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健美操教学中节奏感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浅谈健美操教学中节奏感的培养

杨果王俊萍

郑州大学南路一号郑州测绘学校河南郑州450015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国家越来越提倡素质教育。中学体育课程也是一样,体育课程的教学更加要注重素质教育,这样学生才能从小养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快乐地成长。中学体育课程中,健美操的教学是一个教学重点,健美操这项体育运动既能增强学生的体魄,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又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通过讨论中学体育主题式健美操教学法设计的运用,论述了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健美操;教学节奏感;培养

引言

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健美操就传入我国有三十余年。在这三十余年的过程中,健美操已成为大众最喜爱的运动之一。近几年,随着高校健美操课程的设置,健美操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学生选择健美操课程的人数逐年增加,这使得健美操教学者的压力也愈来愈大。健美操是在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共同基础上建立,学生基础水平大都参差不齐,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这是一个困扰教学者的一个难题。由于健美操是集体育和文艺为一体的运动,将舞蹈、体操、音乐融为一体的体育形式,所以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要从基础抓起,而健美操的基础就在于其节奏。

1、节奏感培养的重要性

1.1、音乐节奏感培养的重要性

节奏是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节奏的快慢可以体现出音乐的情绪变化,因此,在健美操的学习过程中,掌握音乐的节奏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健美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加一些音乐中的节奏知识,例如节奏在音乐中所呈现的规律,健美操中所体现的音乐节奏特点等。增加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不仅仅可以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还可以加深对节奏的理解。学生对节奏理解的越透彻,就会更融洽的按照节奏去完成动作。因此,正确引导学生在音乐的节奏下练习,即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又能调整学生的协调性。音乐的节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大脑的兴奋度,从而消除疲惫感,对健美操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动作节奏感培养的重要性

健美操是一项需要节奏和韵律有机结合的运动,二者缺一都不能将健美操完美地展现出来。只有同时具有二者才能体现出健美操的艺术特点。所谓健美操动作节奏是指完成动作时及每个动作间所表现的用力强弱和用力时间长短与动作幅度大小等等因素的有机配合。也就是说,每个动作在完成时都与力度强弱、时间长短和动作幅度等因素有关,只有将其有机结合才能展现出健美操的特点。

任何一套动作都会建立在一定动作节奏的基础上,才能使得整套健美操的动作具有连贯性。健美操的肢体美感必须要通过节奏才能得以展现。动作的节奏来源于音乐的节奏,但又不同于音乐节奏,音乐的节奏是不变的,而动作节奏却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改变,例如在一节音乐中,我们可以安排一个动作,也可以安排几个动作,但是,无论安排几个,都是建立在音乐节奏的基础上。

2、健美操教学中节奏感的培养的策略

2.1、打破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发展

在传统的教育中,对于学生的评价以考试为唯一标准,对于其他品质甚至于忽略不计。学生对于老师的尊敬惧怕也是难以改变的,从小时候学生就被教育要“尊师重道”,从小就被教育要爱戴老师,尊重长辈,使得学生对于老师有一种距离感,不敢与老师过度亲近。要逐步改变这种现状,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鼓励激励为主要原则,最大程度上尊重学生人格,由以往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渐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体育课程本来就是一门互动性比较强的学科,所以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更加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制订出更加合理的教学计划。

比如,学生在学习“希望风帆”这一套广播操时,老师可以在学习之前给学生讲解动作要领,然后老师再进行示范让学生来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和学生互相讨论,比如讨论动作要领、动作的标准等等相关内容。比如第五节体转运动,要求学生要上身挺直,充满朝气。体转时动作要流畅有力,手臂要伸直,身体要90°旋转,动作一气呵成,不能拖泥带水。老师在教学时可以尊重学生意见,让学生自己摸索动作要领,可以让做得好的学生带领其他学生运动,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轻松愉快。在学习中以学生为中心能让学生有归属感,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更加积极,对学习才能更加感兴趣。

2、2、辅以语言

训练音乐与美术、舞蹈等艺术有着一个共通点,即表现人类的内心世界,是人类精神层面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健美操的节奏教学中,教师也应正视音乐这一特征,以有效的语言提示来帮助初中生理解音乐的内涵与情感趋向,进而使学生体验歌曲的节奏感。为了让学生跟上节奏,教师还可用口语阐述音乐节奏,讲清楚学生应在哪个节拍中加强运动力度,提升运动速度,肌肉应如何发力等知识。如此一来,即便是乐感较差的学生也可准确把握音乐节奏。

大多数初中生对于健美操跑跳动作的感悟力较差,在没有音乐背景的前提下,学生均可做出规范动作。然而,若辅以音乐,学生则很难按照音乐节点做出跑跳练习。因此,在跑跳动作练习中,我用语言来讲解了各个动作技巧的要点,比如手臂应如何摆动、跑跳应带有弹性等,同时还讲述了跑跳动作应如何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语言辅助下,部分学生可完成健美操跑跳动作练习。但是,依然有部分乐感较差的学生无法找准节拍。对于这部分学生,我认为,应以一些肢体语言来进行动作暗示。因此,我设计了一些“暗号”,比如若我向上伸出大拇指,则代表学生应加快动作速度;若我向下伸出大拇指,则代表学生应减慢速度;若我先伸出拇指,再接着伸出食指,则代表学生应转换动作。

2.3、做好运动实践

健美操运动本身便是运动与音乐的结合,初中生必须要在运动实践中才能协调音乐与动作。为此,教师应加强运动实践,让学生学习完成的一套健美操动作,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音乐节奏。在成套的健美操练习中,初中生可把握音乐前奏、过渡、高潮与结尾部分的动作幅度与速度变化,而这则可以促进动作与节奏的完美融合。

健美操的基本步法包括踏步、开合跳、弹踢腿、吸腿跳等,手型有并拢式、分开式、芭蕾手式等,绝大多数健美操都是以这些基本动作为中心的。在健美操教学中,我会专门训练学生对这些基本健美技巧的应用能力,保证学生的健美动作是规范的。为了让学生了解这些基本动作的重要性,我还组织学生分析了多套健美操,使其了解这些基本动作的应用方式。在此基础上,我还鼓励学生进行健美操创编活动。学生应自行选择音乐,合理改编健美动作。这项创新实践活动不仅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运动能力,还可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以及想象能力,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健美操教学的趣味性很足,深受师生欢迎。只有加强节奏感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与节奏把控能力,才能够使初中生掌握以身体语言来表达音乐节奏的要点,让学生对“美”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必须要重视音乐在健美操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做好长期训练的心理准备,为终身锻炼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月光.健美操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J/OL].华夏教师,2017(14):73[2018-01-20].

[2]裴玉峰.健美操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J].人生十六七,2017(29):110.

[3]夏淑云.浅析学生节奏感的培养对健美操教学的影响[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07):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