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张莎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张莎莎

张莎莎

乐山市妇幼保健院四川乐山610000

【摘要】目的:观察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总结围治疗期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2017年2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4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本组患儿治疗情况,并以此总结临床护理体会。结果:本组患儿治疗7d后痊愈,未发现神经、心血管系统症状,及其他并发症。结论: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表现特异性,通过对症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症状,搭配合理的护理方案,可提升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护理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空气等传播,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小儿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对病毒的抵抗力差,更易患此病。病症为厌食、低热、手、足、口出现小疱疹或者溃疡,如果该病得不到及时治疗,个别幼儿会引发心肌炎、肺水肿、脑脊髓炎,严重会致死[1]。所以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尤为重要,鉴于此,我院特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病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精心护理幼儿患者,悉心照顾患者,保持治疗环境的卫生整洁,及时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探寻合理的治疗方案。该病潜伏期平均3-5天,我院对小儿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病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患儿都诊断为手足口病,选取的4例患儿中,男2例,女2例,年龄为5个月-8岁,平均(3.3±1.3)岁,一岁以下为1例,1-3岁为2例,3-8岁为1例。对比上述4例患病儿童的年龄大小、临床症状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上述患儿进行隔离,控制切断疾病传染源,随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减少患儿活动量,注意休息,对患儿进行营养补充,合理膳食,逐步提高患儿机体抵抗力。增强患儿免疫力。给患儿注射利巴韦林抗病毒,炎琥宁。口服维生素B2,如果出现咽喉、肺部感染,需使用头炮曲松等进行抗感染治疗,出现心肌损害则应补充维生素C[2]。建立预防及护理小组,为减少该病的传播,应用固定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为患儿宣传预防该病的知识。进行消毒措施,对患儿排泄物和呕吐物进行消毒,用生石灰搅拌进行消毒,对衣物和被褥进行消毒,将被褥在阳光下晾晒或在煮沸的开水中进行消毒并烘干。对餐具和饮具进行消毒,对餐具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餐具不能混淆使用,避免交叉感染。对空气进行消毒,该病通过空气传播,因此,应保持空气清新,注意病房通风。

2结果

4例手足口病患病儿童经过治疗后,均得到完全治愈,7d内手足口病患病儿童得到治愈病例数为2例,在8-16d内得到完全治愈的病例数为1例,超过16d完全治愈的为1例。

3讨论

3.1治疗体会

手足口病是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能通过空气、唾液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常见于幼儿。该病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合并治疗。一般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对患儿进行隔离,减少无关人员与患者的接触。进行消毒隔离,避免感染病菌。对口腔进行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细菌的滋生。衣物要进行清洁,经常更换,勤剪指甲,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应保持臀部清洁。服用抗病毒药物疗效显著。及时补充维生素。合并治疗要求随时关注病情,观察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随时监测血压,保持血压稳定。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应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本次研究4例患儿均治疗7d后痊愈,未发现神经、心血管系统症状,及其他并发症。但考虑到小儿特异性,如自制力差、依从性低、机能尚未发育成熟等,治疗用药仍需高度重视,期间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具有必要性。

3.2护理体会

①环境护理:保持医院环境卫生的清洁,对手足口患者进行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注意病房通风透气。使用医用酒精消毒,在对患儿进行检查时,应戴上医用手套。对病房幼儿能触摸到的地方进行消毒[3]。②健康护理:护理人员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充分了解手足口病。了解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让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提高护理经验。将手足口病相关知识进行张贴,宣传预防手足口病。对患者家属进行宣传教育,提升护理质量。③心理护理:该病伴随疱疹出现,会有疼痛感,患儿情绪不稳定。对治疗环境有陌生感,容易造成消极心理,医护人员在治疗中应保持微笑,多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拉近与患儿之间的距离。关心儿童生活,及时发现各种不良情绪,采取相应措施应对。④皮肤护理:用干净柔软的毛巾擦拭患病部位,注意擦拭力度,清洁后涂上抗生素药膏。告知家属让患儿减少活动量,注意休息[4]。合理膳食,注意营养均衡。⑤发热护理:患儿如果出现发热症状,可以给患儿喝温开水,如果体温较高,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对幼儿进行冰块敷头、湿水擦身,贴降温贴等,直到患儿体温下降,则效果明显,在患儿大量出汗时,要让幼儿勤喝水补充水分。⑥口腔护理:饭前饭后使用生理盐水漱口,如出现患病部位的溃烂,要用鱼肝油涂抹伤口[5]。⑦营养护理:对患儿及时补充维生素,多食用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不能过饱,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用又营养的食物,注意营养的搭配,必要时可采取静脉注射。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表现特异性,通过对症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症状,搭配合理的护理方案,可提升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卢海霞,李海燕.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双足与保健,2017,26(7):110-111.

[2]刘雪.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30(10):86-87

[3]杨志玉,张笛,李心一.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7,4(3);55-56

[4]牛峥彬,崔妮,姚洁,等.个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20(31):66-67

[5]李明,王远侠.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1(24):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