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患者腰围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腹膜透析患者腰围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王旭亮陈江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浙江杭州310003)

【摘要】目的:研究腹膜透析患者腰围长度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相关性。方法:选择50名腹透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评估采用颈动脉内膜厚度作为测量指标。测量并计算人体指标,包括年龄,身高,体重,BMI和腰围。对两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0例腹透患者平均腰围为93.9±1.7cm;颈动脉内膜平均厚度0.70±0.02mm,腹透患者组腰围与颈动脉内膜厚度呈正相关(P<0.001)。结论:腹透患者腰围与颈动脉内膜厚度明显相关。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厚度;腹膜透析;腰围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0-0115-02

心血管事件是终末期肾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研究终末期肾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助于通过控制危险因素降低动脉硬化的发生率,从而控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期。本文通过分析患者人体指标与颈动脉内膜厚度等临床数据,明确两者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行腹膜透析的患者50例,腹膜透析时间不少于6个月,恶性肿瘤,感染,年龄小于18岁、未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不在入选之列。

1.2方法

患者既往史及腹透相关资料均通过病例获得,测量患者年龄,身高,体重,腰围,并计算患者BMI。收集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钙,磷,超敏C反应蛋白,甲状旁腺激素,白蛋白等。选用10MHz血管B超探头测量颈动脉内膜厚度,颈动脉内膜厚度测量为B超显示低回声区至管腔区。根据颈动脉内膜厚度将患者分为两组(<0.70mm组和>0.70mm组),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的不同。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x-±s)表示,采用t检验和回归分析,P<0.05,表示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0名患者平均透析时间为49.6±40.6月,28名患者残肾功能>100ml/d,平均透析液容量和平均超滤量分别为8968.4±2721.6ml/d和1700±700ml/d。平均葡萄糖暴露量为3769±2231g/月。平均Kt/V约2.1±0.6。患者平均年龄46.9±12.3岁,腰围93.9±1.7cm,平均BMI26.8±4.7kg/m2,平均舒张压79.4±1.5mmHg,甘油三酯186.5±113.3mg/dl,尿酸5.7±0.1mg/dl,CRP9.1±1.2mg/L,血磷5.2±0.2mg/dl,PTH527.9±71.8pg/ml,ALP339.6±334.7U/L,血红蛋白11.1±0.1g/dl,白蛋白4.0±0.1g/dl,血钙9.1±0.1mg/dl,患者颈动脉内膜平均厚度为0.70±0.02mm,合并有颈动脉内膜斑块的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明显更高(0.85±0.04vs.0.61±0.02mm,P<0.05)。根据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分为两组(1组<0.70mm和2组>0.70mm)。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年龄更大(55.5±2.6vs40.7±2.0岁,P<0.01),腹透时间更久(64.2±10.7vs40.9±7.3月,P<0.05),腰围更大(98.7±2.6vs.90.7±2.0,P<0.05),葡萄糖暴露量更高(4488.4±522.1vs3174.8±377.0g/月,P<0.05),白蛋白水平更低(3.9±0.1vs4.2±0.1g/dl,P<0.05),其余血压,BMI,透析量,超滤量等指标未见明显异常,详见表1。多因素回归分析颈动脉内膜厚度与老年,腰围,以及斑块形成相关(P<0.0010)。

3.讨论

心血管事件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颈动脉内膜厚度是动脉粥样硬化和新血管事件重要的早期标志物。我们的研究证实,腹透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更高,存在更高的心血管事件风险,与文献报道一致[1]。根据颈动脉内膜厚度对患者进行分组发现,颈动脉内膜厚度更高的患者年龄更高,腹透时间更久。这部分患者的腰围更高粗,葡萄糖暴露量更高以及白蛋白水平更低。腹透患者由于日常透析中高葡萄糖负荷,可能明显导致患者体重增加以及腰围增加。在正常人群中,腰围通常是腹型肥胖的重要标志,是代谢综合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因素。文献报道[2],腰围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独立标志之一。我们的研究证实,腰围与颈动脉内膜厚度相关。肥胖患者与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目前仍无定论。我们的研究显示,BMI与劲动脉内膜厚度之间没有明显联系。由于透析患者通常肌肉含量较少,液体含量较高,因此,BMI与体脂测量相比,准确性要差。因此,腰围与BMI相比,前者对于体脂含量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反映更准确。我们研究未发现颈动脉内膜厚度与血钙,血磷以及PTH水平有关。这可能与研究人数较少有关。

综上所述,腹透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与年龄,斑块形成以及腰围密切相关。腰围测量简单易行,可以准确评估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值得临床推广,腰围更高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更高。

【参考文献】

[1]OhkumaT,MinagawaT,TakadaN,etal.2003.C-reactiveprotein,lipoprotein(a),homocysteine,andmalesexcontributetocarotidatherosclerosisinperitonealdialysispatients[J].AmJKidneyDis,42(2):355-361.

[2]PostorinoM,MarinoC,TripepiG,etal.2009.Abdominalobesityandall-causeandcardiovascularmortalityinend-stagerenaldisease[J].JAmCollCardiol,53(15):1265-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