场的绿化建设严重不足,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积的硬质铺装,随气温升高而释放的热量严重加剧了场地局部的热岛效应。

1.3、污染问题

停车场的污染问题主要包括径流污染和气体污染。径流的污染主要缘起于轮胎的磨损、尾气的排放、燃料润滑油的泄漏,包含悬浮颗粒、重金属、油脂类以及毒性有机物。积累的污染物被雨水冲刷后进入市政管道,部分停车场的修车、洗车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市政管道,或流入树池与绿地,严重污染城市的水体环境。停车场的气体污染主要来源于排放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这些污染气体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

2、生态停车场设计分析

生态停车场是指在露天停车场应用透气、透水性铺装材料铺设地面,并间隔栽植一定量的乔木等绿化植物,将停车空间与绿化空间有机结合。生态停车场的设计方法如下。

2.1、停车位基底层

相较于传统停车场不具备透水性的水泥铺设,本设计在停车位基底层运用碎石(粒径范围:200mm~300mm)、粗砂(粒径范围:0.5mm~2mm)作为铺垫,以便更快更好的将雨水渗透到地下,减少停车位地表径流。同时停车位地面均沿车辆驶入方向向下倾斜5°,主要为方便收集已产生的地表径流。

2.2、停车位透水层-承压区、绿化区

为发挥海绵城市渗透功能,保证雨水可被有效吸收,停车位面层均采用透水材料铺装,分为承压区、绿化区两部分。所选材料包括:废旧塑料托盘(120cm×100cm×10cm)、联锁式护坡砖(50cm×30cm×10cm)、废旧木材(直径为13cm)、废旧轮胎(外圈直径45cm;内圈直径25cm)、存量垃圾筛分土、碎石等。废旧塑料托盘、废旧木材、废旧轮胎均有弹性大、承压力强等特点,可作为轮胎碾压位置———承压区的铺设材料;而存量垃圾筛分土可作为绿化基质。所选材料均不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且废旧塑料托盘、废旧木材、废旧轮胎、存量垃圾筛分土的循环利用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可大大降低停车场的建造费用。

2.3、集水池

在停车位向下倾斜一侧建造集水池,并通过输水管将停车位表面与集水池连接。该设计主要为有效收集并利用停车位地面所产生的径流。在雨季降雨过多时,地势低处的集水池可以通过输水管收集雨水并储存雨水;在干旱时,集水池蓄积的雨水便可以回补停车位中的植被,从而减少浇灌用水,大幅提升雨水利用率。

2.4、绿化遮荫

选择高羊茅、波斯菊、五角枫进行整体绿化,实现乔灌木混合配置。高羊茅属于禾本科,抗逆性强、耐瘠薄;而波斯菊的种子有自播能力,且花色丰富,适用于对地面及路边进行美化绿化;五角枫则不仅观赏性强,且具有能吸附烟尘及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等作用。该绿化遵循乔灌草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给人提供高质量的视觉观赏性;另一方面,可有效遮阳避光、降低近地面温度、减小噪音、优化周边生态环境,同时绿化可作为碳汇直接吸附作为碳源的汽车尾气。

3、生态停车场具体建造步骤

(1)所谓绿色生态停车场,就是在尽量不减少停车数量的前提下对停车场环境予以充分的绿化,做到停车与绿化兼顾。具体做法是增大停车地面的绿地面积,如采用品质好的植草砖或者在土壤中镶嵌硬质混凝土棒,既要具有雨水渗透性也要利于草坪生长还要具有停放车辆的承载力。

(2)停车场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车辆的尺寸规格科学合理地处理好车位与绿化之间的关系。停车场绿化种植应以乔木为主,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种植形式。植物材料的选择应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以植物的生态适应性为主要依据,选择适宜本地区气候条件的植物种类。注意选种冠大根深、生长迅速、抗性强、少病虫害、根系发达、无树脂分泌、无生物污染、栽培管理简便、易于大苗移栽、耐干旱和对废气抗性较强的常绿、落叶乔木乡土树种。

(3)停车场内设置的停车位隔离绿化带的宽度应≥1.5m,乔木树干中心至路缘石距离应≥0.75m;乔木种植间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一般以不小于4.0m为宜。种植乔木后的停车空间应能保证车辆的安全,保证停车的同时,还需要留有足够大安全间距:小型汽车停放空间高度不小于2.5m;中型汽车停放空间高度应不小于3.5m;大型汽车停放空间高度应不小于4.0m。载货汽车停放空间高度为不小于4.5m。树干与车体的距离宜在0.5m以上。

(4)生态停车场建成后,要做好相应的维护。尽管生态停车场耐久性好,但植物的生长看护的,既要保证植物的生长状态,即避免死亡和虫害,又要适度控制树木和草坪的过渡生长,避免造成停车与行车的安全隐患,因而要定期做适当的修剪和维护。

