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混凝土后浇带与膨胀带的比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2

浅析混凝土后浇带与膨胀带的比较研究

金少月

安徽华东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金少月230000

摘要:在超长、超宽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方法很普遍。但后浇带施工的工序繁多,而且时间跨度长,因此施工成本高,并且防渗效果差,在实际施工中采用膨胀带代替后浇带。本文讨论了其作用原理并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各自特点。

关键词:后浇带;混凝土;结构;膨胀带

Accordingtotheconcreteofthepouringbeltandexpansivebeltwasstudied

AnhuieastChinasupervisionofprojectconstructionconsultingCo.,LTDJinShaoYue230000

Abstract:inthelong,exceedwidereinforcedconcretestructureconstruction,applicationofthepouringbeltconstructionmethodisverycommon.Butofthepouringbeltconstructionprocessvarious,andlongtimespan,theconstructioncostishigh,andanti-seepageeffectispoor,inactualconstructionwiththeexpansioninsteadofthepouringbelt.Thispaperdiscussesthemechanismandanalyzesthecharacteristicsofthetwomethods.

Keywords:ofthepouringbelt;Concrete;Structure;Expansionwith

随着现状建筑体形式向着体量大型化和结构功能多样化方向的发展,很多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必然会由此产生变形和开裂,尤其对于面积大和面积宽的建筑体。后浇带的广泛应用及膨胀带新技术的出现,有效克服了温度收缩和结构主体沉降而可能产生的有害伸缩和沉降。但两种施工方法又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本文将对两种施工方法进行讨论。

1.后浇带

后浇带是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板(包括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问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

后浇带设置的理论根据是混凝土在结硬过程中发生收缩、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当这两种变形受到约束后,在结构内部就会产生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这两种应力分别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导致混凝土开裂而形成收缩裂缝或温度裂缝。超常混凝土结构中较多见的是在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温度收缩裂缝。

2.膨胀带

当地下室结构超长,单靠设置后浇带不足以解决混凝土收缩和温变化问题时,可以考虑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适当位置设置膨胀加带。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而且可以膨胀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从而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即无施工。但应注意,采用膨胀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时,膨胀的位置应设在结构温度应力集中部位,并应制定严格的技术保障措,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微膨胀剂的配合比准确,结构设计应对下室结构各部位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提出明确要求。

3.后浇带、膨胀带各自特点

3.1后浇带施工技术

3.1.1后浇带模板的支设

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对各部件受力分析可知:模架及模板、粱、板应为受弯构件,跨中下部受拉,上部受压。从后浇带拆除时间的实际情况考虑,就要根据其宽度设置单独的模架及模板,否则拆除模板时将会影响后浇带处模板及支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如果出现模架及模板松动,梁、板等受弯构件会转变为悬臂构件,从而造成梁、板靠近支座处上口出现裂缝等质量隐患。因此,建议在浇铸后浇带时,将后浇带所处的跨整梁、板底模板及支架进行单独支设,滞后拆除。

3.1.2后浇带处钢筋的处理

后浇带的宽度在符合规定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施工简便,避免应力集中。一般情况下,后浇带内的钢筋要求完好保存,钢筋应保证位置准确且连续不问断。对于板中单层钢筋的下部,应设置垫块,双层钢筋之间要设支架,对于梁。梁底部钢筋也要加设垫块。当上部钢筋直径较大时,可不用支架,但必须注意,在后浇带部位还要搭设马道,不能直接踩钢筋。在有的工程中,由于对钢筋的保护措施不够,有时甚至不采取任何措施,板筋被踩弯和压弯。此种情况出现时,必须采取重新调直、加设垫块等措施,否则直接浇筑混凝土,对板的受力是非常不利的。

3.13后浇带浇铸时间间隔

后浇带的施工一般是在主体结构完工之后,因此,后浇带混凝土的浇铸是在前期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大部分完成,沉降已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后浇带的保留时间虑按设计要求确定,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应保留60天。当设计无明确要求时,应保留不少于28天。

