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胃功能检测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血清胃功能检测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陈晓红

陈晓红

(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凯里556000)

【摘要】目的:研究观察血清胃功能检测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80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胃镜检查与镜下活检术,并进行抽血检验,对于相关胃功能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血清胃功能与患者健康情况的之间的关联。结果:对于血清与胃功能的检查来看,在PGⅠ与PGⅠ/PGⅡ的表达中,胃癌患者组表达明显低于胃部良性疾病患者组与健康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件具有可比性(P<0.05);而在G17的对比中,胃癌患者组明显高于胃部良性疾病患者组与健康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件具有可比性(P<0.05);在HP阳性率的比较中,胃癌患者组明显高于胃部良性疾病患者组与健康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件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于早期胃癌筛查而言,进行血清胃功能检测能够有效提示胃部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的发生,从而作为早期判断的依据,及时进行胃镜下检查,今早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血清胃功能检测;早期胃癌筛查;胃部良性疾病;胃功能

在临床医学中,胃癌属于恶性肿瘤病变的一种,该类疾病的致死率较高,且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与身体健康均容易造成较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饮食也日益多样化,在国内的胃癌的发生率日益增长[1]。目前而言国内许多研究认为,通过患者的血清胃功能检测结果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本次研究旨在探讨研究观察血清胃功能检测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现取得较好结果,具体详细数据如下所示:

1一般研究资料与观察方法

1.1一般研究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80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体检情况分为胃癌患者组、胃部良性疾病患者组、健康组各80例。所有患者均对于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胃癌患者组男女各40例,最小28岁,最大67岁,平均年龄(45.1±8.1)岁;胃部良性疾病患者组男女各40例,最小27岁,最大66岁,平均年龄(46.2±7.1)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男女各40例,最小27岁,最大66岁,平均年龄(47.1±7.5)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选入标准:①患者病历资料齐全;②患者无严重器官衰竭;③患者无精神类型疾病;④既往无相关手术史。患者排除标准:①患者有滥用药物、成瘾性药物史;②患者进行服用过激素类药物;③患者对于相关药物有严重过敏史或药物禁忌症。

1.2诊断方法

对于所有的研究对象均采用胃镜检查方式,对于患者在检查中胃部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同时取患者固定部位的5块组织进行活检,一般取材选择患者的黏膜肌层,单次选取直径为0.2~0.3cm。本次研究中采集的活检组织经4%多聚甲醛固定48h后后取出,随后进行进行脱水与石蜡包埋[2]。随后将制作好的蜡块标本经连续切片、捞片、烘片后,使用HE染色,随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相关数据。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抽血化验,患者空腹时间>6h,采外周静脉血5ml治愈干燥管中,随后采用免疫染色方法进行检测,操作流程与标准均参考试剂盒说明书[3]。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采用t检验,以相对数表示。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血清胃功能检测指标对比

对于血清与胃功能的检查来看,在PGⅠ与PGⅠ/PGⅡ的表达中,胃癌患者组表达明显低于胃部良性疾病患者组与健康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件具有可比性(P<0.05);而在G17的对比中,胃癌患者组明显高于胃部良性疾病患者组与健康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件具有可比性(P<0.05);在HP阳性率的比较中,胃癌患者组明显高于胃部良性疾病患者组与健康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件具有可比性(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医学中,早期对于胃癌进行诊断与发现能够有效治疗烤制疾病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4]。在国内的临床治疗中,早期针对于改疾病的检查方式一般为胃镜检查,但是胃镜检查对于患者容易造成较大的刺激,患者检查依从性较低,同时由于该技术本身在对于患者胃部的检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检查并不全面[5]。在本次研究中,通过血清胃功能检测能够有效的进行早期胃癌筛查,对于患者而言能够减轻花费与检查的痛苦,提前发现病情加以治疗,为后期治疗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对于早期胃癌筛查而言,进行血清胃功能检测能够有效提示胃部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的发生,从而作为早期判断的依据,及时进行胃镜下检查,今早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韦志鹃,张晓云.血清胃功能检测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20(10):91-93.

[2]吴冠楠,姚学权,刘福坤.血清胃蛋白酶原对早期胃癌检测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27(13):34-36.

[3]朱晓婷,王韶峰,程惠民.胃泌素-17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研究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8):120-121.

[4]姚国和,林海,孙小明,etal.胃功能三项检验对慢性胃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8,12(8):134-135.

[5]施冰.血清胃蛋白酶原测定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应用意义探究[J].中外医疗,2018,24(29):145-146.