图1

(5)生态停车场应以较好渗透性植草砖和草坪覆盖,以发挥停车场的最大生态效益。首先,植草砖应符合建材行业标准JC/T945-2005要求的透水性与透气性。在植草砖的缝隙和空洞中种植成活率高、生命力强的草坪。植草砖应有一定的厚度,建议在100mm以上,基层承载力满足停车需要。种植草坪的土面应低于砖面50mm,以免行人和车辆对草坪造成破坏,停车位的植草面积应达到一定的比重,尽量大于30%。种植土及基层应有较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停车位应做好排水系统,避免雨水积水,造成草坪的涝害;同时也消除停车安全隐患。

4、生态停车场的建设实施过程中的措施

(1)所谓绿色生态停车场,就是在尽量不减少停车数量的前提下对停车场环境予以充分的绿化,做到停车与绿化兼顾。具体做法是增大停车地面的绿地面积,如采用品质好的植草砖或者在土壤中镶嵌硬质混凝土棒,既要具有雨水渗透性也要利于草坪生长还要具有停放车辆的承载力;同时,要在停车位间及尾部留出适当的乔木种植空间,种植树冠展开面大、树叶茂密的乔木,以避免太阳的直射和周边环境的热辐射。

(2)停车场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车辆的尺寸规格科学合理地处理好车位与绿化之间的关系。停车场绿化种植应以乔木为主,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种植形式。植物材料的选择应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以植物的生态适应性为主要依据,选择适宜本地区气候条件的植物种类。注意选种冠大根深、生长迅速、抗性强、少病虫害、根系发达、无树脂分泌、无生物污染、栽培管理简便、易于大苗移栽、耐干旱和对废气抗性较强的常绿、落叶乔木乡土树种。同时注意选用较大规格苗木,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停车场绿化效果。目前适应我市自然条件的乔木树种主要有香樟、杜英、栾树、悬铃木、广玉兰、银杏、臭椿、香椿、合欢、枫香、楝树、女贞等;灌木品种有大叶黄杨、瓜子黄杨、蚊母、海桐、珊瑚树、凤尾兰等;草坪品种有狗牙根、黑麦草、结缕草、假俭草等。

(3)停车场内设置的停车位隔离绿化带的宽度应≥1.5m,乔木树干中心至路缘石距离应≥0.75m;乔木种植间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一般以不小于4.0m为宜。种植乔木后的停车空间应能保证车辆的安全,保证停车的同时,还需要留有足够大安全间距:小型汽车停放空间高度不小于2.5m;中型汽车停放空间高度应不小于3.5m;大型汽车停放空间高度应不小于4.0m。载货汽车停放空间高度为不小于4.5m。树干与车体的距离宜在0.5m以上。

(4)生态停车场建成后,要做好相应的维护。尽管生态停车场耐久性好,但植物的生长看护的,既要保证植物的生长状态,即避免死亡和虫害,又要适度控制树木和草坪的过渡生长,避免造成停车与行车的安全隐患,因而要定期做适当的修剪和维护。

(5)生态停车场应以较好渗透性植草砖和草坪覆盖,以发挥停车场的最大生态效益。首先,植草砖应符合建材行业标准JC/T945-2005要求的透水性与透气性。在植草砖的缝隙和空洞中种植成活率高、生命力强的草坪。植草砖应有一定的厚度,建议在100mm以上,基层承载力满足停车需要。种植草坪的土面应低于砖面50mm,以免行人和车辆对草坪造成破坏,停车位的植草面积应达到一定的比重,尽量大于30%。种植土及基层应有较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停车位应做好排水系统,避免雨水积水,造成草坪的涝害;同时也消除停车安全隐患。资料显示,我国各地陆续在研究和实施生态停车场,积累了很多经验,生态停车位的施工措施和标准也在不停完善。因市场的需求所在,各种材料的植草砖也不断得到研制和生产,为生态停车场的建设奠定了很好的技术和材料基础。

总之,营造生态停车场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环节。然而,我国关于建设生态停车场的研究较少且不完善,与海绵城市理念的有机结合尚有一段差距,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实际上,针对城市内涝、径流污染等问题,国外先进的雨水管理理念与技术措施对于我国的生态停车场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因此,必须加速研究相关措施在我国停车场的应用策略,将国外先进的经验与我国现实国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构建具备中国特色的生态停车场。

参考文献:

[1]韩爽,张成梁,赵廷宁,王妍,荣立明.生态停车场的设计与建造[J].绿色科技,2018(21):5-7.

[2]刘伟,程斌,谈勇,高隽,余杰.海绵生态停车场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03):35-3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