3.2后浇带特点

后浇带因在克服温度收缩和结构主体沉降而可能产生的有害伸缩沉降方面的优异表现,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本身也存在一些点:(1)留于基础底部结构的后浇带,将历经整个结构施工过程,直至构封顶,对于高层建筑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后带中将不可避免地落进各种各样的垃圾杂物,由于底部结构钢筋较粗密,使得清理工作非常艰难。另外,后浇带钢筋长期的裸露容易产生锈,后期的除锈也将耗费很多人力。(2)后浇带贯穿整个地下、地上结构,到之处遇梁断梁,遇板断板,给施工带来很多不便,影响旋工进度。(3)后浇带灌充混凝土前,需将两侧混凝土凿毛,施工非常困难,而有些结混凝土与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数月,新老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很保证,又由于浇筑时间差,造成这些结构的混凝土的干缩大部分已于浇带灌充前完成。因此,后浇带混凝土的干缩极易在新老混凝土的连处产生裂缝。设置施工后浇带的初衷是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而后带处理不好却人为地在每条后浇带处造成两条贯穿裂缝引起漏水。

3.3膨胀带特点

房屋受到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等因素的影响,会使房屋产生变形、开裂甚至破坏。为了防止房屋破坏,通常采用变形缝将房屋分成几个独立变形的部分,使各部分能独立变形、互不影响。但是,在实际工程中,设置变形缝会使结构复杂,施工困难,材料用量较多,工程造价增加;并且在地震力作用下,各个部分相互碰撞,易造成震害,不但引起结构局部破坏,还使建筑装饰材料也造成破坏,增加了震后修复工作。

在超长混凝土结构中设置膨胀带,不但有利于解决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等因素对房屋结构安全的影响,而且具有如下优点:

1)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周期短;

2)材料用量较少,易于控制工程造价,经济性好;

3)保持结构的整体性,有利于结构抗震。

因此,膨胀带在超长混凝土结构应用方面已产生较大的效应。

由于普通混凝土存在收缩导致开裂破坏,结构设计一般是以设置临时性收缩变形缝的方法释放大部分收缩应力,经过一段时间后再以较大膨胀量的混凝土回填此缝。膨胀带的技术原理是在带内混凝土中掺加适量膨胀剂,通过水泥水化产物与膨胀剂的化学反应,使混凝土产生适量膨胀,在钢筋和临位混凝土的约束下,在钢筋混凝土中产生一定的预压应力,使结构的收缩拉应力得到大小适宜的补偿,从而达到防止混凝土结构开裂破坏的目的。膨胀带设置在混凝土收缩应力发生最大的地方,通常是房屋长度方向的中间,对于超过普通混凝土伸缩缝设置距离过长的且要求连续无缝施工的混凝土结构,可以在适当部位设置多条膨胀带。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采用膨胀带,可以连续施工超长混凝土结构不留缝而不裂,减少了分缝处理带来的麻烦,大大缩短了工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结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城市化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建筑上程也向着体量大型化和结构功能多样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因此,会有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需要应用后浇带技术,以避免采用柔性变形缝视产生的施工繁琐、费用大、不易保证接缝完工后的质量等缺点。未来城市里超长结构、主楼裙房式结构及不规则形体结构等个性化的宏伟建筑在世人面前的呈现就是后浇带技术。而作为后浇带施工核心的技术保障,也将向着灵活多变、务实创新的方向发展。膨胀带作为新技术,应用的不是很多,还缺少相应的规程和技术资料,施工质量不太容易确定,风险相对较高。但其施工方便、经济、防渗性能好等特点,可以看作是后浇带的一种补充方法,应用在超长混凝土中或是结构本身不宜设伸缩缝的建筑物中。

参考文献:

[1]李秀成.混凝土后浇带与膨胀带的应用与比较.科技信息,2009,34.

[2]杨峰,康达富,梁剑波,等.对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探讨.工程技术,中国房地产业,2011,6.

[3]韩德岩.后浇带设计和施工中的几个问题.辽宁化工,2009,38.

[4]洪波.现浇混凝土膨胀带在超长结构中的应用.工程建设与档案,2005,19.

[5]雷俊卿.桥梁悬臂施工与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6]瞿尔仁,殷永高,李彬,等.桥梁节段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时变模式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